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常用的MFE、LPR-N、RD安全循环阀等井下测试关井阀在高温高压井地层测试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新型地层测试井下关井阀。该阀将井下关井和循环压井分开进行,保证了井下压力计在录取关井压力恢复数据时免受干扰;采用球阀结构,并重新设计了球体与球座间装配预紧力的产生方式,使阀的密封严密;环空加压的操作方式也简单可靠。经现场应用证明,新型关井阀关井可靠,密封严密,取得了合格的地层压力恢复资料。  相似文献   

2.
四川油气田经过30年的发展,配套完善了高温高压高含硫深井井下测试工具和地面测试设备,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中途测试技术、多项联作完井测试技术和高压高含硫大产量地面测试计量技术等系列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在塔里木高温高压含硫井也得到了成功应用,完成了B1井深井(6006 m)高压(地层压力124 MPa)完井测试,LJ11H井高含硫(92000 ppm)高产(302×104m3/d)气井的试气作业.通过较系统地介绍和实例说明,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和提高高温高压含硫深井测试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对高温高压井的概念没有做出统一的解释和规定.如哈里伯顿公司规定地层压力达到70 MPa,或地层温度达到150℃以上井为高温高压井;斯伦贝谢公司和挪威能源公司规定地层压力达到105 MPa以上或井底温度达到210℃以上的井为高温高压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认为:地层压力≥105 MPa,或地层温度≥150℃、含H2S≥3%、含CO2≥3%的油气井为高温高压井.对于高温高压井的测试施工,其技术难度还相当大,认真做好测试设计工作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南油田现场应用的注入封隔器存在反洗井阀洗井打不开、开了关不上、腐蚀或磨损导致关闭不严和不耐高温高压等问题,采用反洗井阀结构优化设计、材质优选、特殊热处理等技术提高了其耐磨损和耐腐蚀能力;在胶筒密封件方面,采用优选主料,并优化配置辅料,根据不同井温和压力来调整胶筒邵氏硬度的大小,研制出高温高压注入封隔器,并进行了现场应用。从9口井的应用情况看,工艺成功率100%,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高温高压压裂井、酸化井和注水井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莺琼盆地地层高温高压问题,开展了高温超压测试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从井筒温度压力场、水合物预测等方面对高温高压井测试安全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高温高压测试期间井筒温度和压力场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模型,结合高温高压测试期间现场情况,提出了水合物防治的具体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测试作业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和风险。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卟地层测试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为满足未来高温高压、深井、非常规井等测试需要,促使地层测试技术向智能化方¨发展,研制出了智能测试器。工具包括开关阀、智能阀、压控取样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测试技术。经过现场试验与应用,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地层测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可用于套管井、裸眼井地层测试,具有设计科学,智能化高,结构先进、简单、合理,操作简便、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准噶尔盆地超高压井LT1井试油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测试工具超压、管柱受力复杂及井控风险高等技术难题,开展了试油测试技术研究。通过管柱优化和工艺安全性评价,形成了适用于准噶尔盆地超高压井的试油测试技术。在盆地南缘LT1井应用“两阀一封”射孔测试联作技术,消减了超高压井试油测试工具超压、管柱安全系数低等风险,实测地层压力为155.42 MPa,创中石油集团地层测试最高地层压力纪录,该研究为超高压油气藏的试油测试配套工艺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董星亮 《石油钻采工艺》2016,38(6):723-729,736
南海西部高温高压井测试作业面临地层流体流动相态复杂、测试管柱在多种载荷作用下井筒安全难以保障、高压低温状态管线极易生成水合物、地层严重出砂、测试液高温稳定性要求高、海上平台空间受限、人员和设备安全风险高等问题。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和现场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海上高温高压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建立海上高温高压测试安全控制系统模型、测试管柱安全性分析技术、井筒安全评估技术、水合物预测与防治技术、出砂预测与防治技术、测试地面流程优化设计技术、高温稳定性测试液技术等,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当前石油行业形势及后续勘探需求,海上油气井测试信息决策平台的建设、测试设备智能化及深海高温高压测试技术是高温高压井测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测试井筒温度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入手,预测分析高温高压井测试过程中水合物生成可能性,建立了高温高压测试期间井筒温度和压力场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模型,结合高温高压井测试期间现场情况,提出了水合物防治的具体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测试作业施工过程中事故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冀东油田高压油井作业前放压时间长,不压井不放喷无法实现小修检泵,以及超深井、高温高压井探边测试困难等问题,研制了高压油井免带压作业检泵管柱及配套工具。该管柱由JDY455高温高压封隔器、坐封丢手工具及液控开关阀等组成,JDY455高温高压封隔器封堵油套环空,坐封丢手工具实现封隔器的坐封及丢手,液控开关阀调控产油通道开关状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压油井免带压作业检泵管柱结构简单,用井下小修作业设备完成油井的带压作业,实现了不压井检泵和洗井。该工艺现场应用4口井,最大井斜达29.3°,最高井口压力达11.7 MPa,最大压力系数1.39,单井缩短占井周期4~6 d,工艺成功率100%。高压油井免带压作业检泵技术有效节约了作业费用,保护了油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试井测试压力曲线异常,表明录取不到真实的地层压力资料,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参数,给资料解释和油气井的认识带来困难。针对测试压力曲线异常的五种类型,通过分析地层、测试工艺、测试设备、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测试曲线异常的机理与规律,研究应对措施,得到了应对试井测试压力曲线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井测试工艺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层及井况复杂,高温高压井测试施工成功率低.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适合高温高压井的测试配套技术.在测试前做好压力预测、井筒评价、井筒漏失评价,进行管柱力学分析、优化施工设计等,有助于提高测试成功率;通过选择好的压井液、射孔液,改进管柱结构、地面测试工艺、井口控制工艺、射孔工艺,以及改善配套设施,均有助于高温高压井的作业.  相似文献   

13.
