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若世界是一片苍苍茫茫的大森林,西峡就是这片大森林缝隙里的一片绿叶:假若中国是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西峡就是这只雄鸡身上一片漂亮的羽毛;假若河南是一幅娇娆多彩的画卷,西峡就是这幅画中一抹斑斓而鲜活的亮色……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一盘棋综合考虑,既要想到眼前,更要放眼未来:既要有近期科学规划,更要有长远科学规划。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仅是绿水青山,更要留给未来一个人文底蕴厚重的生态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2013,(3):20
天津是一座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属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很多。"海河儿女"英勇抗战的故事一直是历史里浓彩重墨的一笔,天津也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夏季达沃斯论坛、滨海新区等等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字眼让天津的梦想正在继续着。如今,天津梦又多了一个:2020年,天津将建成"生态城市"。刘军说:"这个梦对老百姓来说是期待,对政府来说就是压力。"  相似文献   

4.
2007年岁末,河南省第九批园林城市(园林县城)评选落下帷幕,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的评选最终有西峡、栾川、沁阳等9个县级城市光荣上榜。虽然省级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是一样的,但上榜的城市各有特色,其独特魅力也更体现于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特别是这些园林城市对自身特点的把握和定位,对自身品位和内涵的提高和发挥,更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生态意义上的河道景观设计已从单一性的物理景观走向多样化的生态景观,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城市生态建设。河道治理不仅要达到它的基本功能,更重要一点是改善水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们的国家正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湖南省也正在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事业。在我们城市的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加快实现我国现有城市的发展转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王素琴  刘延中 《中州建设》2006,(1):F0003-F0003
近日,河南省35个扩权县(市)城镇建设现场会在淅川、西峡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对淅川、西峡的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淅川、西峡、邓州、镇平和荆紫关镇、双龙镇分别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8.
深圳光明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新区是新旧城市并存的区域,这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很具代表性。光明新区的"绿色城市"建设将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她并不依赖于新理念、新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是通过观念的变化,以规划管理部门与地方行政部门的协同工作,引导市场,影响市民,向着环境更友好、资源更集约、可持续繁荣的方向改善现状、转型提升。从这个角度判断,光明绿色城市实践对全国同类城市发展将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建设需要遵循并拥有一个生态城市的健康、安全稳定系统,这个系统不是孤立单纯的人造系统,不是通过以人的主观意愿编造出来的。城市生态应该是依据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规范形成和谐的共生系统。建构城市生态共生系统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科学协调与组织平衡的关系问题.涉及到自然系统资源的科学合理组织与分配,涉及到人类计划与管理行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直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掌握和控制它。这是在技术上的理解。今年的全球肆虐的COVID-19疫情,使我对生态城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春节后,许多城市居民长时间居家隔离。对一个收入稳定、衣食无忧的人来说,居家反倒是一段岁月静好的时光。眼见窗外植被逐渐茂盛变绿,人的心情也会被生生不息的城市生态所抚慰。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城市,聚集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消耗全世界70%的能源,产生75%的垃圾,排放80%的二氧化碳。城市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直面愈发严重的"城市病",我们已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更难以重建一个完全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乐园。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2)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割裂了城市与乡村的磁体关系,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长久以来农民一直把"进城"作为自己的"梦",这本身偏离了事物的本质。城市与乡村究其根源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生产、生态方式,而非质量上的千差万别更不是社会层次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这"三生"的角度寻找农村生活质量不高的根源,提出自己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中关村在海绵城市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积聚了一大批优势企业和人才。中关村管理委员会产业处副处长陈星说:"海绵联盟要聚焦国家战略发展区域、聚焦海绵城市产业的话语权、聚焦主要企业,积聚每家会员企业的优势,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为标准,做到更精、更专、更深,探索海绵城市发展新路径。"海绵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概念,一方面是国土  相似文献   

14.
徐升 《建筑知识》2014,(9):125-125
来安内城河景观设计力图寻找一个强大而有创造性的方案——不仅要建立一条引人入胜的城市河道,更要赋予该体系更多的生态和城市文化内涵。它将是一条镶嵌在来安的绿宝石项链,成为政府留给来安人民的永久财富。本文从基地分析、设计理念、总体规划、重点设计等方面论述了来安内城河景观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世界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发展周家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城市环境的改善,在城市建设中把环保和绿化放在重要位置,尽量为人们创造一个清洁、舒适、无污染的生存空间,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当代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探索和实践机会。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正生态城市范式.提倡“人、城、自然”三共存。我们将对空间环境的人主义建构的探索目标与正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联系起来.把“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集合为一个整体性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城市,聚集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消耗全世界70%的能源,产生75%的垃圾,排放80%的二氧化碳。城市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直面愈发严重的"城市病",我们已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更难以重建一个完全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乐园。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人口逐年增加,环境质量愈加恶化,城市中更是工厂兴建,高楼林立。这些工厂企业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去,覆盖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使城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花园,使城市变成了人与自然首当其冲的矛盾点。因此,建立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势在必行。本文采用了逐步分析法,针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介绍了我国现今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又相应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根据这样的规划原则,提出了新形势下生态城市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新形势下的生态城市规划提供相应的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住宅》2005,(11):62-65
公园绿地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明化程度提高的象征,也是人类向往绿色自然的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中,生态源的建设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也是建设生态公园的起步。目前,新江湾城的建设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设新型的生态住区与保护、维持现有次生自然植物生长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并从城市密度的理论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城市密度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提出以限制城市蔓延、提高城市密度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来解决城市交通能耗等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将城市的空间立体化和智能化,并综述了国内外在城市立体化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在城市立体化的基础上引入了智慧城市,介绍了智慧城市所包含的多种体系,城市智慧化更加完善了立体城市的内容,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呈献一个更集约、更全面的未来城市建设思路。最后以西咸立体智慧城作为实例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