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井筒积液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铨  康成瑞  李兴 《石油仪器》2009,23(5):70-72
文章通过气井生产动态分析、临界流量判断以及井筒积液量计算,由现象到本质系统地提出了气井井筒积液判断与预测分析方法,为积液气井合理开展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有效排除气井井筒积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气井井筒积液,造成井筒回压增大,井口油套压降低,生产能力降低,最终影响气藏采收率。该文通过气井生产动态分析、临界流量判断以及井筒积液量计算,提出了气井井筒积液判断与预测分析方法,为积液气井合理开展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有效排除气井井筒积液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井井筒积液预测方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裂缝发育的边水气藏,随着气藏开发不断深入,气井必然产水.当气井产气量小于井筒携液临界流量时,井筒形成积液.气井井筒积液,造成井筒回压增大,井口油套压降低,生产能力降低,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最终影响气藏采收率.通过气井生产动态分析、临界流量判断以及井筒积液量计算,由现象到本质系统的提出了气井井筒积液判断与预测分析方法,为积液气井合理开展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有效排除气井井筒积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气井井筒积液问题一直是影响气井产量的不利因素。加热井筒方法是预防气井积液的一种新方法,对井筒加热,使其温度达到地层温度,可以起到防止积液的目的。文中以第一个使用加热井筒工艺的迦太基油田的Pettit组某井为例子,介绍了此种工艺的原理、设备和现场施工基本过程。使用此工艺后,井筒积液明显减少,大大的增加了气井产量。通过此次试验证明此种工艺的现场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靖边气田主要采用电子压力计测试井筒压力梯度来分析确定井筒液面位置,估算井筒积液量以及判断气体临界流量,向积液气井采取合理的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气井井筒排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产水气井的生产中,气井产量小于临界携液产量,则气井将发生井筒积液,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立足于气井的采气曲线,根据油套压的变化幅度、气水产量等动态监测资料,建立了井筒积液诊断模式.涩北一号气田的149口投产气井中,91口通过多因素分析,判断井筒具有积液;68口诊断有积液但目前还在生产的气井,其产量递减较快,停躺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7.
井筒积液是影响气井开采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气井积液的准备判断,对气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分析了气井积液的机理,讨论了目前常见的气井积液判别方法,为积液的判别和后续排水采气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庆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具有井筒积液的气井越来越多,而井筒积液的存在必将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为此,研制了试井三参数组合仪,用以准确测定气井不同深度下的压力和温度,根据微差井温与压力的变化,就可准确地判断井筒积液的情况。通过近30井次的现场测试,证明该测试工艺简单,施工时间短,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不仅可准确地判断井筒积液的情况,同时为合理发挥气井产能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和地层压力的下降,大量气井产量逐年降低,井筒开始积液,阻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如何排出井筒中的积液,是天然气开发中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下古气井的积液规律,探讨不同类型的排水采气措施在下古井中的排液效果并加以优选,以排出气井积液,达到气井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水和天然气中的凝析水的影响,常会造成气井井筒积液,在井底产生回压,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积液严重时会压死气井。根据气井积液规律和气藏开发压力递减规律,通过计算气井向井流和油管流出动态,确定气井日产气量、日产水、日产油,并进行井筒积液判断与排液周期预测;对于气井未来流入预测,引入了极限视采气指数的概念;在理论模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气井井筒积液分析软件;计算表明,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下降,排液周期会越来越短。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井筒积液气井试井分析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井早期段压力恢复曲线容易受到关井后井筒积液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早期试井曲线出现各种异常的形状。对于这类测试资料,用常规的定井储模型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解释,并且应用Fair或Hegeman相分离解释模型也不能完全地解释积液过程产生的变井筒储存效应。此外,许多情况下的积液效应对压力恢复曲线响应的影响,无法应用常规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图诊断出。文章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各种情况下的变井储响应诊断方法,说明了应用PPD诊断图和SLPD诊断图诊断变井储响应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了Spivey和Lee提出的变井筒储存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标准化拟压力和拟时间函数建立了一套基于分隔泄漏变井储模型的井筒积液气井试井分析理论与方法,并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蒸汽喷射泵用于斜直水平井举升稠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蒸汽喷射泵是以水蒸汽代替普通喷射泵的动力液,为井下原油举升至地面提供能量,同时能提高井筒内原油温度的一种采油设备。根据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水蒸汽在喷射系内的流动规律,包括不同蒸汽干度、不同井底流压、不同喷射泵喷嘴组合下的蒸汽注入量和泵排出压力的变化规律:在地层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泵口排出压力和蒸汽的干度变化关系不大;产液量随蒸汽干度的增加而增大;井深越浅,需要的排出压力越小,举升相同的液量所需的蒸汽量越少;蒸汽喷射系用于稠油举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结合井筒压力和温度的计算进行稠油井蒸汽喷射泵的举升设计。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继芬 《石油钻采工艺》1998,20(2):63-66,71
提供了一种计算斜井流压和井筒中压力分布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把斜井修正成直井,然后应用三段法,依据环空及井筒的流体特性多数和井柱及地层参数计算出井筒压力分布和流压,模型求解采用迭代法。通过11口井的实际应用,所得结果合理可靠,可以用来指导动态分析和共合理工作制度的选取。  相似文献   

