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立 《饮料工业》2014,(9):50-53
芝麻风味复合蛋白饮料是新兴的健康饮品,其稳定性和良好的风味体现是产品成功的关键。本文为了研制风味接受度较高,体系较稳定的芝麻风味复合蛋白饮料,探讨了不同稳定剂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对芝麻风味复合蛋白饮料的产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以4.8%全脂奶粉加0.65%大豆分离蛋白,配合添加0.1%芝麻主剂。以蔗糖、阿斯巴甜、安塞蜜作为复合甜味物质。以瓜尔豆胶、k—卡拉胶、微晶纤维素(MCC)和蔗糖酯为复合稳定体系。以乳香精和芝麻香精(比例1∶2)总量0.06%为调香方案。均质温度65~70℃,压力25MPa,杀菌温度121℃,10min,研制出稳定性较高、风味体现较好的芝麻风味复合蛋白饮料。结果显示:在稳定性上,瓜尔豆胶、k—卡拉胶、MCC配合使用对产品的稳定性有较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稳定剂瓜尔豆胶、k—卡拉胶、MCC最佳配合为:0.03%、0.03%、0.15%,影响度大小顺序为MCk—卡拉胶瓜尔豆胶。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小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为评定指标,考察了小米饮料调配时加入的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稳定剂,包括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单硬脂酸甘油酯、结冷胶以及蔗糖酯,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对添加稳定剂后的小米饮料进行感官评定以及测定离心沉淀率,从中筛选出三种效果较好的稳定剂,分别是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和结冷胶,然后进行正交试验,从而提高饮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添加0.35%瓜尔豆胶、0.60%阿拉伯胶和0.30%结冷胶时,小米饮料的稳定性达到最好,常温下放置两周无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研究了以榛子为主要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着重对MCC、果胶及蔗糖酯等八种稳定剂、乳化剂及乳化稳定剂在榛子蛋白饮料中的稳定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榛子植物蛋白饮料中复配稳定剂A2B2C3D3的效果最佳,其添加量为0.6%;MCC也具有比较好的稳定乳化效果,但其添加量为0.4%;121℃小于20min的热处理条件是获得最佳稳定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验从稳定剂中筛选出3种稳定剂进行正交试验,以提高玉米饮料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饮料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黄原胶、三聚磷酸钠和CMC-Na能提高其稳定性,添加0.05%的黄原胶、0.02%CMC-Na和0.12%三聚磷酸钠能有效的降低玉米饮料的沉淀率,增强其稳定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芝麻饮料     
张书琴 《软饮料工业》1994,(4):49-49,27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营养丰富的大豆及其芝麻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并通过苦味覆盖剂的合理添加及配料的调整而得到一种风味较好,且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蛋白饮料。  相似文献   

7.
蛋白沉淀一直是影响酸性双蛋白饮料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不同稳定剂配比进行正交试验,研制出蛋白含量大于1.5%的酸性双蛋白饮料配方,并确定了稳定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实验结果表明:当蔗糖用量为6%、蛋白糖0.035%、柠檬酸0.45%、pH为4.12时饮料的口感及风味最佳;当稳定剂配比为CMC 0.45%、卡拉胶0.06%、络合剂0.10%、乳化剂0.08%时饮料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核挑为主要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的工艺及其稳定性.着重对乳化增稠剂在核桃蛋白饮料中的稳定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即黄原胶0.15%、单甘00.12%、蔗糖i%0.12%,CMC-Na0.12%;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用0.2%的氮氧化钠溶液沸煮1 min后冲洗去皮;75℃40MPa均质两次;121℃,10 min杀菌.所得制品色泽较白,状态均一,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9.
全果核桃蛋白饮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全果核桃蛋白饮料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4%核桃、6.8%白砂糖和0.35%RB2型稳定剂为原料,将其pH值调节至7.3~7.7,然后加热至70℃均质,均质压力为35 MPa/5~10 MPa,加工而成的核桃蛋白饮料稳定性良好,在0℃~4℃冷藏、常温和37℃恒温箱条件下保存30 d后,用离心法和静置观察法检测其乳化稳定性,未见明显的油脂上浮和沉淀,仍然为均匀一致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五种不同稳定剂对酸性鱼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包括离心沉淀率、乳脂析出率、乳浊液粒径分布及特点等.结果表明,CMC-Na和果胶最适宜于作酸性鱼蛋白饮料的稳定剂,可有效的防止鱼蛋白饮料的沉淀和乳脂析出,且最适添加量为4 g/L左右.乳浊液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与鱼蛋白饮料的稳定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乳浊液的平均粒径越小、分布越集中,蛋白饮料体系越稳定.因此,蛋白饮料的粒度分布特征可作为判断蛋白饮料稳定性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芝麻蛋白热变性的特征曲线,探讨了温度和不同食品添加物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影响,考察了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卡拉胶、黄原胶和蔗糖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芝麻蛋白的DSC曲线的变性温度为57.2℃,绝大部分蛋白质在60~80℃范围内开始凝聚;低浓度的磷酸氢钠(<0.05mol/L)能抑止芝麻蛋白热凝聚,高浓度的磷酸氢钠(>0.05mol/L)能促进其热凝聚;吐温60、卡拉胶、黄原胶和蔗糖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有保护作用,卡拉胶的保护作用优于黄原胶。  相似文献   

