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阀门》2020,(3)
通过采用不同的化学成分对阀门用06Cr18Ni11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化学成分优化配比处理,研究了化学成分对06Cr18Ni11Ti奥氏体钢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及材料内部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测出的结果表明06Cr18Ni11Ti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中,其材料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内部的微观组织等性能测试结果随着材料的化学成分配比不同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趋势,06Cr18Ni11Ti奥氏体钢通过采取合理的化学成分配比和优化的工艺方法,该材料最终可以获得微观组织均匀、耐蚀性较好、综合机械性能稳定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1Cr18Ni9Ti是广泛采用的不锈钢之一。这一类型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晶间腐蚀的倾向。在文献中报导了许多未经稳定化处理而在使用中腐蚀破坏的18-8+Ti钢,事例,并指出以钛稳定的18-8钢,(Ti/C≈12.5),如不经稳定化处理,也不可能保证长时间加热后无晶间腐蚀。在文献中,也报导了类似的事例。由此可看出稳定化处理在1Cr18Ni9Ti的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1Cr18Ni9Ti钢的抗晶间腐蚀能力而采用稳定化处理,早已为人们所知道,并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在稳定化处理过程中,为避免在敏化温度范围450~800℃的停留,而要求采用快速冷却的方式。本工作,从我厂的现实生产条件出发,在退火炉内,即在缓慢加热及冷却的条件下,对固溶状态晶间腐蚀不合格的1Cr18Ni9Ti钢板,进行了稳定化处理的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生产中已得到了运用。  相似文献   

3.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奥氏体不锈钢的标准组成是18%Cr、8%Ni。一般叫做18-8不锈钢。以它做基准,根据使用目的变化C、Ni、Cr的含量,或添加Ti、Nb等元素,便可产生其它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0Cr18Ni10Ti、1Cr18Ni11N_b等。其化学成分如表1,用这些不锈钢做弹性元件波纹管,与黄铜、磷铜等波纹管相比,具有耐高温,高压和耐蚀等特点。因此奥氏体不锈钢波纹管的应用越来越多。图1是18%Cr+Ni及8%Ni+Cr的断  相似文献   

4.
在化工,炼油等机械制造厂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耐酸不锈钢的焊接。常用的不锈钢板是0 Cr 18 Ni 9 Ti型,但根据工作介质的不同,在某些容器及管子的材质选择上要求比0 Cr 18 Ni 9 Ti不锈钢具有更高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众所周知,00 Cr 18Ni 12 Mo 2Ti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能力相当优越,它是在0 Cr 18 Ni 9 Ti基础上适当提高铬、镍含量,并加入2~3%的钼,藉  相似文献   

5.
在化工,炼油等机械制造厂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耐酸不锈钢的焊接。常用的不锈綱板是0Cr18Ni9Ti型,但根据工作介质的不同,在某些容器及管子的材质选择上要求比0Cr18Ni9Ti不锈钢具有更高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众所周知,00Cr18Ni12Mo2Ti不锈钢的抗日间腐蚀能力相当优越,它是在0Crl8Ni9Ti基础上适当提高铬、镍含量,并加入2~3%的钼,藉此提高了该种钢材在无机酸、有机酸、碱、盐中的抗蚀性和耐热性。钢中还  相似文献   

6.
钢中含有18%Cr、8%Ni为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1Cr18Ni9Ti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航空航海、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和五金制品等工业部门。该钢在常温和低温下有良好韧性、塑性、焊接性、抗蚀性及无磁性,室温组织为奥氏体。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在化工设备的制造中,A3钢与1Cr18Ni9Ti不锈钢的焊接,过去都是采用高铬镍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由于这种焊条的价格较昂贵,所以对于需求量很大的厂家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能否用结507焊条焊接A3与1Cr18Ni9Ti异种钢呢?这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据有关资料介绍,A3钢与1Cr18Ni9Ti不锈钢的焊接,只有采用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新型高温高压汽轮机汽封片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时容易出现高温蠕变、腐蚀,进而产生汽封片崩裂脱落造成汽轮机效率降低甚至出现运行事故的问题,对国内新型高温高压汽轮机汽封片选用的几种不锈钢材料从金属材料学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上在高温高压汽轮机汽封片材料选用方面的先进研究与应用,专门探讨了多种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的材料特点,研究分析了不同不锈钢材料对新型高温高压汽轮机汽封片工作环境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06Cr18Ni11Ti较1Cr18Ni9Ti和06Cr19Ni10更适合作为新型高温高压汽轮机汽封片选用材料,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用回火索氏体不锈钢,如X20Cr Mo13或者类似化学成份的马氏体不锈钢,作为新型高温高压汽轮机汽封片是目前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选取碳钢结合耐高温涂层、06Cr18Ni11Ti、14Cr17Ni2、00Cr22Ni5Mo3N共四种材料,制成试样,通过金相试验、自然腐蚀电位试验、应力腐蚀试验、盐雾加速腐蚀试验等,分析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三种不锈钢试样的腐蚀失重量比较接近,都不到碳钢结合耐高温涂层试样的腐蚀失重量的10%;00Cr22Ni5Mo3N的耐腐蚀性最好,06Cr18Ni11Ti略逊于00Cr22Ni5Mo3N,14Cr17Ni2更逊于06Cr18Ni11Ti。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属材料锯切的理论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奥氏体不锈钢06Cr18Ni11Ti锯切时的单齿平均锯切力进行研究,建立了特定条件下的锯切力经验模型,为奥氏体不锈钢的锯切应用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经显著性分析发现,进给时单齿切削量对锯切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属材料锯切的理论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奥氏体不锈钢06Cr18Ni11Ti锯切时的单齿平均锯切力进行研究,建立了特定条件下的锯切力经验模型,为奥氏体不锈钢的锯切应用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经显著性分析发现,进给时单齿切削量对锯切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金属材料锯切的理论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奥氏体不锈钢06Cr18Ni11Ti锯切时的单齿平均锯切力进行研究,建立了特定条件下的锯切力经验模型,为奥氏体不锈钢的锯切应用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经显著性分析发现,进给时单齿切削量对锯切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经深冷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属于较难加工材料,本文结合该型号产品的加工需求,以在产品零件上钻削直径10mm的孔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理想的切屑形状,改善排屑性能,选用合理的刀具及延长刀具寿命,采用硬质合金钻头和含钴白钢钻头加工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含钴白钢钻头钻削1Cr18Ni9Ti不锈钢的切削...  相似文献   

