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针对市场的迫切需求,介绍了新一代全数字化智能矿山安全监控系统。系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工业以太网以及CAN2.0B现场数字总线技术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控制。系统在技术先进性、实时性和可靠性上比传统安全监控系统均有较大提高,可更好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卢帆兴  赖华 《采矿技术》2007,7(4):27-28
针对深井开采铜矿地压监控系统网络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铜矿地压监控系统,设计了具有光纤自愈环结构的通信干线,给出了3种CAN智能节点的实现方案和实用CAN/RS232/485网关电路,可供系统改进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监控技术很重要,当前煤矿监控有一部分以RS485总线为基础。由于监控的参数不同,设备制造商的不同,这些RS485很难结合起来。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以太网线路为基础,在不破坏原有RS485的情况下,把原有RS485结合起来,通过一条以太网线路传输的技术,这样可以避免多条RS485线路同时存在,线路维护难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监控分站将采集数据通过交换模块接入环网存在交换模块功能单一、协议转换实时性差和不能满足视频接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煤矿井下多功能交换模块设计方案,实现RS485/CAN协议转换和视频传输。介绍了方案的硬件关键电路设计和软件总体架构、采用乒乓存储的方式解决了接口速率不匹配的问题、FPGA实现RS485/CAN和以太网协议相互转换的关键处理技术、视频接入关键技术。通过现有升级改造项目的试用结果表明,设计的交换模块具有多协议转换的功能且转换速率快等优点,满足现有协议相互转换的全部功能,适应多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且自带的视频接入接口可实现在不更改现有网络结构和不重新布网的基础上,满足现有监控系统分站接入视频传输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多种现场总线通信方式共存的状况,介绍了一种常用现场通信总线间协议转换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各常用现场总线的结构与数据传输方法及接口电路设计方案,系统以ARM芯片LPC2292为核心,扩展了以太网、CAN、PROFIBUS、MODBUS、RS232、RS485接口,可进行各协议间的转换,实现基于不同现场总线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对实现综合自动化数字矿井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了基于S3C2440的多协议转换器,可实现将RS232、RS485、TCP/IP、MODBUS、CAN等主流协议相互进行转换,使煤矿原有使用不同协议的各监测监控系统信息数据无缝传输,并接入以太网交换机,将各设备、仪表与系统的状态及参数及时传输到集中监控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邵严 《煤矿安全》2020,51(7):117-120
针对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分站至传感器之间RS485总线通信采用呼叫、应答模式导致的通信效率低、易受干扰的问题,设计一种不定期受控RS485总线通信方法。通过分站不定期发送总线设备地址信息控制帧主动干涉总线,传感器通过将自身通信地址与总线设备地址信息数据比对,确定上传数据次序,实现主动向总线发送数据。提高了分站对传感器测量数据的采集效率,缩短了系统反应时间。实验室测试以及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通信方式可保证RS485总线通信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8.
矿井风网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是解决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采用工业以太环网+CAN现场总线为传输平台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将环网交换机、CAN总线扩展器、CAN总线控制器、各种CAN总线传感器、自动风门和风窗等设备接入监控系统中,提高了煤矿通风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是解决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采用工业以太环网+CAN现场总线为传输平台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将环网交换机、CAN总线扩展器、CAN总线控制器、各种CAN总线传感器、自动风门和风窗等设备接入监控系统中,提高了煤矿通风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电力监控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永红  靳宝全  渠云田 《煤炭技术》2013,32(1):42-43,121
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煤矿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电力监控的通信系统确保传递信息的实时性及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计了以地面主控计算机为通信的控制中心,井下监控单元为现场采集控制器,并分别基于以太网和RS485通讯,实现了远程数据光纤通信及设备层信息传输。试验与现场研究结果表明该通信方案能够稳定、高效、准确地实现信息传输,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潘宁  何少情 《煤炭技术》2013,32(2):36-37,53
网络传输的速率日渐提升,传输的方式也从有线到无线,种种的技术与适配卡的变迁,对于路由器的负荷必定造成相当的冲击。因此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路由器进行管理。文章分析了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网络路由器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其中端口设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徐纯辉 《煤炭技术》2013,32(1):220-221
无线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通过网络路由器的数据传输功能,能够将无线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各种功能。文章研究了无线传感技术的网络路由器端口的设计特点,并且对端口设计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及难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新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各种参数的信号采集、传输和计算机网络等,具有工作状况监测、历史记录数据查询和趋势计算机分析等功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JHX-5型回柱及调度两用绞车是采用少齿差行星传动取代现有的蜗杆-蜗轮传动,该绞车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并设计制造了样机,拟定了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新型绞车的拉力、绳速、传动效率等重要参数,对今后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S7-200PLC为控制器的系列移动式工程机械,研制了一种故障树型远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软硬件结构、故障树框架型知识表示方法以及单故障源型诊断推理逻辑,分析了在诊断服务器和PLC之间远程传送数据的通讯协议。并以运行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液压操纵动力换档变速箱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刘克平 《矿冶》1994,3(2):9-19
提出了液压操纵动力换档变速箱主要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变速箱由7对齿轮副和6根轴组成,对每一部分均单独进行了优化,然后对各数据进行了匹配计算,得出变速箱的优化方案。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各部分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以疲劳强度和刚度作为约束条件,用混合惩罚函数法作为优化方法。文中对一变速箱进行了演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优化设计较常规设计在重量上有很大的降低。同时,提出了以最小转动惯量为目标进行离合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仍以惩罚函数法作为优化方法。与常规设计相比,其转动惯量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的齿轮传动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齿轮啮合的工作特性,基于MATLAB平台,针对齿轮传动结构的紧凑性、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的设计目标建立了边界约束条件和数学优化模型,提出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及优化工具箱解决齿轮参数优化的方法。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靠性好、效率高,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传统坑道钻机钻探参数有线传输技术高成本和高故障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钻杆为传输介质,以声波为传输载体的钻探参数传输方法。应用一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单节钻杆的长度,管箍的横截面积,钻杆的节数对梳状滤波器通阻带分布的影响,给出了钻探参数信息对载波的调制方式。基于声波的钻探参数传输系统采用信道扫频功能,确定了最佳的载波频率或者通信带宽,并设计了纠错握手程序以保证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波动理论对开口钎进行了力学分析,研究了其载荷和疲劳损伤特性,根据材料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合理匹配和开口钎的高温工作特性,选定45#钢作为开口钎钢种,并制定了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贾俊刚 《煤矿机械》2020,41(4):78-80
以某行星齿轮传动为研究对象,分析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建立行星齿轮三维模型,导入仿真软件Romax对行星齿轮传动模态、固定内齿圈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等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行星齿轮传动不同阶数下的振动频率、振型和振动总位移不同;行星齿轮传动固定内齿圈的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都呈现在某一均值波动的情况。该研究为避免行星齿轮传动发生共振、减小振动噪声及增加疲劳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