高温高压井地面测试存在地层压力高、温度高、含有H2S和CO2、易出砂、易形成水化物等难点,若不能对施工设备和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则可能导致流程刺漏甚至起火爆炸,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针对牛东潜山油气藏地面测试的需求,阐述了高压防硫全封闭地面计量流程的优选和实施效果。牛东潜山高压、高温、高产凝析油气、含硫化氢的高风险测试工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较好的满足高温高压井的地面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14.
海上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在地面流程方面主要有水合物生成堵塞管线导致流程超压、高温密封失效、地面流程冲蚀泄漏及燃烧产生高热辐射等难题。为了安全高效地完成测试作业,基于海上平台空间受限的特点,结合高温高压井测试风险, 设计了一套海上高温高压井测试地面流程,建立了一套海上高温高压井测试流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多节点监测实现测试作业动态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记录,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并能及时处理复杂情况;通过设备及管线的安全配置,提高作业施工的安全性;设置地面流程应急关断屏障及测试应急放空流程,在发生泄漏时能及时截断地层高压流体来源,有效解决管线堵塞导致的流程憋压、超压问题;设置立体布控的喷淋冷却系统,防止高产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强热辐射对平台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该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温高压深井天然气测试管柱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温高压深井由于地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测试过程中油气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范围大,使得深井测试中易出现井下工具和管柱变形、断裂等问题。以测试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计算为基础,结合高温高压深井的特点,分析了压力、温度变化和流体流动引起的活塞效应、螺旋弯曲效应、鼓胀效应和温度效应对井下测试管柱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建立了测试过程中井筒内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的预测模型,编制了高温高压深井的测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该成果为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施工参数计算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于井深超过6000 m、地层压力超过105 MPa、地层温度大于150℃的超高压油气井,井口压力控制难度大,携砂流体对设备冲蚀严重,使得测试难度大,对地面测试装备及配套工艺技术和除砂等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经多年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套140 MPa超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工艺流程和旋流除砂器、MSRV、高/低压导向阀等关键设备。实践证明,这套超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技术能够满足各种超高压井的测试需要,取全取准各种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7.
西部超深超高压高温气井井深大于5000 m,地层压力系数在1.94~2.11 MPa/100 m,温度大于150℃,地层压力大于70 MPa,测试时井口最高关井压力达到96.7 MPa,给测试施工带来巨大挑战。为安全优质的完成超深超高压高温气井的测试工作,引进了哈里伯顿公司加强型RD阀、RDS阀及RTTS封隔器,根据井的具体情况优化出"两阀一封"、"三阀一封"、"四阀一封"和"五阀一封"测试管柱,地面装置配备高压控制头和采气井口。经现场12口井实例应用,证实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大斜度井测试同直井测试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在大斜度井进行地层测试时,常遇到封隔器漏失、在设计压力下N阀和循环阀打不开等问题。以巴基斯坦M-2斜井为例,对测试工具在斜井段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N阀和循环阀充氮压力值进行精确计算,在测试设计和操作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则大斜度井测试就会和直井测试一样取得较高的测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水相对渗透率是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与开发动态指标预测、动态分析和气水分布关系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参数。实验室现有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测试条件与实际地层高温高压渗流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可能造成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地下渗流特征。目前在实验温度和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尚存在分歧。为此,在实验室常温、较低压力条件下,测试了12块岩样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从理论上建立了实验室条件与地层条件相对渗透率曲线转换关系;并以某高温高压井为例,模拟计算了不同温度、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和压力不会对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造成影响,而对气相相对渗透率却有很大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甚至能相差超过10倍。结论指出,应谨慎考虑使用实验室条件测试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来预测地层高温高压条件的开发动态指标。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压井作业一直是石油行业公认的作业难点之一,由于其苛刻的温压环境,使得常规井作业中的工具难以适应,常常由于工具失效而引发一系列工程事故。测试作业更是高温高压井作业中一个高风险部分,之前海上高温高压测试工艺存在插入密封下插困难、环空温度、压力变化影响工具正常操作等问题,作业条件受限。在"安全第一"的作业理念下,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业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RD旁通试压阀和选择性测试阀的配合使用使得现行工艺越来越完善,解决了目前高温高压井测试工艺中存在的局限,有利于更好地达到测试的地质目的。于是一种新的高温高压测试工艺在实践中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