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50级超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实验开发成功的海洋平台用550级超高强船板的成分、性能特点和TMCP生产工艺,列举了钢板的实物性能,试验和分析了其焊接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批量生产的550级超高强船板性能稳定,完全满足海洋平台用550级超高强船板的技术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建造海洋平台。  相似文献   

2.
王飞  李建新  张玉春 《特殊钢》2021,42(5):30-35
基于国内特殊钢冶炼高强钢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对抚顺特钢生产的高强钢、超高强度钢及超高强度不锈钢特殊冶炼技术工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目前抚顺特钢超高强度钢领域典型新材料特殊熔炼技术和制备工艺流程,分析讨论了高品质特殊钢目前工业化生产技术瓶颈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不断走向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和开发高性能钢铁材料已经成为海洋工程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应用传统的“试错法”开发新材料虽然能避开物理机制不明的制约,但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材料基因组”思想应运而生,材料的设计逐渐由“炒菜式”向理性设计改变。而材料基因工程以“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为目标,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文中在对材料基因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发展现状等方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工程用钢材料基因化的设计思路。短期来看可以缩短研发周期同时降低成本,长期来看还可以实现海洋工程用钢的按需设计,充实钢铁材料数据库,为后续的材料计算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超高强度钢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对超高强度钢的失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超高强度钢热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超高强度钢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摘要:通过分析当代大数据背景环境下的钢铁企业研发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提出了建设有助于解决钢铁企业研发问题的大数据研发平台。简要说明了构成钢铁企业大数据研发平台的钢铁冶金研发大数据管理分析服务应用系统、集成计算平台系统和机器学习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并重点阐述钢铁企业大数据研发平台建设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思路方法。最后通过对钢铁企业大数据研发平台建设的研究,基本可以解决钢铁企业研发过程中在数据处理或分析方面面临的问题,帮助钢铁企业研发模式实现由“经验+试错”上升到“计算+验证”的转变,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对未来钢铁企业大数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JMatPro软件、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超高强帘线钢中Cr元素对LX82A盘条及拉拔钢丝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82级帘线钢通过降低Mn含量至0.18%,提高Cr含量至0.35%,钢的C曲线往右下移动,LX82A盘条强度从1 150 MPa提高至1 175 MPa,帘线镀铜钢丝强度从1 235 MPa提高至1 290 MPa,成品钢丝强度提高40 MPa,成品钢丝强度超过3 650 MPa。由于Cr的添加降低索氏体相变温度,同时细化片层间距,提高钢丝拉拔加工硬化能力,通过Cr元素的设计应用,提高钢丝拉拔硬化能力,提高了超高强帘线钢的强度,实现拉拔钢丝高强韧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MnS形态对超高强度钢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了2种不同冶炼工艺生产的G50钢中夹杂物类型和尺寸分布。结果表明:随MnS复合夹杂物中钙含量的降低,MnS变形程度逐渐加重,纵横比随之增大。“电弧炉+VOD+真空自耗重熔”冶炼钢的韧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明显得到改善。由于“电弧炉+VOD+真空自耗重熔”冶炼钢中夹杂物的钙含量均较高,纵横比小于“真空感应炉熔炼+真空自耗重熔”冶炼钢,因而有利于改善G50超高强度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9.
高强钢具有高的强度及韧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大型关键重载构件存在锻造难度大、对热加工要求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金属构件的高性能精确快速成形,为高强度钢的制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介绍了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成形特性,综述了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特征。研究表明,工艺参数对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致密度、熔覆层宽度和高度均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成形件内部质量。热累积会使层间组织变粗大,同时使不同部位的组织发生不同的固态相变,使高强钢的组织更加复杂;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增材制造高强度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后对高强度钢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马氏体钢是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重要品种,主要组织为马氏体,突出特点为合金含量低、强度高。随着强度的提高,马氏体钢组织逐步接近全马氏体,并且马氏体的含碳量也进一步增加,导致弯曲性能和韧性降低。以冷轧C-Si-Mn钢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回火对淬火态超高强度马氏体钢板的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发现与淬火态相比,回火处理对试验用钢的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有明显改善,但回火温度过高会造成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高韧性海洋钻井平台钢A710-PT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铜钢的铜时效特征及其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钢中添加0.80%以上的铜,通过时效处理使其在基体中析出细小弥散的e-Cu颗粒,可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基于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屈服强度高于520MPa、-40℃冲击功超过280J,同时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海洋钻井平台钢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拉伸、冲击和断裂韧性等力学试验方法,光学显微镜、SEM、TEM和XRD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及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对一种发动机壳体用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Cr3)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30Cr3的室温平衡转变组织为?Fe和碳化物(包括MC、M23C6、M7C3);30Cr3钢具有很好的淬透性,正火处理后,主要得到马氏体组织;在回火过程中,?碳化物在马氏体板条内弥散析出.在试验条件下,30Cr3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高,在250℃回火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870MPa而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董菁 《不锈》2009,(4):11-14
商业和军用飞机的使用性能总是要求使用高强度的材料来制造起落架零部件。最近,设计人员不得不综合考虑强度与耐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他们必须在超高强度但耐腐蚀性相对较低的钢如300M、4340和AerMet100;或者在17-4和15-5不锈钢之间进行选择,后者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但强度稍低。  相似文献   

14.
15.
借助MMS-2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r-Mo-Ni-B系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行为,通过热膨胀曲线、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冷却速度(0.5~40℃/s)对其相变温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增大,钢相变温度Bs、Bf、Ms、Mf均降低,中低温相变加强。冷却速度在2℃/s以下时,发生珠光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冷却速度在2~5℃/s时,出现粒状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在5℃/s以上时,粒状贝氏体消失,微观组织为单一的板条马氏体。在中低温相变组织形成温度范围内,冷却速度对M-A岛的形貌、尺寸、数量以及马氏体板条宽度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冷速的增大,M-A岛的形貌由块状向颗粒状变化,其尺寸减小,数量增多;马氏体板条的平均宽度减小。  相似文献   

16.
17.
测定了45CrNiMolvA超高强度钢等温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为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热处理以及焊接等提供了有效的依据。通过对退火工艺、淬火加回火工艺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得到钢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80~740℃,保温时间大于5h。钢的最佳淬火温度为840~960℃,最佳回火温度为500~550℃C,保温2h。钢经淬火加回火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干湿循环试验与随车挂片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超高强钢在典型环境下扩散氢变化规律及延迟开裂行为,并分析了环境对超高强钢延迟开裂行为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种在模拟服役环境下,除预变形11.3%的B-1钢在模拟服役环境下扩散氢含量更高外,其他样品扩散氢含量极低。实际服役环境下6种超高强钢均没有发生延迟开裂,表面完好,且实际服役环境下超高强钢扩散氢含量高于模拟服役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使用板材成形试验机和DIC光学测量系统进行QP980钢的成形极限试验,得到材料成形极限曲线;借助AutoForm软件构建材料卡片,建立成形极限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对标分析和准确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QP980成形极限曲线FLD0点最大主应变值为0.174;对比同强度级别材料成形性能,QP980成形性能优于同强度级别的DP980,达到双相钢DP780性能水平。仿真结果表明,成形极限仿真的FLD0点最大主应变值为0.173,平均误差绝对值为0.578%,其余不同标距下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误差绝对值均在8%以内,平均误差3.306%,材料仿真卡片能准确反映材料的实际成形性能,材料卡片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国内外耐热高强钢的研发现状,重点分析了700℃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材料的各项特性,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根据材料体系探讨高温高压耐热钢的发展趋势.为提高发电技术水平,国家已启动700℃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