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赣江上游-桃江流域水质污染分布状况,基于平水期在桃江流域采集的167个水样,通过现场和室内分析测定,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流域的硝氮和氨氮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 桃江干流和大部分支流pH值都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范围内,但濂江17个采样点中,有4个采样点受小型电站和酿酒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河包头段氨氮污染状况水质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黄河包头段氨氮污染近几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污染还是较为严重;一年中6~10月氨氮含量较低,其他月份氨氮含量增高,且氨氮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离子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治理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离子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及其治理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氨氮对土壤、水体的危害,赋存形式及其去除方法。根据氨氮在土壤及水体的赋存形式,对已经开采的离子型稀土矿山,采取土壤淋洗技术去除氨氮;对正在开采的离子型稀土矿山,重点论述了注液工程与收液工程的优化,无铵化浸矿以及矿山智能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电解金属锰渣中氨氮的污染来源、存在状态、污染现状及其危害,旨在从生产工艺中明确氨氮的作用,为氨氮的处理提供理论指导。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电解金属锰渣中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个处理技术的利弊,并对进一步优化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矿山开采活动对周边水体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氨氮及酸化等污染,危害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本文对矿区重金属、氨氮及酸性污水的来源以及微生物治理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一种更为经济高效的新型光合微生物污水净化法,为修复治理矿山周边水域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稀土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稀土矿物品种较多,冶炼工艺比较复杂,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水,每生产1 t稀土氧化物产生60~100 t废水,主要包括酸性含氟废水,碱性含氟废水,以及稀土萃取分离皂化有机相和碳酸氢铵沉淀稀土过程产生的氨氮废水,其中氨氮废水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废水中氨氮超标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本文对目前工业上各种稀土冶炼废水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调研,根据稀土冶炼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水特性,以及工艺成熟度、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实用性进行总结评价,对各种废水防治方法进行优选。建议萃取分离过程采用非皂化或钙皂化工艺代替氨皂化工艺,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铵沉淀稀土,从源头消除氨氮废水的污染;酸性含氟废水采用酸回收净化工艺回收硫酸和氟盐,高浓度氨氮废水采用蒸发浓缩法回收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采用膜法、折点氯化法等方法处理,总体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拉萨河流域中下游和支流堆龙曲16个采样点水样的水质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对拉萨河流域主要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了污染风险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拉萨河流域As、Cd、Fe、Cu、Zn和Mn 6种重金属含量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Ⅰ类水的标准。这6种重金属含量与pH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Cd、Cu、Mn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同源性,而As、Mn、Fe、Cu的污染是多源的。拉萨河流域中游、下游、支流堆龙曲和整个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0.048、0.192、0.072和0.117,污染程度的分级均是无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更加密集,拉萨河流域下游的重金属污染指数明显高于中游和支流堆龙曲。  相似文献   

8.
对辽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分布特征及短缺程度、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程度高;辽河流域水质污染总体情况虽有所减轻,但氨氮污染仍较严重;辽河流域属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 COD,浑太流域污染情况较重.辽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治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探清其在矿区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规律。以化学纯高岭土为吸附剂,硫酸铵为吸附质,研究pH在3、4、5、6条件下氨氮在高岭土表面的等温吸附实验得出,pH越大,氨氮在高岭土表面的单位吸附量越高,其最大吸附量可达9μmol/g;连续提取氨氮解吸实验得到物理吸附态、离子交换吸附态及化学吸附态氨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85μmol/g、3.7μmol/g和3.4μmol/g。根据各吸附态氨氮在黏土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推断,造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氨氮长期性污染的主要氮源是离子交换态氨氮,在原地浸矿结束注完顶水后,再注入高岭土悬浊液,使残留在矿体中的离子交换态氨氮转化成化学吸附态氨氮,则可以很好地治理尾矿山氨氮污染。