14.
定向井携液临界流量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井井筒结构复杂,井筒内气流携液困难。利用定向井模拟实验装置对定向井携液临界流量进行测试,将实验结果与液滴模型、Belfroid携液模型、液膜模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出的携液临界流量值比实验测试值大,Belfroid携液模型计算的携液临界流量值随井筒倾角变化趋势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结合实验测试数据,对Belfroid携液模型中的携液临界流速公式系数进行修正,得到定向井携液临界流量修正模型。利用修正模型诊断的气藏定向井积液情况,其诊断结果与采取回声仪诊断液面的结果一致,证明定向井携液临界流量修正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井底积液情况。  相似文献   

15.
封隔器分压合采一体化管柱工艺开启上层滑套采用的钢球在压裂施工结束后大多留在井筒内,该钢球导致产气剖面测试无法实施。研制的压裂爬行器在压裂施工结束后能伴随返排液到达井口,实现井筒畅通的目的,为气井后期作业提供了较好的井况。  相似文献   

16.
����������Ͳ�¶ȷֲ�����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凝析气井井筒温度分布是进行气井节点分析和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参数。根据传热学原理推出了凝析气井井筒温度分布计算公式,研究了温度计算基础数据求取方法,分析了产气量、产水量、井深及油管直径对井口温度的影响规律。对某一井深为5400m的凝析气井进行了计算,该气井气油比为3000,含23%的H2S和4%的N2;地层温度为134℃。计算结果表明:井口实测温度与计算温度的相对误差为02%~38%,符合工程精度。气井温度随井深不呈线性分布;气井井口温度随产量、井深增加而增加,随油管直径减少而减少;该公式同时适用于干气井、湿气井和凝析气井的温度分布计算,计算精度符合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CO2井筒相变流动温度压力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2在井筒流动过程中的气液相变对井筒温度、压力分布的计算有较大影响。CO2流体在气液相变段的流动属于两相流动,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均未考虑该气液混合段的两相流计算。文章从传热学及两相流理论出发,建立了井筒流体相变过程中温度、压力分布的耦合计算新模型;考虑沸腾传热和凝结传热的影响,对流体相变过程中井筒总传热系数进行了修正。该模型主要创新在于可以对CO2流体相变过程中气液混合段的温度、压力进行求解,并能对该混合段气液组分含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计算。运用此模型对吉林油田H75-29-7井压力、温度、质量含气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显示本模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防止井喷的基本要求出发,研究了监测、预报井喷的早期显示和防止井喷的措施。阐述了将研制的重点放在检测钻井液循环罐的液位变化和对气侵钻井液中气体含量的检测以及自动向井筒内定量补灌钻井液上的原因。介绍了整个井控监测报警系统是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引入微型单片机技术,在钻井液量的检测上预先设定井涌、井漏报警量、避免了检测过程中误报警的频繁发生;在实施井控近平衡作业上预先设定立柱数和灌注量,解决了自动和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防止井喷的基本要求出发,研究了监测、预报井喷的早期显示和防止井喷的措施。阐述了将研制的重点放在检测钻井液循环罐的液位变化和对气侵钻井液中气体含量的检测以及自动向井筒内定量补灌钻井液上的原因。介绍了整个井控监测报警系统是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引入微型单片机技术,在钻井液量的检测上预先设定井涌、井漏报告量,避免了检测过程中误报警的频繁发生;在实施井控近平衡作业上预先设定立柱数和灌注量,解决了自动和定量灌注钻井液的问题,保持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防止井喷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蕾  刘宁  刘辉  王华军 《天然气与石油》2011,29(2):48-49,61,2
在气井生产过程中,当气井的产气量小于气井井筒携液的临界产量时,液体就会在井底聚集,从而增加对气层的回压,尤其在低压井中,井筒积液易造成气井停产。20世纪以来,气井临界携液模型有很多,常用的Turner模型、Minli模型,但是都忽略了在气井生产过程中,液体在井筒中所受到的上下表面的压差力。在考虑了液体在井筒中所受到上下表面压差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井筒临界携液模型。从理论上看,该模型计算的最小携液速度和产量比Turner模型、Minli模型计算的要小很多,同时结合实例分析可知运用新模型计算的井筒积液时间更符合于实际生产积液时间,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气田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