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配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的水乳体系的测定和对乳化剂、抗冻剂及悬浮助剂的筛选,确定了5%甲维盐水乳剂的最佳配方,同时确定了适宜的加工工艺,即将水相加入油相的制备方法可使所得5%甲维盐水乳剂有较好的稳定性。并通过对5%甲维盐水乳剂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不同含盐量(1000~5000 mg/L)和不同硬度(0~500mg/L)的水质对制剂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制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己唑醇微乳剂的研制及其在黄瓜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忠明  刘峰  慕卫  杨连来  刘彦良 《农药》2006,45(5):320-322
通过溶剂、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己唑醇微乳剂的优化配方(m/m)为:己唑醇5%,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复合溶剂20%,钙盐-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复合表面活性剂20%,水补足100%。测定了不同硬度水质对该配方制剂低温贮存和高温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表明该配方对水质适应性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己唑醇微乳剂375、187~、124.5ml/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防效与同剂量己唑醇乳油相当,微乳剂和乳油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750g/hm^2的防效,且对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有机硅助剂对农药制剂性能的影响及增效作用.[方法]通过配方筛选,研制了含不同有机硅助剂的30%毒死蜱水乳剂,对制剂的质量技术指标进行了评价,以褐飞虱为靶标、未添加有机硅助剂的30%毒死蜱水乳剂为对照,对制剂的室内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研制的含有机硅助剂的30%毒死蜱水乳剂物理稳定性合格,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水乳剂的标准;含有机硅助剂的制剂室内毒力高于未添加有机硅的制剂或与其相当,有机硅ZJ233和ZJ683的增效作用较为明显,其中ZJ233效果最好,毒力提高了1.76倍.[结论]可见不同的有机硅助剂对制剂活性的影响不同,通过对有机硅助剂的筛选,研制相关制剂配方,应用于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5,(12)
[目的]获得增稠剂种类和用量、温度以及外加电解质等对异丙甲草胺水乳剂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影响因素下水乳剂的最佳拟合方程和流变参数,建立体系流变特性与水乳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用量的增大,水乳剂黏度呈增大趋势,且黄原胶的增稠效果优于硅酸镁铝;不同增稠剂用量下,水乳剂均表现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且该特征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水乳剂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水乳剂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随着电解质离子浓度的增加,水乳剂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外加电解质离子不会改变水乳剂的假塑性特征。[结论]水乳剂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来调节体系的流变特性,从而获得较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系列溶剂、乳化剂、助剂的筛选,配制了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确定了其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并对水乳剂的质量指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下制备的产品质量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水乳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震荡制乳的可行性及NaCl影响水乳剂体系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伍翔  魏方林  魏晓林  朱国念  许丹倩 《农药》2006,45(7):452-455
以40%三唑磷EW为例,对震荡法制备水乳剂的可行性及电解质NaCl影响农药水乳剂体系稳定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震荡法制乳可对水乳剂配方进行快速筛选;(2)NaCl用量在3%以下时可降低水乳剂分散相粒径,用量过高则会使中位径D50增大;(3)NaCl可使水乳剂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升高;(4)NaCl用量在3%以下时对界面膜的强度基本无影响,但用量过高会显著降低界面膜的强度;(5)随NaCl用量的增加,Zeta电位升高。  相似文献   

7.
农药水乳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钰  温劭  王伟 《世界农药》2009,31(4):43-49
试验和试验样品检测数据充分说明了水乳剂分散体系的平均粒径和制剂稳定性与水乳乳化剂的品种和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与制备时剪切输入的能量多少关系不大。乳化剂的选择是生产合格水乳剂的关键。在配制水乳剂时,要根据合格水乳剂需要而确定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的量,同时也要考虑水乳剂被喷洒使用时对靶标的润湿、展着、覆盖和附着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液体农药或低熔点农药制备水乳剂时应经过试验确定溶剂的加入量,以保证制剂分散效果和稳定性。水乳剂被稀释时入水自然扩散性(初乳化状态)与制剂黏度有关,与制剂的稳定性和平均粒径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能像乳油那样用入水自然扩散情况评价水乳剂的乳化分散情况和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花萱草化学除草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杜娥  张志国  马力 《农药》2005,44(7):328-330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移栽定植后施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72%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土壤处理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33%二甲戊乐灵1500ml/hm^2(制剂含量,下同)除草效果在92%以上,72%异丙甲草胺1350~1800ml/hm^2除草效果则在90%以上。应用上述剂量除草剂定植后施用于大花萱草田,对大花萱草植株安全。  相似文献   

9.
