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轴承》2014,(11)
正AMI-21型奥氏体测量仪GCr15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对轴承的性能、尺寸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与轴承材料的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有一定对应关系。国外对轴承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国内轴承行业新修订的热检标准也将对轴承产品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轴承热处理内在质量控制主要采取控制组织的方法,而国外铁路轴承采取控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方法,对两种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残余奥氏体对铁路轴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工艺对20GrNi2MoA钢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力  陈卉珍  郑从伟 《轴承》2001,(10):19-20
对20CrNi2MoA钢制轴承零件渗碳后的热处理工艺进行试验,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实现了对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定量控制.附图2幅,表1个.  相似文献   

4.
《轴承》2015,(2):75
<正>GCr15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对轴承的性能、尺寸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与轴承材料的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有一定对应关系。国外对轴承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国内轴承行业新修订的热检标准也将对轴承产品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纳入其中。本公司在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的大力支持与技术合作下,研究开发了AMI-2型奥氏体测量仪。该仪器可方便快捷的对轴承热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5.
轴承钢零件淬回火后的残余奥氏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耀中  左传付 《轴承》2008,(6):48-51
针对长期以来对轴承零件淬回火后残余奥氏体的争议,从残余奥氏体的形成及其稳定性、残余奥氏体对性能的影响、影响残余奥氏体的因素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并指出:轴承零件的使用工况不同,应采用不同工艺措施控制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稳定性,以充分利用残余奥氏体的有益作用,减轻或避免其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篇     
正本期热处理篇安排了曲轴、轴承及刀具热处理方案。涉及曲轴氮碳共渗后尺寸"肿胀"分析,机车曲轴中频感应淬火;轴承套圈脱碳、碎裂分析,轴承钢新材料与轴承钢降残留奥氏体;刀具专家赵步青支招高速钢刀具盐浴热处理乱象,特殊刀具选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磁测法检测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原理,并对大量GCr15钢制轴承零件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了检测。通过与X射线衍射法的对比分析,证明磁测法的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钱坤  李兴林  李俊卿  刘怀河 《轴承》2007,1(3):22-25
对7205C/P4轴承的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工艺试验分析,并就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后残余奥氏体含量对尺寸稳定性及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GCr15钢制超精密轴承残余奥氏体的控制量。  相似文献   

9.
薛淑芬  刘洪补 《轴承》1992,(5):55-57
采用对比试验法,对精密轴承用的滚动体进行了粗磨与终磨工序之间的附加回火与不进行附加回火的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附加回火工序与不进行附加回火工序,在应力变化方面有区别外,对残留奥氏体、尺寸稳定性没有多大影响。建议取消附加回火工序。表3个。  相似文献   

10.
一.轴承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轴承热处理直接关系着后续的加工质量,以致最终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同时轴承热处理又是轴承制造中的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大户。轴承的热处理装备直接影响轴承热处理质量,以及能源消耗和污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440C是一种高碳、高铬的马氏体不锈钢,其碳含量(质量分数)达到1%左右,为提高耐蚀性,在Cr13型不锈钢的基础上,将铬含量增加到17%,经过热处理强化可获得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是最高的。由于其高碳、高铬的特性,热处理后碳化物数量多,耐磨性好,同时耐蚀性也较好。440C主要用于一些有高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要求的零件,如轴承、轴瓦、喷嘴和阀座等。该钢含碳量高,生产时可能会遇到脱碳、淬裂和残留奥氏体等问题,是较难进行热处理的钢种。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2.
张绍贻  胡爱群 《轴承》1993,(3):24-27,29
在大型井式渗碳炉中,采用甲醇作载气,甲苯作富化气,对特大型轴承零件进行深层(渗层深度>2.5mm)渗碳。用氧探头测量氧势,以便调整、控制炉内渗碳气氛。新的渗碳工艺可使零件渗层的硬度梯度平缓,表层碳浓度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可取消传统的渗碳后高温扩散工艺。探讨了炉气中氧势、碳势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扫描断口分析等方法,对轴承套圈产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断裂是由最终热处理以后的几道工序中在断裂轴承套圈背面后沿与顶部交界处产生的浅裂纹引起的。此部位存在的拉应力以及淬火时存在的淬硬层深度的尖角效应对浅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列短圆柱滚子轴承的轴承圈是我公司与德国合作产品的关键加工件之一,其技术条件和产品质量要求都很高,须按德国DIN标准组织生产。本文探索了为保证该产品综合强韧性和硬度指标而采用的热处理工艺及两种热处理变形的矫形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零件淬火后总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未转变的残留奥氏体。过多的残留奥氏体对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硬度不利,会造成软点和尺寸的不稳定性,但适量的残留奥氏体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残留奥氏体量来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夏永威 《轴承》1990,(1):61-62
为提高轴承零件的耐磨性,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硬度;二是提高高碳铬轴承钢的含铬量。幅图2幅。  相似文献   

17.
袁新生 《轴承》1994,(10):37-40
原苏联铁路车辆轴箱轴承内圈用钢为限制淬透性钢ШХ4РП,采用整体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处理工艺。内圈表层,次表层均为残余压应力,残余奥氏体含量较低,且往心部逐渐减少。因此ШХ4РП钢制轴承具有生产成本低,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由于轴承片制件一般要求高硬度、高精度和高的尺寸稳定性,因此制定热处理工艺时,必须充分考虑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和组织平衡状态,同时要针对零件几何形状制备相应夹正夹具。图1为天文台圆感应同步器的底座轴承片,是用GCr15钢制造,成品硬度要求HRC62~65、形位公差要求如图1中所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电机轴承润滑脂含量判定方法通过停转进行润滑脂含量测量,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极其不便利,而且很多轴承的润滑脂都是密封的.针对其停转、拆封的不便,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润滑脂含量判定方法.利用采集到的电机轴承的振动数据,对其进行统计特征提取,通过BP神经网络来构建润滑脂含量与统计特征之间的函数关系.经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以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为基础,仿真计算分析了轴承跨距、轴径及轴承相关参数对轴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为高速齿轮箱轴承-转子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跨距的影响与转速关系密切;轴径超过54 mm后,影响可忽略;间隙比、支点偏移及预负荷系数对1阶、2阶临界转速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关系曲线分别为线性、对数和指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