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文化·自然──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安阳市建筑设计院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象奔腾的黄河源源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是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赤裸裸地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  相似文献   

2.
牛彦 《华中建筑》1996,14(1):12-12
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像奔腾的黄河源远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像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中...  相似文献   

3.
“院落”的内涵龙小明一、“院落”——传统建筑对汉文化特质的折射中国文化是主虚、主静的文化。主阴柔、主内向、主含蓄,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整齐划一。注重自然、社会、人的同源同构互感——天人合一——的关系。属自然主义。这些特点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强调整体...  相似文献   

4.
以其独特的形制格局、异彩为人瞩目。域、“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发展始终的哲学观念的体现。历史上在城市规划、始终没有摆脱自然,识。和建筑企望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是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自身的发展和成熟而实现的。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家天人合一观、一观及民间风水天人合一观等。一思想,会思想主潮和学说中,筑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相近的。盼天合于人的理想,一恰当的。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的宇宙自然观或时空意识来实现的。种宇宙自然观或时空意识相联相关的则常常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天地崇拜及祖先崇拜观念。古代中国人在实施其建造行为…  相似文献   

5.
现代很多中国人都认为“风水”是迷信的.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中国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以人为中心”、“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历史的共鸣,不仅对中国的建筑也对世界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建筑风水文化的经验认真研究总结,别除迷信,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6.
梁晨  高磊 《中州建设》2008,(14):115-115
1 民居建筑艺术与象征文化 建筑是一种文化载体,中国建筑中有着最古老历史、最多样内涵的传统民居,在与自然的漫长博弈中,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对本土文化的眷恋。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这与中华民族特殊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当人们将其潜移默化到传统建筑中来时,我们发现在建筑的整个构筑过程中,从立意构思、平面规划、形体造型、装饰装修……处处都闪耀着象征主义的神奇光彩。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是将传统的精神与西方的理念、技术进行融合,对于传统的继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形似一种是神似,我认为神似是应该要提倡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继承它表象的东西,不是雕梁画栋,而是把传统的精神,天人合一,对人、自然、建筑的和谐这样一种理念的东西,通过你的空间,通过你对材料的选择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语言之一,所以建筑之于我,是神圣乃至神秘的。“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对建筑的认知模式——重综合、重整体。建筑应当追求宏观整体、自然和谐,建筑创作应当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把建筑镶嵌在自然中,同时放置在整体大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中进行观照、考量,使建筑与环境融合渗透、和谐共生。历史与现代、建筑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以至大地景观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具体而言,建筑创作既讲分析、更重综合,追求自然和谐;既讲个体、更重整体,追求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谈如何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精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是将传统的精神与西方的理念、技术进行融合,对于传统的继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形似一种是神似,我认为神似是应该要提倡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继承它表象的东西,不是雕梁画栋,而是把传统的精神,天人合一,对人、自然、建筑的和谐这样一种理念的东西,通过你的空间,通过你对材料的选择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唐辉 《江西建材》2014,(8):25-25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易学文化五行说思想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式建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空间体系,传统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风貌,将建筑融合于自然,这是中国人与自然最大的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各自特征,但沉淀在建筑深层次内的文化内涵是不变的,现代中式建筑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文汇”。  相似文献   

12.
庞辉  王庆春 《安徽建筑》2003,10(4):52-53
建筑的宁静是建筑的历史,是建筑的“天人合一”,是建筑的文化艺术,是一种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的宁静。本文在诠释建筑宁静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建筑宁静的基本设想,对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斌 《建筑》2000,(5):28-29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 ,应先理解这样一个概念 :建筑是一种文化。准确地说 ,建筑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关于文化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 ;文化是一种抽象概念。抽象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抽象的东西总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就像文学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艺术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样 ,建筑就可看作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虽然没有从立法上肯定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但在建筑理论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华中建筑》2002,20(6):6-9
该文对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文化作了扼要的提示;对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技艺,形制及其重要人伦的思想以及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作了详尽的阐述。文章又对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了综述。文章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文库”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全社会 建筑意识的提高。培养大众的建筑鉴赏兴趣,提高大众的建筑素养,以及对于古代建筑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 整体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5):123-128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钓源村,以其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精致美观的装饰艺术、赣派民居的典型风格,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成为我国江南古代村落建筑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五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炳坚 《建筑创作》2007,93(3):135-137
建筑是人类为居住和相关社会活动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器物。建筑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世界文化的交融给建筑刻上了外来文化的痕迹,但这种痕迹不能替代建筑的本土特征。建筑是多元的,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建筑的民族化和地域化。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建筑传统文化非常丰厚的民族,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光荣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4,(2)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建筑也是一种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建筑,都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建筑中就可以解读当时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也可以通过考察当地建筑而有所深入了解。本论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融合中国建筑史,以西安地区的建筑为例,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传统建筑是一个很广阔的定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空间体系,传统建筑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风貌,将建筑融合于自然,这就是传统建筑最大的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各自特征,但沉淀在建筑深层次内的文化内涵是不变的,而当今年代建筑正由现代建筑走向生态化、智能化和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新现代建筑。我们应关注新现代建筑的中国效应,同时更应该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现代建筑融合与传承,积极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式新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9.
梁石开 《建筑与环境》2007,1(2):101-103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文化是多元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域现象。正是由于这样,建筑文化才是五光十色的。传统建筑传承了多年的文化历史,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而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并不是单纯地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从中西文化比较和建筑形态观念两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三种主要建筑类型,由此说明文化转的历史意义及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