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对高炉氯元素负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烧结过程中氯元素的来源和分配去向可以为降低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取样分析,对唐钢烧结工艺过程中氯元素平衡进行研究后发现:烧结工艺使用的所有原燃料都含有氯元素,含铁物料是烧结过程氯元素负荷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返矿和炉尘;烧结工艺过程中的氯元素大部分被烧结矿带走,机头除尘灰和机尾除尘灰带走氯元素的比例也比较高.适当提高本地铁矿石的比例,限制返矿和炉尘在烧结混匀料中的配比,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艺过程的氯元素负荷.  相似文献   

2.
 为明晰高炉中的氯元素对干法除尘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综述了高炉入炉料中氯元素的赋存状态、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危害。进一步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国丰1号1 780 m3干法除尘高炉氯元素的来源, 焦炭和喷吹煤粉带入高炉中氯所占入炉料带入高炉中氯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4 %和29.48 %, 而宝钢、唐钢和迁钢的3座干法除尘高炉中氯的来源主要是烧结矿,其比例分别为47.12 %、43.59%和44.89%,这主要与高炉入炉料种类、用量以及氯元素质量分数的不同有关,所以在对待高炉氯元素来源问题上应该具体高炉具体分析。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出高炉入炉料中的氯化物在高炉内主要生成HCl,基于对高炉系统氯元素的研究,提出了高炉的降氯措施,并展望了高炉系统氯元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研究酒钢采矿、选矿、烧结、冶炼工序以及配套脱硫系统除尘灰特性,提出了将含铁除尘灰分为高碱金属、高锌、不锈钢以及低有害元素4类的新思路,并分类进行了多方案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及技术成熟度,推荐了回收工艺。据此,可实现酒钢除尘灰中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除尘灰变废为宝的目的。含铁除尘灰脱除有害元素后再返回烧结利用,对炼铁顺行及降低铁水成本十分有益,真正做到了除尘灰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京唐烟气硫排放及解决铁水中硫质量分数偏高的问题,通过计算分析京唐烧结工序、球团工序、高炉工序硫平衡,得到烧结硫负荷来源权重最大为混匀矿,约占带入硫总量的43%(质量分数);球团硫负荷来源权重最大为矿粉,占带入硫总量的98%;高炉硫负荷来源权重最大为燃料,占带入硫总量的94%。根据对每道工序硫分布情况的详尽分析,得到降低京唐烧结、球团、高炉废气及铁水中硫质量分数措施,即减少高硫矿粉(如秘鲁粉、自产加工粉等)的配比和降低燃料中硫质量分数,同时应进一步提高高炉碱度与铁水温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铁前系统碳素流和能量流进行分析,并基于碳素平衡原理,构建工序层级和铁前系统层级的碳素流输入-输出模型,得出焦化工序的煤气燃烧、烧结工序的固体燃料和点火煤气消耗、炼铁工序焦炭和喷煤消耗的碳排放潜力最大,同时指出改变铁前系统能源结构和重视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回收与低碳化利用以及开发节能新技术是解决铁前系统CO2排放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邯钢西区2号高炉碱金属平衡数据,查明入炉原料中烧结矿和焦炭是高炉碱金属的主要来源,该高炉的碱负荷为3.88kg/t。适当改变燃料结构,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可以有效地降低碱金属负荷。降低炉温和炉渣碱度,增大渣量,有利于炉渣的排碱。严格控制矿石、焦炭、煤粉的碱金属带入量是减少碱金属危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酒钢高炉在不同煤比下煤粉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酒钢高炉瓦斯灰和污泥进行煤岩显微组分分析,酒钢高炉瓦斯灰和污泥中的碳元素含量都比较高,来源于焦炭的碳元素比例要高于来源于未燃煤粉的碳元素比例,且随着喷吹煤比升高碳元素在高炉除尘灰中的含量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高炉内氯元素的主要来源和相关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综述了氯对高炉炉料、耐火材料、风口以及设备的影响。指出氯元素对高炉原燃料的作用机理,提出降低氯元素对高炉耐火材料侵蚀的措施,寻找有效降低净煤气中氯含量的方法,以及研究氯元素在高炉渣铁形成过程中的分配规律,指出找到适宜的高炉渣排氯的操作条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可为降低氯元素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新钢2 500 m~3高炉炼铁和对应的烧结工序的锌平衡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入高炉的锌量为1.055 kg/t,主要由烧结矿和球团矿带入,其中烧结矿带入的锌量占总量的84%,高炉锌主要由布袋灰排出(占总排出量的89%);烧结工序中,带入的锌量为1.162 kg/t,主要来源于混匀料、内部冷返矿和除尘灰(占总量的97.47%),锌的排出由烧结矿和返矿带出(占总排出量的95.92%)。结合新钢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烧结、炼铁工序中减少锌带入量、加大锌排出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唐钢高炉氯元素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是高炉煤气管道系统腐蚀的根源,掌握氯元素在高炉内的分配去向可以为消除或抑制高炉煤气管道系统的腐蚀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取样分析的方法对唐钢高炉氯元素平衡进行研究后发现:焦炭中的氯元素含量比含铁炉料高,但含铁炉料却是唐钢高炉氯元素负荷的最大来源,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氯元素绝大部分进入到高炉荒煤气,氯元素进入干法除尘高炉和湿法除尘高炉的分配去向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对于干法除尘高炉来说,炉顶煤气带走的氯元素是高炉氯元素负荷的最大支出;对于湿法除尘高炉来说,洗涤水带走的氯元素是高炉氯元素负荷的最大支出。  相似文献   

