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选精矿高梯度磁选和湿式强磁场磁选的实验室试验证明,磁选的品位和回收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给矿矿粒分散状态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以用脂肪酸捕收利浮选后的锂辉石浮选精矿为例,当为改善矿位的分散状况,把矿浆的pH值从7调节到2时,其回收率提高了10%。对于用膦浮选后含有闪锌矿和黄铜矿的铅精矿产品,其品位和回收率在pH值为5左右时均为最佳,回收率提高约5%。因聚团中含有少量磁性矿粒而使非磁性矿物被夹带到磁性产品中的比率,可以根据高梯度磁选机的捕捉概率函数和矿物的磁化系数来估计。对锂辉石/闪岩系统的评估表明,在一个聚团中只要有3%的闪岩就足以能使其在介质中被捕捉。对方铝矿/闪锌矿系统,其相应的数值大约是20%。  相似文献   

2.
考察HCl、H2SO4两种pH调整剂以及不同pH测试点对白云石单矿物的浮选规律的影响,通过XRD、XPS、矿浆中Ca2+、Mg2+浓度等测试分析了硫酸根离子对白云石表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矿浆pH值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浮选控制过程中的难度增加。若以捕收剂加入时pH值控制浮选过程,可以在pH 2.0~3.5获得白云石较高的回收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H2SO4作为pH调整剂时,硫酸根离子与白云石表面钙离子形成石膏沉淀,导致白云石表面发生转化,阻碍了矿物与捕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采用H2SO4作为pH调整剂时,当pH<5.0时,随着pH值的降低白云石回收率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司家营铁矿选厂高梯度强磁选作业对微细粒铁矿的回收效果,以现场高梯度强磁选给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机磁介质改进试验。单一磁介质试验表明,应用菱形磁介质时精矿铁品位随背景磁感应强度提高的降低幅度较应用棒介质时小,铁回收率提高幅度也较应用棒介质时小;在低背景磁感应强度时,采用菱形介质获得的精矿铁回收率较采用棒介质时高,在高背景磁感应强度时,采用棒介质获得的精矿铁回收率较采用菱形介质时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菱形介质与Φ2.0mm棒介质按1∶1混合磁介质与单一磁介质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背景磁感应强度下采用混合磁介质时选别指标均优于采用单一磁介质;背景磁感应强度为600 m T时,应用混合磁介质时获得的精矿铁品位较应用现场原介质提高了1.53个百分点,铁回收率提高了2.32个百分点,-0.045 mm粒级铁回收率提高了3.40个百分点。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磁介质兼具了菱形聚磁介质磁感应强度高与大直径棒介质作用深度大的优点,磁场梯度高,分布均匀,而且混合磁介质中的棒介质在捕捉磁性矿物的同时,还起到了改变进入分选区域的矿浆流向的作用,使矿浆流向菱形介质周围,使微细粒磁性矿物颗粒更易被菱形介质棒的上下尖端捕捉,合理利用了磁场空间,提高了对微细粒铁矿物的分选效率。  相似文献   

4.
用湿式强磁场分选方法,从 Tsumeb 选矿厂浮选尾矿中回收铜与铅的回收率大于60%。磁性精矿的品位,随磁惑应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金履回收率与磁选机场强0.5—2.2特无关。给矿物料脱泥和增加矿浆流速,提高了磁性精矿的品位。小于10微米颗粒的存在,降低了磁选效率。磁性精矿中铜  相似文献   

5.
钛铁矿浮选过程中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翔  章晓林  张文彬 《矿冶》2010,19(1):22-24
pH值是影响矿物表面电性和药剂活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系统试验,详细研究了钛铁矿浮选过程中矿浆pH值对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发现4.5~5.5是钛铁矿浮选的最佳pH值区间。在此区间内,钛铁矿具有最佳的可浮性和选择性。根据浮选不同阶段对品位和回收率的不同要求,粗选和精选应分别选择5和4.5的pH值为宜。  相似文献   