14.
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离子氮化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强化技术。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对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及粉末冶金制品,都有显著的表面强化效果。目前,对38CrMoAl钢的氮化工艺及氮化层质量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1Cr18Ni9Ti不锈钢的氮化工艺和离子氮化层的检测.研究较少。本文从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特征出发。就氮化层检测试样的制备及氮化层厚度的显示进行了研究。二、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特征 1.氮化层很薄 1Crl8Ni9Ti钢中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氮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同时,钢中的合金元素C  相似文献   

15.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钻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属较难加工材料,特别是较小孔钻削。为了得到钻头直径与钻削参数对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影响规律,故用高速钢标准钻头对1Cr18Ni9Ti与45钢进行了钻削对比试验,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1Cr18Ni9Ti的扭矩和轴向力比45钢大,钻削参数对钻削力影响规律与45钢相同,即钻头直径对钻削力的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钻削速度最小;1Cr18Ni9Ti的钻削温度比45钢约高1.4倍,钻削速度对钻削温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钻头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焊接接头疲劳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焊接接头疲劳试验对SAF2 2 0 5双相不锈钢和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S—N曲线进行详细分析 ,并与 16Mn钢焊接接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不同材料焊接接头及试样接头型式对S—N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SAF2 2 0 5钢和 1Cr18Ni9Ti钢焊接试样的常数m和N =2× 10 6疲劳强度与国际焊接学会 (IIW )推荐的数值有较大差异 ,采用IIW的S—N曲线对本文不锈钢焊接试样疲劳评定时 ,将给出偏于安全的结果 ;接头型式不同导致焊接接头局部应力集中有较大差异 ,因而对采用名义应力表示的S—N曲线有明显影响 ;在同类接头形式下 ,SAF2 2 0 5钢和1Cr18Ni9Ti钢焊接接头的焊态疲劳强度高于 16Mn钢焊接接头 ,而双相不锈钢接头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7.
爆炸复合板复合界面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钢(oCr13Al/16MnR,0Cr13Al/20g),奥氏体不锈钢-钢(1Cr18Ni9Ti/Q235A,0Cr18Ni10Ti/16MnR)和双相不锈钢-钢(00Cr22Ni5Mo3N/Q345C)三类爆炸复合钢板结合区的显微组织特征,发现结合界面呈准正弦波状结合,热处理后结合区基板脱碳,复板渗碳,而且在复合界面复板侧有一个超细晶粒带,热处理达一定时间后,基板脱碳界面与板面平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宏观分析、光谱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对内壁出现裂纹的06Cr18Ni11Ti不锈钢荒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扩管过程的开裂属于普遍开裂,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裂纹两侧有少量Ti N夹杂物,裂纹尾端呈沿晶趋势,奥氏体晶界有少许碳化物存在。因此推断退火效果不好导致晶界弱化,加之Ti N夹杂物的应力集中,扩管张力的作用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强度时就发生了开裂。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选出合理的夹具材料用于制备00Cr18Ni10N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真空扩散连接接头,分别采用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方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氮化硼与石墨夹具材料对00Cr18Ni10N钢扩散连接接头在Na Cl腐蚀环境中的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氮化硼夹具制备的00Cr18Ni10N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保持了与基材接近的耐蚀性能,未发生点蚀和晶间腐蚀;使用石墨夹具制备的00Cr18Ni10N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的耐蚀性能比基材显著降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晶间腐蚀现象。电化学测试表明:采用石墨夹具制备的连接接头试样自腐蚀电流密度比不锈钢基材和采用氮化硼夹具制备的连接接头试样高一个数量级,其表面阻抗较基材低两个数量级。原因归于使用石墨夹具制备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时,石墨夹具的碳原子扩散到不锈钢表层形成了碳的过饱和固溶体,而在随炉冷却过程中碳与铬及铁在晶界形成了碳化物(Cr Fe)7C3,造成不锈钢表层出现晶间贫铬现象,促进了晶间腐蚀的发生,进而导致该区域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1 分析奥氏体不锈钢腐蚀机理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在腐蚀介质下长期工作时,会产生两种腐蚀现象,即整体腐蚀和晶间腐蚀。 1.1 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 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必要条件是含铬量大于12%,当其含量小于12%时,就会失去抗腐蚀能力。例如:1Cr18Ni9Ti不锈钢平均含铬量为18%,所以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但在某些条件作用下,其晶界会形成含铬量小于12%的“贫铬区”,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贫铬区”的金属就失去抗腐蚀能力而形成品间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