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门窗》2019,(11)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之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在文化中产生、发展,同时又是文化不倒的标志。优秀建筑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在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命名阶段应当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使得建筑和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
张芳芳  葛毅鹏  张彩红 《四川建筑》2012,32(3):55-57,60
如何将文学物化为建筑?文章从文字符号、文学情节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逐个与建筑进行相似性分析,而这三方面又是逐层深入的。从文学的角度看建筑,对待建筑像对待文学作品,那么建筑也就具备了文学的意境及浪漫气质。  相似文献   

3.
《山东建材》2015,(3):15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印记。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是城市的记忆,现代建筑展现了城市的匆匆脚步,未来建筑预示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地标建筑诠释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代表着每个阶段城市的发展水平。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建筑是文化的表现",作为文化建筑它应该有记忆,有传承性,作为艺术来讲,它应该有欣赏性,有美感。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灵魂,它们用不同的风格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建筑还有着更高的境界: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颜朝星 《山西建筑》2000,26(4):18-19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一定的思想行为和方法世代相袭而形成的文化要素。它亦是千百万劳动者生活习俗和精神上的共识而自觉的被认可。建筑作为一种与自然、人、社会有密切相关的载体,除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之外,在传统上要处理好空间与环境的融合。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中国传统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极为宝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地形象矗立在世界建筑之林。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当今中国的现代建筑。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作为“石头和  相似文献   

5.
共生时代与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人类在科学领域中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地影响着文化状态的变化。在本世纪中叶后,这种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是一种过程,一种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方式才是所谓"风格"、所谓"形式"。就建筑学领域而言更是如此。建筑文化同样是一个过程,一个活生生的,属于全人美的建筑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的长河中,每个时代、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与之有相应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而决定这风格和形式的主要因素是那个时代、那方地域、那些民族所追求的文化意识,这正如历史唯物主义所指出的那样: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是物质…  相似文献   

6.
孙茜 《安徽建筑》2006,13(2):17-18
文化、文学在建筑空间塑造过程中起着灵魂的作用,作者阐述了自己关于文化、文学之于建筑的理解,并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建筑的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建筑设计,借此给建筑设计者以启发,指出注重文化内涵的设计方法是当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名师语录     
王平 《百年建筑》2005,(5):i005-i006
房地产文化是房地产研究领域的主题之一。房地产文化包括国家文化、城市文化、社区文化、住区文化四个方面。人们常说的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个人文化在房地产文化中对住宅影响最大。历史上有这么一句话:“人类建造伟大的建筑.伟大的建筑更造就人。”  相似文献   

8.
徐宗威 《建筑》2012,(20):23-24
我觉得中国建筑文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老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实际上我觉得建筑更是凝固的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在经济上强大,军事上强大,更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文化上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建筑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所谓好建筑实际上就是凝聚了我们国家诸多方面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所以,寻找好建筑,建造好建筑实际上是贯彻中央精神,  相似文献   

9.
田斌 《建筑》2000,(5):28-29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 ,应先理解这样一个概念 :建筑是一种文化。准确地说 ,建筑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关于文化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 ;文化是一种抽象概念。抽象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抽象的东西总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就像文学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艺术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样 ,建筑就可看作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虽然没有从立法上肯定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但在建筑理论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论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福煦 《华中建筑》1992,10(1):13-16
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①建筑文化的实质涵义。建筑作为一种实体但却表达着文化意义。例如黄鹤楼;②建筑文化是有层次的,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审美的。建筑美的表达不是功能,而是它表达一个具体对象的最高层次的文化;③建筑的存在大多数都是历史的,历史的即非现实社会的,历史的演变或沉淀产生文化;④建筑文化具有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谢勇 《城市建筑》2014,(30):33-33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艺术文字领域,还表现在建筑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规划、布局及样式。而当前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要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就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和解析。本文主要探析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由湖南大学(建筑系、设计研究院、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华中建筑》、《南方建筑》杂志杜、长沙市土建学会联合举办的“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6日至8日在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设计科研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60余人。会议继承了我国书院“会讲”的优良传统,发扬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就“建筑与文化”这一广阔领域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比  相似文献   

13.
建筑文化研究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建筑》1997,15(2):18-19
建筑文化窑定位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文化具有变迁,适应,整合三个特点。建筑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专题文化。文章还给出了建筑文化研究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文化生态学是人类学的分支文化生态学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关于建筑形态如何应对文化这一超越通常所探讨的自然环境的学科.本文采用类推的方法,尝试从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所定义的文化生态学源头推演出其在建筑领域的主要表现特征——多样性、适应性、朴素性,并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产生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文明史,有9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2亿人口,56个民族,各民族的建筑文化,各具特色,一般所指中国建筑皆以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对其他民族建筑影响较大的汉族建筑为代表。 中国建筑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七千多年,世代相传,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技术经验,形成了一种独特建筑体系。不幸传到19世纪后期,开始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现已岌岌可危,行将被外来建筑文化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文化的负面性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文化是人与动物界别的水岭,它带给我们文明和进步,同时文化对人类也有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不例外,我们应时刻审慎地注视看建筑文化所迈向的方向,使得任何建筑文化都在形貌上繁华多样而不丧失其本性。  相似文献   

17.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部分。每一座城市中的建筑都是文化与历史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土设计的原汁原味最能体现出当时、当地的文化,社会人文的气氛,也就是这样的建筑才是我们自己的建筑。然而,早在改革初期“洋建筑”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了。  相似文献   

18.
阐述当前中国建筑领域的一些现象,指出中国建筑正处于精神断乳期。并从时期的特殊性、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大众文化的冲击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重点分析了大众文化及其影响及大众文化对建筑文化扩张的利与弊,指出大众文化向建筑文化的扩张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大众文化需要正确的引导以其利避害。  相似文献   

19.
郑时龄教授最近以“全球化给中国建筑带来了什么 ?”为题谈了 3个对发展中国建筑有启发性的观点 :①碰撞的今天 ,追溯的今天 ;②理念可交汇 ,更多是争论 ;③文化的灵魂是个性 ,国际化在于多样化。我以为这 3个观点也基本上符合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 ,我们不该忘了建筑师 ,也不该忽视正在为宣传建筑师及其作品而忙碌的作家。守望家园 ,以人为本的创作 ,是“建筑与文学”视野中的新价值观。2 0 0 2年 9月 14日~ 16日在杭州西子宾馆举行了第二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建…  相似文献   

20.
沐小虎 《时代建筑》1994,31(2):56-57,61
时至今日,“文化”一词已经用得十分频繁了。衣食住行均是文化,故此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之说。“文化”一词虽常用,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多数情况下却是狭义的。有人将文化和技术看作是建筑的两极。这种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显然局限在社会的人文领域,而把技术排斥在外。对建筑文化的狭义理解本来也无可厚非,不过,我们据此是无从把握建筑文化的整体结构特点。因为文化并非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那样一种神秘的精神实体,而是能为我们把握,认知的复杂系统。对建筑文化进行全面再认识,揭示这个系统的内在规律,我们以为是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