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的大小,直接影响后道用户整经、织造的效率和布面质量。探讨和分析了加工速度、D/Y比、假捻器工作盘数、热箱温度、卷绕超喂、交叉角、定型超喂、网络压空等对DTY残余扭矩的影响以及残余扭矩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熊代晖 《粘接》2013,(9):50-52
通过分析配胶、烘干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锁固扭矩的影响,解决神龙飞轮螺栓残余扭矩不合格问题。重新编写了涂胶作业指导书,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改进,保证了神龙201胶涂胶件静态松脱扭矩合格,产品顺利供货。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9日,我国有16项化纤标准通过化纤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它们分别为:《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合成纤维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试验方法》、《氨纶长丝耐热性能试验方法》、《氨纶长丝耐氯性能试验方法》、《阻燃涤纶预取向丝》、《阻燃涤纶低弹丝》、《阻  相似文献   

4.
在大位移井施工过程中,随着测深的增加,管柱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了水平位移进一步延伸。当管柱在井内旋转时产生的摩阻扭矩会削减传递到钻头上的扭矩;甚至会超过钻杆或驱动系统的扭矩极限。进行摩阻扭矩分析是保证大位移井的实施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分散剂YY–5023及其与聚乙烯(PE)蜡复配对色母粒中酞青蓝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色母粒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增大,平衡扭矩降低,达到最大扭矩所需时间延长;当YY–5023用量为2%和4%时,平衡扭矩分别为5.3 N·m和4.4 N·m,比未添加分散剂时的平衡扭矩分别下降28.4%和40.5%,达到最大扭矩的时间分别为53.5 s和57.3 s;复合分散剂(YY-5023与PE蜡配比为1∶1)用量为2%和4%时,平衡扭矩分别为5.7 N·m和5.1 N·m,比未添加分散剂时的平衡扭矩分别下降23.0%和31.1%,达到最大扭矩的时间分别为48.5 s和52.3 s。当复合分散剂用量为2%时,色母粒中酞青蓝的分散效果最好,L*值、a*值、b*值分别为34.19,-9.82,-31.82,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的色点和晶点数目小于3个。  相似文献   

6.
预涂型厌氧胶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但其耐湿热性能、固化速率等仍然欠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预涂型厌氧胶中单体、成膜乳液和促进剂的筛选,可制备出扭矩强度较高、耐湿热性能良好和固化速率适中的预涂型厌氧胶;该预涂型厌氧胶的初固时间为30 min、破坏扭矩为16.8 N·m和平均扭矩为36.0 N·m,并且其耐湿热性能较优(经湿热老化后,其破坏扭矩、平均扭矩分别为13.9、31.2 N·m)。  相似文献   

7.
<正> STS advanced配混挤出机是科倍隆针对中国及亚洲客户开发的一款高性能挤出机,自该款机是目前中国国产配混挤出机中扭矩最大的双螺杆挤出机。自推出以来,深受本地客户青睐。在即将举行的"国际橡塑展"上,科倍隆将展出扭矩更高的STSadvanced技术优化机型。科倍隆将STS advanced配混挤出机的扭矩实现了15%的提升达到了10Nm/cm~3。由于扭矩的提升,双螺杆(STS)配混机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高达20%  相似文献   

8.
木质素-EVA扭矩流变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先发 《塑料工业》2005,33(8):42-46
研究了影响木质素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在扭矩流变仪中的共混最大扭矩、平衡扭矩以及达到平衡扭矩时间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温度对扭矩值有明显影响;木质素/EVA共混体系达到平衡扭矩时的平均时间随木质素的含量增加,扭矩值减小到最小后又逐渐增加。木质素/EVA共混物热溶胶的粘度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假塑性流体,热溶胶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木质素/EVA共混体系具有可加工性。  相似文献   

