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茶籽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油茶籽可综合开发的茶油、茶皂素、茶籽饼等产品及其提取工艺、作用和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2.
油茶籽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了油茶籽可综合开发的茶油、茶皂素、茶籽饼等产品及其提取工艺、作用和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3.
油茶起源于中国,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文章概述了目前我国油茶籽的加工工艺,并对其主要副产物油茶饼粕和油茶籽壳的综合开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油茶籽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资源.对油茶籽的生化性质及其加工和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我国油茶籽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油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综述了有关油茶籽仁、油茶籽壳和油茶籽粕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油茶籽油的理化特征和油茶籽的组成,详细论述了油茶籽制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油茶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及生育酚、角鲨烯等天然成分,是一种营养、安全的食用油。同时油茶籽油具有护肤、吸收紫外线等功效,茶皂素具有起泡、去污、止咳、利尿、杀虫等功效。因此,油茶籽油、茶皂素在化妆品、日用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油茶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特有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油茶籽油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菌、抗炎、保肝、抗氧化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重要保健功效。随着中国油茶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势必进一步推动更为绿色、高效的茶油加工新技术的发展。文章综述了压榨法、有机溶剂浸出法、临界流体萃取法、水代法及水酶法等茶油提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比较了各种提油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加快研究"安全、营养、经济"的茶油提取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面综述了油茶籽制油的生产工艺及茶油的实际应用,并对提油过程中的副产物茶饼粕和茶壳的综合开发利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油茶籽多酚对茶油的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油茶籽中的油茶籽多酚,并以茶油为底物,研究了油茶籽多酚对茶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油茶籽多酚对茶油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单甘酯是油茶籽多酚-茶油分散体系的一种优良的乳化剂,有助于提高油茶籽多酚的抗氧化性,随着油茶籽多酚的添加量增大,对荼油的抗氧化性也进一步增强;油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不及BHT,但与抗坏血酸协同使用时,效果要优于BHT.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条件对油茶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光线、容器材质3个因素对油茶籽油贮藏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测定茶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4个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碘值减小,但在冷藏、避光、玻璃包装条件下的茶油的指标值变化率较小,即酸败得较慢,不容易变质。所以得出茶油较佳的贮藏条件是冰箱、避光、玻璃容器贮藏。  相似文献   

11.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试验探索了油茶籽的水酶法提油工艺,研究了原料预处理方式、不同酶系、酶解条件对清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过二次粉碎后,果胶酶的作用效果好;酶解温度对工艺结果影响不明显;在固液比1∶4,酶解pH4.5,酶解温度40℃、加酶量1%,酶解时间3 h条件下,清油得率可达到88.6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适宜的油茶籽预处理工艺,采用微波、焙炒、烘烤和湿蒸不同方法处理油茶籽,测定油茶籽的出油率和茶油的品质,并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预热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油茶籽的出油率,茶油的感官品质和茶油中黄酮、多酚、植物甾醇等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仍符合压榨一级油茶籽油国标。4种预热处理的效果以微波最好,焙炒、烘烤,湿蒸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CO_2超临界萃取油茶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皂苷的工艺 ,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 ,压力 2 5MPa、温度 5 0℃、体积分数6 5 %乙醇为夹带剂 ,CO2 流量 2 5~ 30L/h ,萃取时间 3h。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油茶皂苷的收率为 15 2 3% ,纯度78 6 5 %。与乙醇浸提法相比较 ,超临界萃取皂苷的纯度比乙醇浸提法高 5 4 % ,且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维生素E含量.结果表明:初级压榨和精炼油荼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质量分数为7.68%和8.92%)、硬脂酸(质量分数为1.66%和1.78%)、油酸(质量分数为82.90%和81.09%)、亚油酸(质量分数为7.17%和7.2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E线性范围0.5~2.5μg(R2 =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为0.75%(n=5),初级压榨和精炼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356.31 mg/kg和107.07 mg/kg.建立的色谱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叶为原料,测定其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及部分致病菌抑制特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较好清除效率,清除率均在59%以上;黄酮类化合物对部分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黄酮浓度达2.5 mg/mL时,对试验菌种呈现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油茶种植面积广,年产油茶籽60余万t。该文详细介绍了利用油茶籽制备膳食纤维,活性炭,木糖醇,保健食用油,茶籽油化妆品,茶籽油微胶囊,茶皂素与茶籽多糖等产品的可行性与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从油茶饼粕中提取油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从油茶籽饼粕中提取油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最佳工艺。首先比较水提法、醇提法提取油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得率和纯度,然后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对茶皂素的纯化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了油茶籽多糖、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5℃,2次浸提,油茶饼粕和水的比例两次分别为1:9和1:5,浸提时间每次各1.5h,油茶籽多糖得率9.09%,质量分数20.67%;茶皂素得率18.19%,其质量分数为62.35%。采用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收集体积分数70%醇洗脱溶液,得到90%以上的高纯度茶皂素。  相似文献   

18.
以油茶茶籽壳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对其皂素类物质进行粗提取,HPD-100大孔树脂吸附法对茶皂素粗提物进行纯化,利用紫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纯化样品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 min,其最高提取率达25.58%。粗提物经HPD-100大孔树脂纯化,30 mg/mL粗提液上样,水和20%乙醇洗去极性大的杂质,80%乙醇溶液洗脱出茶皂素,茶皂素纯化得率为48.63%,纯度提高1.38倍。该工艺操作简单,适合于茶皂素的分离。纯化茶皂素通过紫外光谱和液质联用检测,结果显示该样品为52种茶皂素单体的混合物并得到了其在质谱中的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9.
油茶籽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等生物活性。介绍了油茶籽中的脂肪酸、茶皂素和茶多酚三个主要成分,详细综述了它们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三个成分的生物活性、应用价值和领域;最后探讨了油茶籽资源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