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抗老化母粒作为改性树脂,分别探讨了EVA对聚乙烯(PE)膜粘接性能的影响及抗老化母粒对PE膜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膜相比较,加入EV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强度、提高PE/EVA剥离强度;抗老化母粒降低了PE膜拉伸强度,提高了PE膜耐候性能。抗老化母粒有效含量达到2.22%时,PE膜最大辐照能量达到125(kW·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塑料科技》2017,(10):44-47
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体树脂,探讨了白色母粒对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PE)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抗老化母粒对PE膜耐高温高湿(PCT)老化性能和耐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白色母粒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PE膜的拉伸强度;随着抗老化母粒用量的增加,PCT老化50h后的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剥离强度逐步下降;在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抗老化母粒呈均匀分布的PE膜,其耐候性优于抗老化母粒呈正态分布的PE膜。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含有不同组分的nano-ATO/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D)内层和外层母粒,利用双层共挤吹塑制备PE-LD/nano-ATO双层农用棚膜,并对PE-LD/nano-ATO棚膜进行了紫外老化处理;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含量nano-ATO在复合棚膜内外层母粒中的相容性,探讨了nano-ATO的用量对复合棚膜流滴性、拉伸性能和透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紫外吸收剂、油酸酰胺、流滴剂和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nano-ATO等物质可以与PE-LD相容;nano-ATO的加入可以提高棚膜内层的流滴性和棚膜的拉伸强度,但会降低棚膜对光的透过率;nano-ATO对紫外光有反射或折射作用,可以降低棚膜的老化程度,因此,紫外老化后的棚膜,拉伸强度和透光率的下降都会有所减缓。综合判断,nano-ATO添加量为2%~3%时,复合棚膜的抗老化性及其它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改善低密度聚乙烯(PE-LD)薄膜的热封性能和拉伸强度,使用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mPE)提高PE薄膜的热封强度,使用高密度聚乙烯(PE-HD)对PE-LD改性,提高其拉伸强度。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PE薄膜相比,在外层为PE-LD、中层为PE-LLD(7042)∶PE-HD=70∶30、内层PE-LLD(7050)∶PE-LD∶POE(9361)∶mPE(M4707EP)=10∶80∶5∶5时,其纵、横向拉伸强度和热封强度分别提高了2973、1721 MPa和1611 N/15 mm。  相似文献   

5.
文巍伟  高利  张亭亭 《粘接》2011,(5):70-72
以EVA树脂为主体,采用挤出造粒工艺制备衬塑复合钢管用热熔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EVA热熔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选用VA质量分数为28%、MI为3g/10min的EVA树脂,m(EVA)∶m(松香)∶m(PE蜡)=100∶50∶30时,EVA热熔胶对金属和塑料的粘接剪切强度最高。由此热熔胶制得的衬塑复合钢管,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CJ/T136—2007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褚国江 《轮胎工业》2012,32(12):748-749
采用三层共挤吹塑工艺研制轮胎制备用聚乙烯(PE)隔离膜。结果表明:当表层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用量比为1∶1,芯层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回收造粒料、隔离剂K用量比为100∶40∶2.5,并在各层中均添加3份遮光及抗紫外线母料,吹胀比为1.45~1.55时,PE隔离膜的透光率较小,对轮胎半成品胶片的隔离和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发泡剂AC、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丁腈橡胶(NBR)、填料超细C_aC_O3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弹性体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C)∶m(LDPE+EVA)=6∶100时,发泡材料的密度达到0.078g/cm~3;EPDM能提高发泡材料的强度,当m(EPDM)∶m(LDPE+EVA)=15∶100时,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超细C_aCO_3可以提高发泡材料的强度,当m(C_aCO_3)∶m(LDPE+EVA)=30∶100时,发泡材料的泡孔均匀、细密,且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粘接》2021,45(3)
以鹿山热熔胶膜VM2008为胶粘剂,制备了铝/PVC发泡节能复合板材(AEP),通过对不同复合工艺制备的复合结构粘接强度的测试确定热熔胶膜VM2008的最佳复合工艺,研究了复合结构的粘接可靠性包括耐温差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水煮性能、耐高温高湿性能以及耐紫外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该热熔胶膜在160℃、0.4MPa、10s工艺条件复合时能形成良好的粘接强度,使用该胶膜制备的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耐温差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水煮性能、耐高温高湿性能以及耐紫外老化性能,能够很好的适用于铝/PVC发泡节能复合板的粘接。  相似文献   