12.
以β-胡萝卜素保存率为稳定性指标,就光线、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对蛋白饮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贮存温度的升高其下降幅度加剧;光照贮存比避光贮存的损耗率大;在相同的贮存时间内,贮存温度(40℃)比光线强度(1500lx)对β-胡萝卜素的破坏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芝麻渣蛋白的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芝麻渣为原料,采用碱提、等电点法分离出芝麻蛋白,并对其乳化性、发泡性、持水力、黏度、热凝集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芝麻蛋白具有较好乳化性、发泡性,一定的持水力;pH值对热凝集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芝麻蛋白的酶解及水解物制备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芝麻分离蛋白为底物,用蛋白酶(flavourzyme)进行水解,得到酶水解物。优化的水解条件是:温度50℃,底物浓度8%,酶浓度0.65%,pH7.0,水解时间6h。水解物在封闭条件下160℃热反应衍生风味,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产物褐变增加,香味浓郁,所得香气有芝麻特征香味;pH的提高有利于吡嗪类风味物的生成,含硫风味物也是重要的一类:提取、浓缩进行GC-MS分析,与芝麻油香气提取物的组成相比,数目不同,但类似结构多。说明风味物中有很大一类来源于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影响芝麻酱贮藏稳定性的关键工艺和核心指标,比较了炒制工艺(焙炒温度、时间)、不同原料处理方式(脱皮与未脱皮)、磨酱次数等关键工艺条件,测定其离心析油率、沉降析油率等贮藏稳定性指标以及粒径、比表面积等物化特性,通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纳以及相关性分析,阐明加工工艺与贮藏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芝麻多肽的水解工艺条件及其组分抗氧化活性.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芝麻蛋白水解条件,对芝麻多肽(SP)和不同分子质量的芝麻多肽(SP1、SP2和SP3)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抑制猪油和冷藏熟肉糜脂质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优化的水解条件为:6.91 g芝麻蛋白,0.082 g碱性蛋白酶,水解时间6.82 h,水解度为30.2%.芝麻多肽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SP3和SP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芝麻蛋白.0.02%SP3和SP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17%和52.54%,清除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P3>SP>SP2>SP1.芝麻多肽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一致.0.02%的芝麻多肽具有明显的抑制猪油氧化和冷藏熟肉糜脂质氧化的作用,可使猪油过氧化值从126.6 mmol/kg降低至45.4 mmol/kg,SP3和SP对冷藏熟肉糜脂质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74.68%和59.37%,抑制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P3>SP>SP2>SP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麻酱蘸料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柑橘纤维的添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乳化剂的添加量对其离心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麻酱蘸料稳定性影响最大的乳化剂为蔗糖酯;熬制搅拌速度为25 r/min、搅拌时间为30 min、柑橘纤维的添加量为0.9%、蔗糖酯添加量为0.4%的条件下制备的麻酱蘸料的离心析油...  相似文献   

18.
黑芝麻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黑芝麻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光谱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芝麻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一定浓度的酸性醇溶液为溶剂,保持提取温度为80℃,时间3h,物料比为1:50,黑芝麻色素呈天然黑褐色,对自然光,紫外光,温度(25℃-100℃,酸碱度(pH4-8),抗氧化剂(茶多酚),金属离子(Al^3+,Ca^2+,K^+,Zn^2+,Mn^2+,Mg^2+),均表现较稳定,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