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目前工程设计中雷达低空性能分析使用的VCCALC软件建立的模型假设目标是点目标,没有考虑"过渡距离效应",并不适合岸基米波雷达对海低空性能的探测。本文结合实际建立计算模型,分析米波雷达对低空舰船目标探测能力与雷达架高、目标高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在不同架设高度下岸基雷达系统对典型海上舰船目标探测能力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针对“爱国者”系统防御能力分析研究的需求,根据“爱国者”系统中AN/MPQ-53雷达的技术战术指标,建立了该雷达的功能仿真相关模型,实现了“爱国者”系统雷达目标跟踪能力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爱国者”系统雷达的目标跟踪能力,为进一步分析“爱国者”武器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仿真平台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和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可移动式应答机模拟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雷达反射截面(RCS)的方法,并对所模拟的RCS的精度进行分析,提出精度校准办法。车载移动应答机具有机动性强、结构简单的优点,若用来模拟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并利用到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威力的评估中,则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对海面舰船进行红外探测时,海雾作为影响大气透过率的重要因素,会降低舰船目标与海面背景的对比度。随着海雾浓度的增大,目标对比度小于探测阈值,基于传统强度信息的红外探测方法无法探测到舰船。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海雾场景的偏振特征,提出基于海面偏振特性的背景辐射抑制方法来增强目标对比度。首先,分析不同条件下海雾的大气透过率与红外热辐射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海面辐射的偏振特征,建立场景偏振对比度与强度对比度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舰船-海面温差、不同探测角度和不同探测高度下阈值透过率(τ_(th))和偏振/强度对比度提升倍数(INC)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舰船海面温差和探测角度的减小,INC逐渐增大,强度τ_(th)始终大于偏振τ_(th),且强度τ_(th)与偏振τ_(th)的差值逐渐升高。因此,该方法对低大气透过率海雾环境中的舰船探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典型杂波中雷达小目标探测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某先进低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工作过程的动态模拟,对该雷达在典型杂波背景下的低空小目标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雷达组网探测巡航导弹能力的评估模型是雷达组网作战效能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模拟巡航导弹飞行航迹的基础上,通过网内雷达与目标间的坐标转换,推导了网内各雷达对巡航导弹雷达散射截面积(RCS)观测值随着时间变化的起伏模型,再依据雷达组网点迹融合探测性能模型,仿真分析了雷达组网对巡航导弹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雷达组网对巡航导弹的发现概率,为雷达组网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单基地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电离层虚高和目标方位角所引起的单站目标定位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基地天波超视距雷达发射站、接收站、电离层与目标之间几何关系,构建非线性定位方程组,实现对目标高精度定位的方法。由于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中不涉及目标方位角,仅包含电离层虚高和目标位置等未知量,所以通过解方程组能够获得精确的目标位置,消除目标方位角和电离层虚高测量误差所引起的定位误差。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陈志坚  余陈钢  卢琨 《现代雷达》2007,29(5):42-45,48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雷达的定位精度、检测概率和数据率与常规雷达不同,容易受外部噪声和杂波的影响。由于电波要通过电离层传播来探测目标,电离层的瞬时变化和多模式会污染雷达回波信号,并产生多路径效应,使超视距雷达测量得到的目标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要从这种数据中正确识别出目标并能自适应关联跟踪处理是很困难的事。文中根据OTHR雷达的实际情况,参照常规雷达的目标录取方法,在自动跟踪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出适合超视距雷达工作的人工录取和半人工录取方法,使得雷达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充分发挥正常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天波超视距雷达海洋回波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频电磁波与海面相互作用产生Bragg谐振散射的特性,首先对一阶和二阶海杂波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结合Barrick提出的一阶、二阶散射理论对海洋回波谱进行了模拟。最后详细地研究了洋流、海态、雷达工作参数、电离层等因素对海洋回波谱的影响,并在天波超视距雷达体制下,建立了其海洋回波谱多普勒频率模型,为全面研究海杂波及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微扰法推导了非后向散射下的天波超视距雷达海杂波模型,将此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定性分析此模型下双基地角、雷达工作频率、风向、风速、入射角对海杂波回波强度的影响,为非后向散射下天波超视距雷达的目标检测和雷达布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舰载高频OTH雷达回波的实时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载高频地波OTH雷达回波模拟的需要,从发射和接收基带信号相位的角度研究目标回波及海杂波实时模拟的方案。模拟时不但要保证真实性,还要保证实时性,即要保证模拟方案的计算量不能过大。考虑到上述要求,提出了将发射基带信号根据需要适当延时得到接收基带信号,并将目标多普勒信息与其叠加。对该方案分析表明,尤为适用于舰载OTH雷达海杂波的实时模拟,并给出了模拟结果,与实际采集的海杂波对比表明,该方案的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传感器多层并行检测结构理论,结合传统雷达网系统的检测方式,提出一种更加贴近部队现有装备部署的有源地基区域性雷达网系统检测结构,并对该系统结构的检测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系统的加权融合算法,通过仿真对该系统结构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继承了多层并行检测结构的特点,同时较之传统雷达网检测结构,检测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视距混合天地波雷达海杂波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波发射、地波接收混合体制模式的高频超视距雷达,由于收发站分置,使得其一阶海杂波谱与单一模式下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该文简单介绍了这种混合体制雷达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这种体制特有的几何结构推导了其定位原理,结合这种雷达的电磁波传播路径和收发分置的工作模式,推导了一阶海杂波多普勒频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一阶海杂波随不同方位而变化的现象,并通过实测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频地波雷达接收到的海杂波数据在落入Bragg峰区域时目标会被海杂波所遮盖的特点,通过对海杂波的空时耦合特性的分析,将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运用到超视距雷达中,提出抑制海杂波的同时检测被海杂波所遮盖的舰船的新方法.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了所提出利用空时自适应处理抑制海杂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天波雷达检测舰船时电离层失真的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波超视距雷达中,电离层的各种失真和污染恶化了散射回波信号的性能,海杂波Bragg峰的展宽和分裂几乎淹没了微弱的舰船目标。本文分析了电离层失真的形成机理,并对几种失真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工程中提高舰船目标的检测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雷达高度表回波信号具有时域和多普勒域二维展宽特性,将该特性作为目标检测器的先验信息是提高弹载雷达高度表检测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将目标回波看作是若干个散射点回波信号的矢量合成,并考虑载体高速运动对各个散射点回波信号的多普勒调制,提高了目标回波仿真的可信度。仿真模拟了不同地形地貌、不同高度条件下的回波信号,分析了目标回波在时域和多普勒域的展宽及起伏特性。通过在时频域对目标散射点二维分布的估计,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弹载雷达高度表的改进BS-GLRT检测算法。仿真表明,该检测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的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9.
天波雷达电离层信道可用度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华  盛文  王世凯 《现代雷达》2012,34(10):14-17
分析了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可用度的电离层信道因素,依据一个太阳活动周期(11年)的电离层不稳定性数据,统计了中纬、中低纬和低纬地区的电离层信道可用度,OTHR频率管理系统综合考虑了电离层的基本特性以及高频干扰频谱分布特性,首次提出了基于频率管理系统工作频率表数据的电离层信道可用度的短期统计方法,并对太阳活动低年特定月份典型时刻(日出、日落、正午和夜间)的电离层信道可用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半空间中目标后向散射计算的一次反射近似方法,并且利用互易原理和等效偶子极模型进一步简化了验 所述近似方法的适用性。本文方法可应用于皮超视距雷达海上目标散射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