6.
胺类捕收剂的吸附主要是静电作用,矿物表面的水解和药剂的解离都由介质pH值所决定。本文通过ξ-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十二胺在长石、石英表面的吸附情况及pH值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子离子二聚物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使矿浆保持在分子离子二聚物浓度较高的pH范围内,改善捕收剂的捕收能力。对零电点相近的长石和石英来说,采用静电吸附的胺类捕收剂时,浮选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黄建雄  陈禄政  丁利 《矿冶》2014,23(2):28-31
脉动高梯度磁选是微细粒弱磁性矿物的高效选矿技术,通过用微细粒赤铁矿进行脉动高梯度磁选试验,研究棒介质排列组合对高梯度磁选指标的影响。试验发现,棒介质排列组合对高梯度磁选指标具有明显影响,交叉排列优于矩形排列,可以获得更高的精矿品位、铁回收率和分选效率;随介质丝间距的增大和介质丝层数的减小,介质丝对磁性矿物的捕获能力降低,导致尾矿铁品位上升,分选效率下降,而精矿品位变化不明显。可以得出结论,棒介质排列组合优化,可以明显提升高梯度磁选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矿冶》2014,(2)
脉动高梯度磁选是微细粒弱磁性矿物的高效选矿技术,通过用微细粒赤铁矿进行脉动高梯度磁选试验,研究棒介质排列组合对高梯度磁选指标的影响。试验发现,棒介质排列组合对高梯度磁选指标具有明显影响,交叉排列优于矩形排列,可以获得更高的精矿品位、铁回收率和分选效率;随介质丝间距的增大和介质丝层数的减小,介质丝对磁性矿物的捕获能力降低,导致尾矿铁品位上升,分选效率下降,而精矿品位变化不明显。可以得出结论,棒介质排列组合优化,可以明显提升高梯度磁选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用离心力来回收细磨矿粒进行了探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密度介于5~16.3克/厘米~3的各种重矿物与硅石的分选效率。所研究的矿物粒度为1~5微米;理论分析表明这些重矿物与硅石的分选效率很高,品位可达80%,回收率在95%以上。试验选用1~5微米的锡石与硅石人工混合矿作为试料,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很吻合;由于这两种矿物在高pH值时分散较好,所以pH值大于4时分选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难选矿石中的铁元素多赋存于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物中,随着入选矿石中细粒铁矿物占比增加,细粒铁 矿物在选别过程中的流失现象加重。 为改善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物的回收指标,开展了微细粒赤铁矿的选择性团聚特 性研究。 以预糊化木薯淀粉作絮凝剂,在不同淀粉用量、矿浆 pH 值及搅拌转速下,考察了赤铁矿和石英的团聚效果。 基于单矿物的团聚—沉降试验,采用选择性团聚—强磁选工艺分选东鞍山烧结厂强磁给矿,考察了团聚预处理对分 选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淀粉用量 7. 5 mg / L、矿浆 pH = 10. 0、搅拌转速 500 r / min 时,赤铁矿单矿物有较好的团聚 沉降效果;在淀粉用量 100 g / t、矿浆 pH 值 10. 0、搅拌转速 900 r / min 条件下预处理强磁给矿,经强磁选后获得铁品位 46. 75%、回收率 71. 24%、选矿效率 48. 34%的精矿。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团聚前后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 团聚处理后赤铁矿的表观粒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氧化铁矿的类型和粒度分布对间接浮选得到的氧化铁精矿质量和数量的影响。数学表达式是在实验的有效范围内,分别对五种不同类型的氧化铁矿(每种矿物都含有四种不同的粒度分布)研究得到的。这些矿物的特性通过相对平均零电点来描述。精矿的重量-金属品位分布和浮选给料的重量-金属品位分布具有相关关系,而浮选给料的重量-金属品位分布对浮选精矿的重量-金属品位分布的影响可以通过小于25微米级别的重量-金属品位来表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在背景磁感应强度一定的前提下,提高赤铁矿高梯度强磁选指标的途径。采用不同充填率聚磁介质的高梯度强磁选机对齐大山铁矿选矿厂的扫中磁给和强磁给进行了高梯度强磁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梯度磁选中聚磁介质充填率的提高,精矿铁品位呈逐渐降低趋势,精矿铁回收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强磁给中弱磁性赤铁矿与非磁性脉石矿物分离所需的最小磁场力比扫中磁给中弱磁性赤铁矿与非磁性脉石矿物分离所需的最小磁场力大,在背景磁感应强度和聚磁介质直径一定的情况下,强磁给高梯度分选所需的聚磁介质充填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长石和石英在湿式磨矿条件下,分别选用十二胺和油酸钠作为捕收剂,锆球和铁球作为磨矿介质时的浮选行为;并通过检测矿浆中典型金属离子浓度和矿物动电位,借助于矿物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剖析磨矿介质对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采用十二胺作为捕收剂时,无论是铁球湿磨还是锆球湿磨,长石的回收率都高于石英;采用油酸钠作为捕收剂时,锆球湿磨长石和石英均不浮,铁球湿磨长石和石英的可浮性存在一定差异。矿浆中典型金属离子浓度、矿物动电位和矿物表面XPS的检测结果表明,锆球湿磨长石和石英矿浆中金属离子浓度高,不利于阴离子捕收剂浮选;铁球湿磨时,长石和石英零电点对应的p H值比锆球湿磨高,在两种矿物表面均检测出铁的羟基络合物,这不利于阳离子捕收剂浮选,而有利于阴离子捕收剂浮选。  相似文献   