9.
以CaCO3、BaSO4、滑石粉为填料,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通过共混、挤出工艺制得无机填充母粒,将填充母粒与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吹塑成型获得不同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PE)薄膜,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CaCO3、BaSO4、滑石粉质量分数低于15%时,能增加PE薄膜的拉伸强度,而且BaSO4、滑石粉改性PE薄膜的光学性能比CaCO3改性PE薄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聚碳酸酯/聚乙烯共混体系中EVA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熔融共混法研制一系列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三组分共混物.系统地研究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随PE及EVA组成变化规律以及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VA对PC/PE共混物有增容作用。加入适量的PE,在EVA的存在下能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及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将无机纳米材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PP/LLDPE/HDPE/无机纳米耐候性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IR)、紫外-可见光谱仪(UW-V)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聚乙烯(PE)/nano-SiO_2、PE/nano-TiO_2、PE/nano-ZnO复合体系对PP低温脆性和抗紫外老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无机纳米材料的质量分数为l%时,分散性最好,可促使PP与PE之间相互作用增强。PP/LLDPE/HDPE/nano-SiO_2低温抗冲击性能最好,温度为-10℃时其冲击强度保持率由纯PP的20.2%提高到了59.3%;PP/LLDPE/HDPE/nano-TiO_2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最好,老化144 h后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保持率分别提高到了43.9%和48.0%。  相似文献   

12.
PE/EVA/分子筛复合保鲜膜对菠菜的保鲜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分别添加2.5 %、5 %、7.5 %、10 %分子筛,自行吹制PE/EVA/分子筛复合气调包装膜,并对新鲜采摘菠菜进行常温保鲜包装研究。测定了保鲜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对菠菜包装的保鲜效果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了随着分子筛含量的增加,菠菜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添加EVA和分子筛可增大PE保鲜膜的气体透过性,有效抑制菠菜的呼吸作用。当分子筛含量为7.5 %时,薄膜的保鲜性能最好。气调保鲜包装的平衡气体浓度为O2含量8.7 %~9.3 %、CO2含量7.2 %~7.7 %。PE/EVA/分子筛复合保鲜膜比纯PE膜更适于菠菜的保鲜。  相似文献   

