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决分布式结构给P2P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2P网络的恶意节点检测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P2P网络恶意节点检测模型。在网络中定义针对不同攻击的节点行为规范(NBS),并根据NBS对节点之间发送的消息进行比较,找出与多数节点发送消息具有不同内容的节点,定义为恶意节点,然后利用分布式证书机制将恶意节点清除出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于伟  吴国文  罗辛 《计算机工程》2011,37(17):87-89
针对P2P网络提出一种信任模型。通过区分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使推荐信任度主要依赖节点以往的成功推荐次数而非直接信任度,以抵御拥有较高直接信任度的节点对正常节点进行诋毁或欺骗。为避免非恶意节点因为网络延时等原因导致服务失败而被孤立出网络,引入激励机制和信任重建机制,定期提高非恶意节点的信任值,使其能重新加入网络,从而加强网络的容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护非恶意节点,孤立恶意节点,使网络具有更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3.
移动P2P网络的开放性和松耦合特性使得节点恶意攻击行为普遍存在,而现有基于声誉的信任模型大都基于“信誉值高的节点评价推荐越可信”的假设,无法识别恶意节点动态策略性攻击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将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引入信任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社会距离的信任模型(SD2Trust)。该模型区分了服务可信度和推荐评价可信度,用多维结构同型性描述向量刻画节点网络地位和行为特征,根据社会距离确定推荐节点集和推荐信誉计算权重,综合信任考虑了诋毁风险。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对抗恶意节点动态策略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可信模型中的资源搜索算法和可信度计算方法进行重新设计,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P2P可信模型。改进后的资源搜索算法使节点接收到的冗余包数量减少 ,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针对P2P网络的匿名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运用服务次数和对评价值取对数方式进行可信度计算和更新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 恶意节点对正常节点和可信节点的攻击,同时还可防止恶意节点间通过小集团合作方式来提高各自节点的可信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现有模型在抑制P2P网络中恶意节点的活动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且增加了系统服务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动态性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传统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型以及信任管理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对等网络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信任管理加权限控制的双重验证方法来实现P2P网络环境中的节点协作和资源访问等安全互操作.节点用户通过本文中的轻量级身份证书,不仅可以验证其合法身份,同时也可以通过该证书中用户的相关角色信息来获取对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而且通过证书中的信任度字段,系统可以吊销低信任度的节点的证书,能有效地遏制恶意节点的非法行为.本文重点介绍了用户信任度的计算,以及用户节点身份证书的获取以及权限验证.最后,通过相关的实验,验证了本方法在效率上要优于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6.
一种P2P网络安全的信誉度模型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建立一种信誉度模型来隔离恶意节点,保证网络安全可靠并能够提供更好质量、更加有效的服务。从信誉角度构造了一个安全的P2P网络,给出了求解信誉度的数学模型和具体算法以及决定信誉度的一些因素,并进行了实验模拟分析,验证此信誉度模型能够有效隔离恶意节点。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中的节点很可能从另外的节点那里收到质量很差的服务和信息,名誉评价是解决该问题的常见方法.基于评分反馈的P2P名誉计算机制存在下述缺点:无法区分恶意评价和诚实节点给出错误评价间的差别;需要对评分可信度进行二次评价,使名誉计算速度减慢;用数字来表示节点名誉的方式不够自然.实际上,名誉评价的用途是确定节点可信度的相...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P2P网络信任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以及信任的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P2P网络的信任模型。该模型借鉴人类心理认知习惯中优先采纳直接经验进行判断的思想来评估节点信任度,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减少获取虚假推荐信息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云模型中表征不确定性的两个参数——熵和超熵,引入奖励因子和惩罚因子分别对善意节点实施奖励和对恶意节点实施惩罚。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抵御网络中策略型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有效辨识出以小概率作恶的复杂恶意节点。  相似文献   

10.
李娟 《办公自动化》2011,(24):39-41
P2P网络(Peer toPeer,对等网)已经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成为internet中最重要的应用系统之一。P2P网络开放、匿名的特性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也可加入网络为其他人提供内容和服务,同时也可以从网络中查找并获得所需要的资源。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节点之间缺乏信任、恶意节点随意终止服务,造成了网络的利用率低下,信任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传统的单向信任管理机制难以有效地对自私节点和恶意节点进行控制。鉴于此,本文在研究P2P网络的信任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双向信任机制,实现节点之间的双向评估。  相似文献   

11.
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P2P电子商务中恶意节点的欺诈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商务信任模型。模型采用带超级节点的混合P2P网络拓扑结构,将P2P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域,对域内和域间节点分别进行信任度的计算。模型考虑到交易金额和时间等因素,提高了对信任度计算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有效减少恶意交易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动态提升P2P网络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在DyTrust信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风险因素和时间因素对P2 P网络节点信任的影响,引入一个基于服务质量的风险函数和时间衰减因子棕,提出一种适合P2 P复杂环境的信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信任模型,文中研究的P2 P网络信任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自适应能力、更强的恶意节点检测能力,以及更优越的反馈信息聚合能力,对P2 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汪胡青  孙知信 《计算机工程》2012,38(17):142-144,147
对目前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信任模型在考虑恶意节点方面存在欠缺。为此,分析恶意节点的恶意行为,综合已有模型的优点,根据信任值的“慢升快降”与直接信任度影响更大的原则,针对控制恶意节点提出一种新的信任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中信任度的改变值与每次交易的资源大小有关。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提升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童红兵  张克柱 《计算机工程》2011,37(11):173-175
针对对等网络中的文件污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的拓扑构建方案来抑制污染传播。通过分析文件对象的污染传播模型,借鉴免疫学习的思想,优化网络中的节点连接。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增加节点的集聚性,能够以较低的通信代价对恶意节点进行有效屏蔽,抑制污染文件在共享网络中的传播,提高对等文件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面向服务的P2P存储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存储系统以功能对等的方式组成存储网络,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为存储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按需服务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提出的P2P存储系统模型采用分层思想,建立在结构化覆盖网络之上,将异构节点存储资源封装成服务块,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服务的动态选取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个人存储视图,并给出一种对等节点的功能部署结构。模型达到分散控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中信任机制能够很好地检测和惩罚恶意节点,激励节点之间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网络协同进化机理的信任博弈模型,应用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了节点之间信任关系的长期演化趋势,从理论与实践上说明了在P2P网络中应用此信任模型具有良好的演化稳定性及性能的整体最优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P2P电子商务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现有一些信任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无限重复博弈理论的信任模型。通过建立奖惩策略,对节点的不合作行为,依据博弈策略对节点进行惩罚,同时对选择合作策略的节点进行奖励,并根据欺诈行为次数设定不同的惩罚周期。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合作策略会成为节点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策略,该策略模型能有效遏制和惩罚恶意行为,提高节点诚实交易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张祖昶  王诚 《微机发展》2014,(1):163-166,171
5C中针对当前P2P网络安全的需要,提出了一种信任评估网络安全模型,给出了新的信任评估计算方法和仿真实验。文中提出的信任评估模型是属于对等信任模型,该模型适合P2P网络的分布式结构,也适应于P2P网络对节点保持对等、独立、自由和异构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P2P网络中建立起对等的信任评估模型,其效果是明显的。P2P网络中的节点能通过模型算法来判断来访节点的情况,通过对来访者真实情况的甄别和判断,能拒绝恶意节点的入侵,有效地抑制了网络中恶意节点的攻击成功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