11.
刘勇君  王凯  康海军  安钢  吴胜利 《炼铁》2021,40(6):11-15
对京唐高炉入炉原燃料碱金属(Na_(2)O+K_(2)O)与ZnO的主要来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有效调控技术。实践表明,京唐公司通过组建铁前一体化平台,以高炉为中心,实现了工序间的高效协同,为高炉降低碱金属及锌负荷起到了关键作用。认为降低膨润土碱金属带入量攻关、优化焦化废水处理方式,是今后降低碱金属负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酒钢1号高炉锌平衡研究及抑制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贵清 《甘肃冶金》2007,29(2):10-12
本文对酒钢1号高炉锌平衡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矿带入的锌占全部锌收入的73.44%,是影响高炉入炉锌负荷的主要因素;高炉瓦斯泥和重力灰带出的锌之和占全部锌支出的94.77%,是高炉内锌排出的主要渠道;对瓦斯泥等资源的回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廷许 《江苏冶金》1995,(4):14-19,23
1 前言 众所周知,通常钢铁联合企业中,铁前系统由焦化、烧结、高炉三个工序组成。流程长、污染严重、能耗高、投资大,一定要用焦炭,这些通病不仅影响现在,还威协将来高炉的生存。为此,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发了用煤或天然气作还原剂,不用焦炭、不用高炉、将铁矿石  相似文献   

14.
对高炉布袋除尘系统管道板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高炉煤气水分含量高,炉顶温度偏低,瓦斯灰中锌、氯含量高。通过提高干熄焦配吃比例,控制高炉顶温140℃,减少烧结料中杂质带入的锌、氯含量,定期排碱等措施,管道板结现象再未发生,布袋粘结透气性得到有效改善,高炉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5.
张盟  刘文权 《炼铁》2019,38(3):1-7
重点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个方面对铁前系统超低排放技术进行了阐述。铁前系统超低排放的创新技术和措施,主要包括优化炉料结构的硫硝源头减排、削减源头有害元素含量、烧结烟气循环技术、维持高炉稳定顺行的措施、热风炉节能减排技术、高炉瓦斯灰直接喷吹技术、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技术、烧结矿竖冷窑显热回收发电、烧结烟气脱硝技术,以及环保底滤法渣处理工艺等。  相似文献   

16.
对莱钢型钢区域的烧结、高炉进行了系统的锌分布及平衡研究。结果表明,265m2烧结机的锌金属带入量为0.88kg/t,主要由混匀料和冷返矿+灰带入(合计95.40%),由烧结矿和返矿带出(合计97.77%);1#高炉的锌金属带入量为0.85kg/t,主要由烧结矿和球团矿带入(合计92.45%),由重力灰和布袋灰排出(合计82.86%)。结合莱钢生产实际,提出了降低锌带入量及提高脱锌率的建议,如除尘灰、污泥等通过转底炉脱锌后再利用,通过高炉操作降锌等。  相似文献   

17.
《炼铁》2017,(3)
对首钢京唐高炉碱金属的收支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首钢京唐高炉碱金属对焦炭劣化、NMA炭砖侵蚀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目前京唐高炉带入碱金属比例最高的为球团矿,带入锌比例最高的为烧结矿,碱金属主要靠炉渣来排出,锌主要靠除尘灰排出。认为,炉内操作中应适当降低炉渣碱度,进行常态化排碱;保证适当开放的中心气流,有利于增强有害元素的排出效果,尤其是有利于锌的排出。  相似文献   

18.
高炉喷吹重力除尘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邯宝钢铁有限公司高炉重力除尘灰的着火点、可磨性、喷流性等性能,利用煤粉燃烧炉研究助燃剂对除尘灰燃烧率的影响,采用煤岩学岩相测试技术分析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和焦炭存在的不同结构形态,确定了邯宝高炉除尘灰中含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邯宝高炉除尘灰中的碳元素含量比较高,且其可磨性、喷流性能优于喷吹煤粉。高炉重力除尘灰中焦炭的显微组成包括块状结构、片状结构、流动结构、粒状镶嵌结构和类丝碳;未燃煤粉的显微组成包括有机残碳颗粒、微变原煤颗粒、气孔原煤颗粒。结合喷吹高炉重力除尘灰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邯宝高炉可以进行重力除尘灰的喷吹应用。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6,(1)
重点对邯钢高炉有害元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邯钢高炉碱金属负荷较高,烧结矿、球团矿、焦炭是高炉碱金属的主要来源。针对邯钢高炉生产现状,在碱金属的控制、锌元素的控制和氯元素的控制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使得高炉碱金属负荷由3.80 kg/t下降至2.92 kg/t,锌负荷由320 g/t下降至236 g/t,燃料比降低7.4kg/t,炉况顺行显著改善,保证了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酒钢喷煤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取得明显进步,煤比达到140kg/t的水平。但是在进一步提高煤比的生产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重点分析了酒钢高炉在提高煤比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包括焦炭质量下降、煤粉燃烧效率不高、入炉碱负荷受资源条件影响降低难度加大以及磨煤机制粉能力受限等,结合生产实践.阐述了提高煤比的主要途径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