14.
庙沟铁矿目前最终铁精矿品位只有64.26%,精矿中含硅较高。基于此,对磁选精矿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研究。通过粗选时间、pH值、淀粉用量、CaO用量、捕收剂用量、矿浆温度、矿浆浓度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和精选流程试验,获得了适宜的分选条件和工艺,最终获得了精矿品位达69.12%,回收率88.89%的铁精矿。研究表明,磁铁精矿反浮选是提高庙沟铁矿铁精矿品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铜铅分离有机抑制剂FCLS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pH值和矿浆电位下有机抑制剂FCLS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未添加FCLS时, 方铅矿和黄铜矿都具有良好的可浮性。FCLS存在时, 黄铜矿的浮选回收率略有降低, 方铅矿受到强烈的抑制。随着pH值增大, 矿浆电位逐渐降低, 矿浆电位对这两种矿物浮选回收率几乎没有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FCLS与矿物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FCLS在方铅矿表面发生了强烈的吸附而在黄铜矿表面发生了微弱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用东北大学研制的新型高效阳离子捕收剂DBA-1对石英纯矿物进行了药剂用量、浮选温度、合适酸碱度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接触角测定对DBA-1浮选石英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检验DBA-1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及效果。结果表明:①0.074~0.038 mm粒级石英纯矿物在pH=8.5、矿浆温度为18 ℃、药剂用量为75 mg/L的情况下可获得97.3%的回收率。②在无DBA-1的矿浆中,石英零电点的pH=2.26,而与DBA-1作用后的零电点偏移至10.10,说明DBA-1可以以阳离子形式在石英表面发生静电吸附;DBA-1与石英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二者间存在氢键吸附。③DBA-1的添加可大幅度提高石英表面的接触角,增强其表面的疏水性和可浮性,接触角在12.6°~27.0°范围内的小幅增大都会引起回收率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莫振军 《矿冶》2022,(6):41-46
多宝山铜矿是我国大型低品位铜钼矿山,为了进一步降低浮选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设计了尾矿再选试验。实际生产中扫选矿浆pH值对比入浮矿浆下降0.3。为了提高尾矿再选的回收率,在尾矿再选过程中添加石灰,提高尾矿再选的矿浆pH值。以扫选最终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石灰调节矿浆pH值,试验结果表明,当黄药用量20 g/t,尾矿再选矿浆pH值为10时,回收率取得最佳结果。只以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pH值为10的条件下精矿品位对比入浮原样品位下降0.024个百分点。根据试验结果在生产现场扫三添加石灰,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矿浆pH值逐渐升高至入浮矿浆pH值,继续增加石灰用量,泡沫层厚度增加明显,流动性变差,尾矿指标变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当调整扫选pH值与入浮矿浆pH值基本保持一致时,扫选精矿产率对比未添加石灰提高0.95个百分点,扫三回收率提高3.02个百分点,最终尾矿品位降低0.002个百分点。试验结果与生产实践表明,提高扫选过程矿浆pH值有利于金属回收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选矿厂的浮选效率,获得较好的铅锌浮选指标,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考察,分别研究了矿浆pH、回水、原矿品位对铅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浆pH值对铅浮选指标影响较小,矿浆pH过高抑制锌的浮选,铅锌粗选矿浆pH值为11左右时,铅锌浮选品位与回收率均最高;原矿铅锌品位增大铅锌精矿品位与回收率均显著增大,尾矿铅锌品位基本不变;在磨矿全采用回水时造成铅浮选泡沫发粘,分选效果差,铅浮选回收率下降,铅锌浮选中矿量大,使得浮选操作难控制;经分析铅锌浮选尾矿中多为连生体,需细磨铅锌才充分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选矿厂的浮选效率,获得较好的铅锌浮选指标,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考察,分别研究了矿浆pH、回水、原矿品位对铅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浆pH值对铅浮选指标影响较小,矿浆pH过高抑制锌的浮选,铅锌粗选矿浆pH值为11左右时,铅锌浮选品位与回收率均最高;原矿铅锌品位增大铅锌精矿品位与回收率均显著增大,尾矿铅锌品位基本不变;在磨矿全采用回水时造成铅浮选泡沫发粘,分选效果差,铅浮选回收率下降,铅锌浮选中矿量大,使得浮选操作难控制;经分析铅锌浮选尾矿中多为连生体,需细磨铅锌才充分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20.
涡流磁选(VMS)与普通高梯度磁选(HGMS)相比,能以较快的处理速度同时获得高品位和高回收率。对这项技术进行的最初研究工作是由英国的南安普敦大学和荷兰的阿纳姆市比利顿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的。由于涡流磁选大大减轻了一般适于低雷诺数的高梯度磁选所遇到的严重的机械挟带问题而提高了磁性矿物的品位。因为该方法具有高的矿浆流动速度,所以产量也较高。其磁性矿物的品位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粒度与边界层厚度相比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使磁选机在强磁性小粒度物料与弱磁性大粒度物料之间进行选别,而这一点用高梯度磁选是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