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某海岛类生活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其TN高达150 mg/L、碳氮比3的高总氮类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水处理工艺。介绍了AAOA—MBR系统及碳源投加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并分析工程投资估算和运行成本。全地下水厂结构投资占比大、水厂规模小、加药成本高、运输费用高等是经营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AAOA—MBR工艺处理该海岛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组成和分类,对现有污泥处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污泥处理的最新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徐良  周元祥  李连营  谢超  周凯 《广东化工》2014,(11):175-176,180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多点配水倒置A2·O和膜池组合的MBR膜处理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规模为3.0万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2-2002)一级A标准,针对该厂实际运行TP超标严重的问题,寻找可能导致的原因,并且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和验证。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学秋 《四川水泥》2015,(5):184+75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污水得到了处理,而怎样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做了一些分析。首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污泥处理处置原则进行了说明,对污泥处理处置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对污泥消化、堆肥、干燥、填埋、焚烧等工艺流程、优缺点作了详尽阐述,对污泥的建材利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14)
随城市污水管网的完善及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尤其是氮、磷的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势在必行。MBR技术和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是常用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为对比2种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的优劣,选取东莞市2座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处理效果、运行成本以及设备维护难度等影响工艺技术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农村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介绍了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小型化模式及几类典型工艺:一体化处理工艺、复合生物陶粒工艺和MBR工艺;结合无锡安镇谢埭荡村的工程案例,重点介绍了复合生物陶粒工艺处理农村污水时的应用情况,采用该工艺的处理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并回用于村内再生水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金属加工废水主要来自酸洗作业、轧制挤压作业、除油作业等工段,其中包括含酸废水、含碱废水及废乳化液。该生产废水存在水量随生产情况变化,污染成分浓度变化大的特点。设计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MBR/RO组合工艺处理生产废水,处理规模为360 m3/d。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MBR膜系统出水水质同时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关于绿化用水标准。MBR膜系统出水经RO后用于生产回用。  相似文献   

8.
以环境水体中21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为目标物,对其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与MBR的组合工艺(A~2/O-MBR)中的迁移和归趋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21种EDCs有很强的去除能力。EDCs在A~2/O-MBR工艺中泥水两相的迁移行为用泥水分配系数(Kd)来表示,得到的较高的泥水分配系数表明污泥对EDCs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水相中大部分EDCs是通过污泥吸附来去除。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库区某污水处理厂现状设计规模为1.5×10~4 m~3/d,二级处理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国标一级B标准。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3.0×10~4 m~3/d,二级处理采用AAO/MBR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准地表IV类水标准(TN≤15 mg/L,SS≤10 mg/L)。文中介绍了该工程的技术路线和改造经验、MBR膜池系统组成和设计要点、工程投资和经济分析,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AO/MBR/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制衣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超  杨合  周玉  郭海霞 《广州化工》2013,(22):140-141,159
对天津某制衣厂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水量和水质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在充分利用原有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同时利用厂区周围空地的前提下,采用AO/MBR/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进行扩容和升级。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工艺经调试运行稳定,处理出水BOD5、SS、色度等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相似文献   

11.
陈杰  肖诚斌  桂宏桥  古创 《净水技术》2022,41(3):100-103,109
以江苏省某1000 m3/d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例,采用"预处理+厌氧IOC+外置式MBR+膜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介绍了工艺路线、设计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表1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泥处理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奇  徐颖 《贵州化工》2010,35(1):42-44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把污泥进行合理利用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描述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现状。并介绍了几种新兴的污泥处理工艺。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市第一城市污水处理厂10万吨/天废水处理工艺调试和运行的介绍分析,指出利用氧化沟为主体的二级生物工艺处理高浓度城市污水时,在氧化沟混合液的污泥浓度(MLSS)达到6~7 g/L,生化系统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NH3-N去除率达到80%以上,TP去除率达到90%以上,TN去除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倒置A2/O+MBR工艺处理矿区生活污水工程的设计与调试,考察了工艺的运行特性、膜污染控制方法及效果。结果表明,倒置A2/O+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稳定高效,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COD、SS、NH3-N、TN、TP、BOD5等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和优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MLSS质量浓度在9 000 mg/L以下,保持SRT为30 d条件下,在线清洗和体外化学清洗可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倒置A2/O+MBR工艺处理矿区生活污水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文征 《净水技术》2012,31(4):13-16
通过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初期雨水处理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初期雨水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具备接纳初期雨水进行处理的能力,且适当增加池容可有效提高接纳初期雨水后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MBR膜因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越来越多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与此同时,MBR膜也存在能耗偏高的问题,特别是在水量不足情况下运行.本文以广东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项目为例,分析A/MBR膜工艺在低水量的情况下,通过采用阶段性运行、轮换性运行及清水养护运行调控方案,出水水质达标且能耗降低,对类...  相似文献   

17.
张宁  曲翔滨  李亚峰 《辽宁化工》2002,31(12):541-543
城市污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 ,水中仍含有大量细菌。液氯作为消毒剂可用于对处理后的城市污水进行消毒。本文介绍了真空加氯的工作原理 ,污水的加氯量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中加氯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控制与处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硫化氢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浓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臭气的产生情况。文章以硫化氢和氨气为对象对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各处理构筑物硫化氢及氨气的产生情况及变化规律做了简要的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玻璃纤维废水COD值较高,可生化性差,目前常规生化处理方法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污水处理厂投资及运行费用,本文以MBR法在某玻璃纤维公司污水厂内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试验研究。探讨MBR法处理玻璃纤维废水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实验分析HRT及温度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R法处理后出水COD基本稳定在100~150 mg/L之间,MBR法深度处理玻璃纤维废水比较可行。停留时间HRT为8~10 h时MBR效果最佳,温度与MBR出水COD成反比关系,水温为20~25℃时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中,以脱色去浊为指标的絮凝剂筛选过程。经筛选以PFC和PDM的处理效果最佳,投量分别为20~30mg/1和2~5mg/1,且PFC与PDM复配投加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