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特色,针对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深化应用化学专业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措施和建议,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提升优化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用化学工业》2008,38(1):68-68
我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著名胶体与界面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赵国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赵国玺先生长期从事胶体与界面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我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先生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担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学科组(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的前身)第一任组长,主持了第一至第八次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专著,其《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一书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3.
为我国"双一流"高校的战略决策及我国油气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校对石油工程专业基础课《胶体与界面化学》进行了重点课程的建设,提出应转变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学实践,培养出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赵彦宏  王晓晶 《广州化工》2011,39(10):190-191
胶体与界面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强,实用范围广的学科,学好该课程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本文从透彻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讲授中的几点体会,并且结合青年教师自身的优势就如何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将能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做人做事道理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中。文章以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目标、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内容融合等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涂料与涂装工艺》课程针对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涉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流变学、胶体与界面化学,以及涂料施工工艺和设备等众学科。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涂料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了本课程的特点,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探讨了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  相似文献   

7.
以"大工程观"倡导的整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指导,对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指出基础理论课应从整合工程应用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改革,以适应现代工程教育体制下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戴煜  夏帆 《广州化工》2020,48(6):171-173
物理化学是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四大化学之一,所授内容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界面、物质结构。针对部分专业少学时物理化学教学需求,追寻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通过重视绪论课、授课内容主次分明、引入新的教学软件、增加案例分析等具体操作,对课程价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可以有效的提高少学时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材料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课中引入了雨课堂授课。雨课堂的引入使课堂互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获得了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魏涛,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任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助理院长(研究),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FRSC),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魏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物质的可控制备及其与界面相互作用表征、胶体粒子的合成与自组装、Pickering乳液制备与应用以及生物骨材料和涂层的应用等,已在Angew.Chem.Int.Ed.,Chem.Sci.,Biomaterials,Langmuir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受邀为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出版集团撰写了著作《Particle-Stabilized Emulsions and Colloid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s》。魏涛教授长期活跃于国际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是国际胶体和界面科学家协会(IACIS)委员,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著名国际期刊Langmuir,Colloids and Surfaces A等的顾问编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11.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  陈静  万东锦  孙旭镯  李波 《广州化工》2011,39(21):173-174,195
无机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实验环节四个环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的,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骏  杨明 《广东化工》2012,39(8):187+186-187,186
根据环境化学课程的特点,在环境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思考。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对环境化学领域新动态的介绍,增加了对重点案例的研究和热点问题的分析;采用板书、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注重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环境化学”课的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环境问题认识能力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文章从环境化学的课程特点和专业地位、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寒冰  唐艳葵  閤明勇 《广州化工》2011,39(17):118-119
根据环境化学课程的特点,在环境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对环境化学领域新动态、新理论及新方法的介绍,增加了对重点案例的研究和热点问题的分析;采用板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结合我校生物类专业的特点,以兴趣培养为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课程,是连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科学研究的桥梁。在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课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作为实验课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物化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我校物化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分析化学课程面向授课专业的多样性及学生兴趣不高的现状,结合作者从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兴趣培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探讨了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谢集照 《广州化工》2014,(7):184-185
目前有机化学教学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课程的课时数在缩减,另一方面医药工作对有机化学知识量的需求不降反升。提高学习药学有机化学的兴趣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本文介绍几个教学方法,主要有纠正偏见,启发式教学,介绍化学史,引导学生浏览学术网站等。在兴趣引导下,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做到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庆友  周艳梅 《广东化工》2012,39(9):192+190-192,190
现代分析技术是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数据处理技术,化学计量学是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须课,并在现代分析技术课中进行介绍。基于研究生教学经验,文章探讨了现代分析技术的化学计量学部分的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内容分配和教学手段研究,例如双语教学。并通过科研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加强研究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达到满意教学效果的关键。我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紧扣专业知识、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等六方面,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