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稀土冶炼废水产生原因和组成成分,阐述了国内外稀土冶炼氨氮废水主要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生化法、物化法及蒸馏法等处理技术原理,讨论了这些稀土冶炼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针对目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提取和分离过程中面临的氨氮达不到废水排放新标准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强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提取分离新技术工艺及新型药剂等的研究,探索氨氮废水循环利用新途径,从源头消除氨氮废水并从根本上治理氨氮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拟土柱淋滤实验研究酸雨条件下浸矿土壤和尾矿土壤中氮化物的迁移.选取有机玻璃管为试验柱,模拟酸雨淋滤液pH为5.4~5.6,测量两类土壤中NH4+-N、NO3--N、有效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土壤对铵态氮有一定截留作用,铵态氮流失是导致矿区土壤及周边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铵态氮在两类土壤的含量随着淋洗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硝态氮在两类土壤的含量随着淋洗量增加呈现先减少至最低再有所回升,且受土壤pH和土壤埋深影响;有效氮在两类土壤中的迁移特征与铵态氮相似. 实验研究为有效控制赣南稀土矿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明稀土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方案确定的基础上,通过对标准矿块室内淋溶试验和现场试验确定污染源强,利用FE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地下水氨氮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出4组地下水氨氮浓度最大预测值,第1组位于矿块边缘为1076.22 mg/L,第2组位于超标区范围内的水井为49.18 mg/L,第3组位于外围的未超标区域内的水井为0.51 mg/L,第4组位于距离矿块最近的河流边缘点为1400.80 mg/L.并以图形输出方式定量表现出稀土矿开采过程中及开采完后地下水氨氮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可为赣南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保护矿区地下水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的氨氮模块与六价铬模块在检测器、六通阀、三通装置、蠕动泵、样品管线、试剂管线等方面有一定的共通性,经过科学的技术改造,可将氨氮模块用于六价铬的项目的测定,这样既可以优化六价铬的操作方法,用仪器法代替化学法。可以节省购买六价铬模块的费用又可以将氨氮模块物尽其用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4.
无铵电解金属锰的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电解金属锰生产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传统的水溶液体系中电解时需要加入氨水来调节浸出液pH,加入硫酸铵来增加合格液中锰离子的稳定性和溶液的导电性,这将导致含氨氮废渣和废水的产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传统的水溶液相比,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电解体系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他具有更宽的电化学窗口,理论电流效率可达100%,并且体系中不加入氨水和硫酸铵,可以实现无铵电解工艺。综述了Mn及Mn合金在离子液体中电解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出工艺现有氨氮污染问题,考察镁盐、铝盐等非铵浸出剂对稀土浸出过程的影响。以赣州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选择硫酸镁与硫酸铵通过柱浸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考察铝盐与铵盐、镁盐联合浸出效果的影响,测定浸出液成分,分析不同浸出剂浸出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铵和硫酸镁浸出效率相当,硫酸铵可达91.37%,硫酸镁可达89.22%;添加铝盐后的稀土浸出率仅76%左右,铝盐的添加不能促进稀土浸出效率的提升;铵盐柱浸顶水洗涤后铵根离子可降低至76 mg/L,镁盐柱浸顶水洗涤后镁离子可降低至27 mg/L,镁离子比铵根离子更容易洗涤去除。硫酸镁作为浸出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离子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巴雅尔 《包钢科技》2004,30(6):20-21
焦化废水处理是焦化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包钢焦化厂在酚氰废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中采用了国内先进的A/A/O/O工艺.该工艺不但能很好地去除废水中的酚、氰、CODcr等污染物,还能有效降解氨氮浓度,使之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王美荣  贾怀杰  郝茜  程妍东 《稀土》2012,33(1):55-60
以吸附法与化学沉淀法的集成技术组成氨氮废水处理的闭路循环系统,用自制的MgHPO4(MHP)为吸附剂,对NH4+浓度为5175mg/L稀土硫酸铵废水进行了氨氮吸附性能实验,研究发现pH、MHP的投加量和氨氮初始浓度是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室温下,调节反应体系pH=9.5,MHP用量按摩尔比n(MHP)∶n(NH4+)=2∶1投料,搅拌吸附30min,氨氮去除率可达85.7%,且氨氮初始浓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MHP再生与循环使用实验表明,MAP焙烧可使MHP再生,同时可回收高浓度的氨水,MHP循环使用三次,氨氮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如果采用MHP二级吸附法后,再用MAP沉淀法处理废水,可使出水氨氮浓度降低为87mg/L,累计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All steps in extraction of primary nonferrous metals can be highly polluting because of emission of air pollutants as green house g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subject and the measures that can minimise pollution. It focuses mainly on aluminium and the base metals however the countermeasures discussed are often for gener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