13.
张正红 《山东化工》2014,43(12):47-48,55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CPE)及碳酸钙(Ca CO3)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协同增韧改性。研究表明,当CPE/EVA/PVC配比为6/4/100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共混体系中Ca CO3用量控制10份左右,在增韧的同时还起到增强的作用。光老化条件下,Ca CO3/CPE/EVA/PVC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强度保持率均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通过PE100级认证的管材专用高密度聚乙烯(牌号为TUB121N3000)为基体,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时间为核心评价指标,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橙色管材专用PE100级树脂。结果表明:橙色母料2544或2029B用量为最小单位用量的2倍,受阻胺光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复合抗氧剂质量比为2∶3∶4时,制备的橙色管材专用PE100级树脂的氧化诱导时间大于30 min,颜料分散级别小于2级,紫外光老化2 000 h后色差小于3,烘箱老化后断裂标称应变保留率大于50%。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压法将聚脲与接枝改性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粘接制得三层复合防腐层,其中内层为HDPE,中间层为接枝改性聚乙烯,外层为聚脲。研究了保养温度、接枝物种类、处理剂以及聚脲种类对聚脲/聚乙烯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较高的保养温度下,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HDPE作为中间层,采用固化速度较慢的聚天冬氨酸脂聚脲(PAE聚脲),并且加入氰基丙烯酸酯处理剂,可以制得拉拔强度3 MPa以上聚脲/聚乙烯黏结层,有望在桥梁缆索防腐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有机磷酸盐成核剂(NA–11)作为等规聚丙烯(iPP)的透明添加剂,通过对分散剂、抗氧剂的优选,制备了抗老化性能优异的透明iPP材料。通过力学性能、雾度、透光率、热氧老化性能测试和DSC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分散剂、抗氧剂协同作用对iPP/NA–11 (NiPP)材料力学性能、透明性能、结晶行为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作为分散剂时会影响NiPP材料的透明性,而聚乙烯(PE)蜡作为分散剂时NiPP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透明性能保持较好。以聚乙烯(PE)蜡作为分散剂,添加抗氧剂1010的NiPP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优异,但是它的加入会恶化NiPP材料的透明性,NiPP材料的雾度增加了57.78%;添加复合抗氧剂B215的NiPP材料在保持透明性能的同时拥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NiPP/PE蜡/B215材料的雾度仅为15.0%,经过35d热氧老化后,NiPP材料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3.75%,弯曲强度保持率为81.36%,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为72.32%。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低密度聚乙烯熔体指数、EVA的用量、两种常用发泡剂复配比例、敏化剂用量对IXPE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的熔体指数在1.5~2.0 g/10 min之间时可得到倍率较高,力学性能较好的发泡材料;主料中EVA用量的增加,发泡材料硬度逐渐降低,当EVA用量超过50份时,硬度基本不变;当发泡剂1500PE/SPE100比为6∶4时,发泡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发泡倍率;当敏化剂用量在1.5%左右时,发泡材料表观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8.
谭镜华 《橡胶工业》2014,61(6):359-363
介绍钢丝内嵌轻型液压排吸软管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内层胶以丁腈橡胶(NBR)/丁苯橡胶(SBR)(并用比为80/20)为主体橡胶,补强材料为炭黑N550/N774(并用比为35/35);中层胶和外层胶分别以NBR/SBR(并用比为40/60)和SBR/氯丁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并用比20/30/50)为主体橡胶。通过对胶管成型和硫化设备的改造,实现了胶管的自动化生产。胶管的成品性能满足SAE J 517 100R4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纳米碳酸钙(nano-CaCO3)表面恰当处理后,与聚氯乙烯(PVC)、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弹性体(VC-BA)组成三元复合体系,详细研究了该复合体系的加工工艺及其组成与所制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当复合母粒中VC-BA与CaCO3的质量比为2∶3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CaCO3对材料具有补强作用,并且CaCO3和VC-BA能协同增韧PVC,使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当PVC和复合母粒质量比为100∶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9.5kJ/m2,拉伸强度仍高达51.0MPa。  相似文献   

20.
钟志强 《塑料》2023,(3):177-182
采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聚乙烯(PE)基体材料、弹性体(POE)、马来酸酐接枝PE(PE-g-MAH)和润滑剂对磷氮型无卤膨胀阻燃聚乙烯母粒加工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母粒配方,利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研究了阻燃母粒的生产加工工艺。将制备的母粒和PE DM187(LD607)按照PE:阻燃母粒=60:40的比例共混后直接注塑成样,制备阻燃聚乙烯材料。通过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阻燃聚乙烯的力学性能,通过垂直燃烧测试研究了其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磷氮型无卤膨胀阻燃聚乙烯母粒的最佳质量配比为PE M2320/FR-1420/POE 8200/KT-12/PE蜡/GTM 100=19.7/70.0/4.0/4.0/2.0/0.3;生产工艺条件为熔体温度220℃、主机转速200 r/min、切粒转速300 r/min,在该配比和生产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阻燃母粒塑化较好、表面光滑、本色颗粒均匀,并且,共混后直接注塑得到的阻燃聚乙烯材料力学性能稳定,阻燃性能可达到V-0级(1.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