9.
螺纹锁固用厌氧胶的评价指标和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螺纹锁固用厌氧胶的密封原理,总结了厌氧胶的常用评价指标(扭矩、固化速率、耐热温度和黏度等)及现有厌氧胶的种类与性能(包括乐泰厌氧胶、GY系列厌氧胶、J系列厌氧胶和其他厌氧胶产品),并讨论了厌氧胶的清除技术(包括螺纹件的拆卸、残余厌氧胶的清除等)。最后展望了厌氧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我公司目前拥有两条5 000t/d生产线,其中二线生料立磨为MLS4531A磨机。磨机于2008年10月投入生产,设计台时产量420t/h,每台磨机配套3台扭矩支撑系统。在生产中,扭矩支撑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借鉴一线非凡生料立磨缓冲器的结构原理,于2010年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1]。本文对该系统导向装置的一些改造及扭矩支撑系统的使用维护要点作一总结。1导向装置的问题及改造措施生料立磨扭矩支撑系统结构见图1。导向装置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水驱后残余油的分布形态,分析了表面活性剂驱替各类型残余油的机理。结果表明,水驱残余油主要分布在孔隙间的交汇处,较大的孔隙中,狭小的吼道和盲端内;分布形式主要分为柱状残余油、Y状残余油、膜状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等。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润湿反转、乳化等机理驱替残余油,但针对各类型残余油,其驱替过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钻具振动可分为扭转振动、侧向振动、轴向振动,三种振动的耦合常导致钻具失效,对钻井施工的影响很大.本文概括介绍了钻柱扭矩测量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方补心扭矩仪及井下马达电流的扭矩测量方法,提出通过扭矩的测量来判断扭矩振动的强烈程度,减少钻具失效事故的发生.在现有的扭矩测量方法中,通过验证其可行性和实效性经济性,以及现场实践证明,方补心扭矩仪和电动钻机测量方法是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考察含不同润滑剂的配方以及工艺参数对PVC配混料的转矩流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PVC-U扭矩流变曲线的熔化峰是物料流变性能的特性峰。平衡扭矩的成因是物料剪切热导致的温升使物料扭矩下降;平衡扭矩对应的熔体温度与熔化峰处的熔体温度之差值,可作为物料剪切热的衡量。  相似文献   

14.
薄壁塑件注射压缩成型工艺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正交分析法和单因素分析法,用Moldflow软件数值模拟注射压缩成型中不同工艺条件对薄壁制品残余应力的影响.计算的残余应力沿厚度方向的分布表明:薄壁制品残余应力主要为流动诱导残余应力.模具温度与压缩距离对制品残余应力影响显著,模具温度越高,压缩距离越大,制品残余应力越小;其他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木质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先发  罗学刚 《塑料》2005,34(5):71-76
研究了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以及温度对木质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的扭矩值、达到平衡扭矩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增容剂、增塑剂、转速、温度对扭矩值有明显影响;达到平衡扭矩时的平均时间随木质素的含量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减小到最小值后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弹性分析时钢筋混凝土边梁扭矩过大,抗扭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以钢筋混凝土梁开裂扭矩为界限扭矩,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抗扭设计方法,并与美国混凝土规范ACI318M-05中最大设计扭矩值Tu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概述 腈纶可用作碳纤维的原丝,亚砜法纺制的腈纶中残余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的存在会导致碳纤维生产过程中出现并丝等不良现象,所以测定腈纶中残余二甲基亚砜含量,控制在一定指标以下是非常必要的。纤维内残余溶剂测定的方法有化学法和色谱法等,我们采用色谱法。  相似文献   

18.
盛锦 《广东化工》2016,(11):236-237
文章介绍了目前石化工程设计单位常用的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螺栓安装扭矩计算方法,并通过考查管道连接面中影响螺栓安装扭矩的因素,引入了三个边界条件判别式,优化了安装扭矩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可指导实际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保的螺栓安装扭矩值区间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质量流量计与失重式给料器在PTA计量控制中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群  陈铨 《聚酯工业》2001,14(1):59-60,12
失重式给料器基于单位时间内称量料斗内质量的减少值计算流量 ,其间歇进料的特性使它存在测量盲点 ;而扭矩式质量流量计基于扭矩和质量流量函数关系 ,使化工生产中固体散料 /粉料的计量控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时、连续计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TaN薄膜中的残余应力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实验和理论上对薄膜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所研究TaN薄膜由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得,制备过程中以不同参数为变量,如反应气体流量、基体温度、功率、工作压力等。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薄膜的组织形貌,用能谱仪测量了薄膜的成分,用X射线衍射仪标定了薄膜的相结构,用X射线应力测量仪测量了薄膜在不同工艺下的残余应力,并从量子力学角度分析了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薄膜的晶粒变细,薄膜中氮含量升高,相转变为单一的面心立方TaN,残余应力升高;基体温度升高,残余应力增大;工作压力增加,残余应力升高;此外,溅射功率的改变导致薄膜厚度的改变,进而引起薄膜中残余应力改变。当氮气流量2sccm,基体温度25℃,功率150 W,工作压力0.3 Pa时,沉积得到的TaN薄膜残余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