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特点,研制了90 kN高空用智能紧线机,并在±800 kV白江线、±800 kV白浙线,1000 kV荆武线等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针对紧线二道保护、子导线调整、附件安装提线等工序特点,开展了智能紧线机施工应用研究,从本质上改变了施工工艺,提高了输电线路紧线二道保护、子导线调节及附件安装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从本质上降低安全风险,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发展和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及配套施工装备技术水平的进步,以标准《750 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Q/GDW 112—2004)为核心逐步形成的整个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存在部分内容重复、衔接性差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系统梳理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构成及存在问题,结合现有铁塔塔型特点、组立施工工艺特点和铁塔组立施工装备能力,提出进一步优化中国电力行业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为铁塔组立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结合DL/T 1249—2013《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技术导则》及Q/GDW 173—2014《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建立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某供电公司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分析评价,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推广机械化施工新型基础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制订Q/GDW 111393—2015《架空输电线路盘桩基础技术规范》。为正确理解规范条文修订的依据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从总则要求、设计、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等方面,解读架空输电线路盘桩基础的技术原则。重点介绍设计计算方法的由来、结合输电线路基础的勘察深度要求、盘桩构造要求、盘的施工工艺及验收注意事项,为指导输电线路盘桩基础设计、施工及检测验收提供重要依据,提高其设计、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志强 《电力学报》2010,25(2):152-154
以《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10 kV输电线路分册》中的部分典型铁塔在《Q/GDW 179-2008 110 kV~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条件下继续使用的适用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解决的几种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有效了扩大了典型铁塔的使用范围,对于工程设计中典型铁塔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发布并开始实施《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等5项暂行技术规定。该规定是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目前的主要设计技术原则。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在我国为新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属特高压输电技术。5项规定基于国内外特高压科研成果,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设计研究结论及参考国外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7.
1 000 kV 架空输电线路在我国为新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属特高压输电技术。1 000 kV 晋东南-南阳-荆门试验示范工程的设计过程中, 对关键技术、设计专题进行了研究, 同时参考了国外特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已有经验, 但研究结果的工程适用性仍有待试验检验。为保证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设计、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以后的安全运行, 在武汉建成了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 并且单回试验线段成功带电试运行。试验基地的线路部分分为单、双回路试验线段, 根据试验要求, 在塔型设计、杆塔结构、金具串型式等方面做了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指出线条荷载计算对杆塔的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结合对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风荷载计算理论的探讨,对现行《110~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800 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00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中的相关部分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曾生伟  赵世兴 《青海电力》2014,(1):57-60,63
随着1 000 kV特高压电网快速发展,输电线路中导线分裂数不断增加,给导线展放带来新的技术难题。在不增加机械设备、工器具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对八分裂导线展放工器具、放线滑车悬挂、放线、紧线等工艺的研究,并在1 000 kV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线路中应用,为后续特高压线路工程八分裂导线架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荷载是输电线路铁塔设计的基础,水平风荷载又是输电线路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DL/T 5551-2018《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以下简称《荷载规范》)对GB 50545-2010《110 kV~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中导地线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对两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王高益 《黑龙江电力》2010,32(4):281-283
通过对《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和《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的对比与分析,并结合基础设计程序Tfod2006的编制原理,发现《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中上拔稳定计算公式中个别参数的表述有误,因此,为了避免用此依据进行施工出现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修正。计算实例表明,修正后计算得出的基础抗上拔力与Tfod2006程序的计算结果吻合,由此确保了建起的架空送电线路安全。  相似文献   

12.
Q460高强钢在1000 kV杆塔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Q460高强钢应用于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杆塔时轴心和偏心受压条件下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屈曲情况,比较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输电铁塔设计导则、我国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以及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对角钢局部屈曲失稳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指出现行杆塔结构设计中采用DL/T5154-2002标准计算方法对高强钢杆件强度得出的结果偏保守。在此基础上对DL/T5154-2002关于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压杆稳定强度折减系数等一些技术参数提出了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季彤天  周金海 《供用电》2011,28(1):65-68
对2008年冰灾后新编制的GB50545—2010《110~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需要深入学习理解。介绍了该规范的编制背景,通过与原有相关规范的比较,研究了其主要修改的内容。根据该规范的规定以及差异化设计的精神,对上海地区设计气象条件进行了具体确定。以200 kV两种典型铁塔为例,分析了该规范对线路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GB 50545-2010《110~750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与国际电工学会规范IEC 60826-2003、美国输电线路规范ASCE 74-2009、日本输电线路规范JEC 127-1979中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的计算公式与各个计算参数设定的比较,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可以更好理解输电线路风荷载的计算。以1条500 kV输电线路的典型铁塔为例,分析了相同设计条件下不同标准计算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我国规范计算的风荷载在数值上与其他三者差别不大,但在各个参数规定上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高益 《四川电力技术》2011,34(1):56-57,86
通过对《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和《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的对比与分析,同时结合山西院基础设计程序Tfod2006的编制原理,发现《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上拔稳定计算公式中个别参数的表述有误,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以供同行参考设计。  相似文献   

16.
线条荷载是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的一项关键荷载,新实施的DL/T 5551—2018《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对线条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取值进行了修订.通过该规范与旧规范中线条风荷载计算公式和参数设定的对比,判断了新规范实施后对线条荷载计算的定性影响.结合具体算例,从线条张力、线条弧垂、线条风荷载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同设计条件...  相似文献   

17.
谭卓敏 《广东电力》2012,(5):58-60,111
阐述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类型、导线排列方式、绝缘子串组合方式及其适用场合,从塔型和塔头布置方式的选择、塔身风振系数的计算、荷载组合等方面对大负荷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的优化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论证,给出塔头优化布置方案,指出按O/DG1-A012—2008《±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导则》计算风振系数较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
扩径导线展放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生伟 《青海电力》2009,28(2):11-13
青海送变电公司承担着750kV玛纳斯—乌鲁木齐北输电线路工程的Ⅱ标段,在施工中采用了扩径导线展放施工工艺。文章着重介绍一般普通钢芯铝绞线与扩径导线的不同之处,以及该新型导线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其在该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扩经导线在今后的超高压线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Q460特高压双回路钢管塔真型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SZ2U钢管塔为使用Q460高强度钢材的1 000 kV同塔双回路直线型钢管真型塔,塔全高103.6 m,单基塔质量132 t。依据标准DL/T 899-2004《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在正常大风、锚线、断线等8 个试验工况下对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Z2U钢管塔的位移测试结果满足变形要求,应变测试结果没有超过构件承载力,说明试验塔强度和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同时节点构造和法兰连接安全可靠。特高压输电钢管塔设计中采用Q460 高强度钢材,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减轻塔重,建议在实际工程中试点应用。试验同时对输电钢管塔主材的次弯矩进行了真型塔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分析对比,得到输电钢管塔变坡处以下主材的次弯矩效应比较显著,建议工程中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强度校核,必要时采用考虑节点刚度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