10%残杀威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思桥  吴志华  曹永松  梁骥  王霖 《农药》2006,45(9):587-590
根据微乳剂形成的机理,选用了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制备出了10%残杀威微乳剂,经过试验得出10%残杀威微乳剂的组成为:残杀威10%,DBS—Ca/1602(1:1)10%~15%,环己酮10%~15%。去离子水60%-70%。该微乳剂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其粒径范罔在4~10nm之间。该制剂质量达到国家农药有关标准,本研究确定了10%残杀威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pH=5~7,透明温度范围为-10℃~60℃。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药》2015,(6):25-27
介绍了45%丙环唑水乳剂的配制方法,对水乳剂的溶剂、乳化剂、防冻剂以及增稠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45%丙环唑水乳剂的配方组成,并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该制剂具有较好的理化稳定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丙环唑水乳剂对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25%丙环唑乳油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阿维菌素液体制剂理化性能研究及对小菜蛾室内毒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国  尹明明  陈福良 《农药》2012,51(5):337-340
[目的]综合评价阿维菌素乳油、水乳剂和微乳剂3种液体剂型。[方法]通过理化性能、持液量和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等测试进行试验。理化性能表面张力、接触角分别采用铂金吊环法和视频法;持液量采用浸渍法;室内毒力采用浸虫法。[结果]在相同质量浓度时,微乳剂的表面张力最低,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约为12.5 mg/L,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和扩展半径均优于乳油和水乳剂;水乳剂和乳油结果相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3种制剂在甘蓝叶片上的持液量的顺序为微乳剂>水乳剂>乳油。微乳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活性最高,48 h对小菜蛾的LC50值为0.998 mg/L,相对于乳油呈明显增效,毒力比值为1.68,水乳剂和乳油活性差异不大,72 h试验结果与48 h的试验结果类似。[结论]微乳剂和水乳剂是能够取代乳油的行之有效的剂型,且微乳剂比水乳剂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星  陈伟  李超楠  王娅  王婷  周倩  李晓刚 《农药》2021,(2):101-106
[目的]为了开发防控马铃薯晚疫病的新药剂,实现化学农药的减量增效,以植物提取物香芹酚与化学农药霜霉威复配采用转相法制备水乳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香芹酚、霜霉威以及不同配比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活性,通过Wadley方法评价不同配比的增效作用,筛选最佳质量比。筛选了关键的溶剂和乳化剂组合,确定了最佳配方,测定了该制剂的质量指标,并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香芹酚、霜霉威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6.1552、0.8353 mg/L,香芹酚与霜霉威在质量比为30:1时,SR最大为1.393 05,判断为相加作用,其EC50值为7.2864 mg/L。10%香芹酚·霜霉威水乳剂的最佳配方:香芹酚与霜霉威为10%,质量比为30∶1,乙酸仲丁酯为10%,D935为4%,SK-33SC为4%,纯水补足100%。该水乳剂分散性优,其乳液稳定性、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均合格,1 min泡沫体积为8 mL,倾倒后残余物为0.9%、洗涤后残余物为0.257%,持久起泡性与倾倒性都符合标准。pH值为7.90,表面张力为28.0 mN/m,热贮前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153μm,热贮后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399μm,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1.49%。[结论]将植物提取物与化学农药复配,为开发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新药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药水乳剂稳定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乳剂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水基化制剂,乳状液的稳定性是其研制的难点。对乳液形成和稳定机制目前尚无系统的理论。通常通过热贮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冻融稳定性等表观指标结合激光粒度测定、Zeta电位法、单滴法、相行为分析法等方法和手段,对影响稳定性的各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内在规律。开展水乳剂的稳定性机制研究,对于水乳剂的配方开发有着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必将促进我国农药水乳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豆奶生产废水处理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浮-水解酸化-五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豆奶类生产废水,在进水ρ(CODCr)=2000~4000mg/L,ρ(BOD5)=1000~1500mg/L,ρ(SS)=2000~3500mg/L,ρ(NH3-N)=38mg/L,ρ(动植物油)=250~300mg/L时,处理后出水的ρ(CODCr)<130mg/L,ρ(BOD5)<60mg/L,ρ(SS)<100mg/L,ρ(NH3-N)<20mg/L,ρ(动植物油)<20mg/L。该工艺运行便利,剩余污泥量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药水乳剂的发展现状及稳定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农药水乳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水乳剂稳定体系稳定机理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农药水乳剂在1993至2005年12年间共登记108个,至2007年4月处于登记有效期内的品种就达224个,发展速度较快。在水乳剂稳定体系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已有相体积理论等多种理论,乳液稳定性研究方法则有电导法等多种方法。运用Zeta电位法、单滴法对40%三唑磷EW稳定体系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水乳剂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为"乳化剂和物理稳定剂",另外,加工工艺与助剂种类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水乳剂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10%丁草胺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军  杨许召  葛虹 《农药》2007,46(5):314-315,322
对10%丁草胺水乳剂,采用span 20和Tween 20复配系列不同HLB乳化剂的方法,发现水乳剂体系的最佳HLB值为11.76。再根据此HLB值选择出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3#乳化剂对为最佳乳化剂。利用乳液离心分离和丁草胺一水界面张力的测定表明,加入3%的乳化剂就可获得稳定的水乳液。所配制的10%丁草胺水乳剂具有良好的冷、热和稀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对新化合物SIOC-I-002进行水乳剂配方筛选研究。通过对溶剂、乳化剂、增稠剂等相关助剂的筛选,确定最优配方为SIOC-I-002有效成分≥10%、二甲苯8%、YUS-D9356%、SFR-T3%、乙二醇4%、水补足至100%;进一步对两种加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接乳化法制得的制剂更优于转相法所得的制剂。对最佳配方进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所得10%SIOC-I-002水乳剂筛选配方具有物理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流动性好等特点,且加工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10.8%精喹禾灵水乳剂的配方研制过程,即采用相转移法,以外观、乳化分散性、乳液稳定性、冷贮稳定性、热贮稳定性和常贮稳定性等为测定指标,通过对各种助剂(溶剂、乳化剂、增稠剂、抗冻剂和稳定剂)的选择,确定了最优配方:精喹禾灵10.8%,甲苯30%,Tween-8010%,黄原胶0.6%,乙二醇5%,稳定剂0.8%,消泡剂0.1%,纯水补足至100%。用上述配方所制备的水乳剂各项指标合格,在(54±2)℃的环境中热贮14d,分解率低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