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球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在统治者的推崇下,唐代的马球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适用于马球活动的服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体育服饰的重要资料。现代数字化的环境为马球服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计算机平台创建马球人体模型和服装模型,可以还原唐代马球服饰的着装效果,分析其服装与活动的适配度,推动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研究进程。通过对唐代马球服饰款式、比例的分析,利用CLO 3D、3Dmax、Maya等软件对其服饰与活动状态进行数字化虚拟复原,以活动中服装所受应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服装的穿着效果和应力评价,进一步验证马球服饰结构设计在活动过程中的合理性。研究得出人体活动影响马球服的穿着形态,服饰结构中区别于常服的设计具备合理性,在挥杆击球时为人体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
刘晴茜  沈飞 《工业工程设计》2023,5(3):32-38, 85
三星堆考古发现,展示了灿烂的古蜀文化,并为人们研究了解古代蜀人服饰文化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了补充三星堆服饰文化研究在实践层面的缺乏,进一步推动三星堆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以晚商古蜀国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以三星堆青铜造像群为基本材料,以同时期其他墓葬出土相关文物作为补充,并对比前人复原案例,对古蜀人的服装形制、材质、色彩及装饰工艺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复原人物社会历史背景、身份背景及具体活动等,对两位古蜀国人物——大祭司、族长进行服饰复原。此次复原通过数字化手段再现了晚商时期古蜀人祭祀活动中的着装,填补了长久以来服饰在复原研究中该时期的空白,为同时期的服饰复原研究提供了基本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妃  李凯 《包装世界》2015,(4):27-28
本文通过分析叶锦添的2010版《红楼梦》服饰设计,以影视服装研究为切入点,认为影视服装的设计,不应局限于对设计师主观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真实的历史的复原上。在影视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四维空间"的时空概念思维模式充分运用,利用服装这一物质平台,借助于多种视觉语言。对人类古今历史文化进行进行展现,同时对某一个特定时代的意识观念进行展现,将影视服装设计的空间进一步扩展,在体现愉悦受众和传统的外观审美这一美学价值的基础上,使电影艺术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服装CAD中三维人体尺寸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三维人体尺寸信息提取方法是三维服装 CAD 系统中关键技术。本文讨论了人体尺寸信息的提取方法,提出了尺寸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案和在服装 CAD 系统中的相关算法。具体实现方法是:首先根据人体扫描数据重构人体模型,然后对服装中应用的主要人体尺寸如颈围、胸围、腰围、臀围、肩宽等作几何特征的分析,最后提取尺寸信息。  相似文献   

5.
以《木兰诗》中描写的历史为背景,与当下传统服饰复原趋势相结合,立足于绵长的中华传统服饰的历史史实,将诗词故事中的木兰形象具象化。结合文献研究、图像资料、实物分析,对北魏时期木兰形象进行考证。从《木兰诗》中平民女性和军人的双重身份出发,考证出木兰着襦裙的女性形象,以及穿裲裆袴褶的男性军人形象,并对这两套服装进行复原实践。运用三重证据法,在实物、图像和文献三者互为印证的基础上,选取北魏时期代表性的纹样、材质、色彩和款式,并通过染色实验、纹样摹绘和刺绣实践,通过复原实践完成男女装各一套木兰服饰形象。旨在以木兰为人物设定背景,展示北魏这一民族交融时期服饰的特点,同时为木兰形象再创造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闵悦 《中国科技博览》2012,(24):278-278
服装放松量包括运动舒适量、生理舒适量和造型放松量,服装的放松量对服装的造型及服装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服装包覆于人体体表外,设计服装时首先测得的是净规格。如直接按这些数据来裁制成服装,虽然合体,但是不适合人体的运动。为了使服装适合人体的各种姿态和活动的需要,必须在量体所得净规格的基础上,根据服装的款式和穿着用途加放一定的松量。  相似文献   

7.
李洁 《湖南包装》2003,(2):41-41
包装除容装物体、保护物体外,又有着宣传物体、美化物体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服饰亦是一种人体包装艺术。服饰主要的目的是美化人体,而不在于装饰形式本身。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穿着服饰只是为炫示身体,使人体的特点更引人注目,受人称赞,借“汇合作用”,使身体更加美观;从社会学方面而论,现代服饰不仅是美化身体的手段,也是表现社会机能的一种符号。在今天这个有着高度文化的社会里,穿衣已不只是为御寒保暖防护身体,更重要的是为保持礼节、修饰仪表、流露个性。服饰既要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又要以人体为前提。服饰、人体及人的内在精神三者…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服饰热潮兴起和服装史研究具象化的背景下,尝试对北魏平城时期的装束服饰进行复原。通过对历史文献、出土服饰实物与壁画陶俑图像三重证据的考据,并以生活于这一时期的贵族司马金龙夫妇为案例,从服装、配饰、妆容、生活场景等方面还原北魏平城时期贵族男女的装束服饰。此次复原将司马金龙形象确定为头戴圆帽屋鲜卑垂裙帽,身穿直裾袍与绛纱褝衣,足踏木屐;钦文姬辰形象则确定为头戴四瓣帽屋鲜卑垂裙帽,身穿长褶衣与八破间色裙,足穿靴。夫妇二人的着装既表现出北魏平城时期汉服与鲜卑服杂糅的特点,也在细节处反映司马金龙与钦文姬辰作为胡汉融合家庭的身份特征。此外,本次复原还结合了南北朝乐府诗中对生活场景的描写内容,为还原这一时期的日常生活画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2月2日,福建省服装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福州召开标准审定会,福建省地方标准《双面穿服装通用技术要求》通过专家审定。双面穿服装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服饰,其与常规服装不同,可以里外两面穿着,且里外翻转后整体风格能瞬间改变。该类产品穿着方便,更换简单,正日益受到消费者尤其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产业发  相似文献   

10.
高雅 《包装世界》2015,(5):103-104
作为中国人,我们深知有属于自己的丰富文化底蕴,自己的衣着传统,在几千年的传承中有些已经离我们远去,而有些则去芜存菁,被保留下来。自从彭丽媛随同国家主席出访,她的穿着无疑在世界上刮起了一股中国格调的流行风潮。她的衣着打扮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服饰的传统美,成为服饰流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强调通过服装塑造人体造型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更注重服装与人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和谐统一。民国旗袍在延续了中国传统制衣智慧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其“合体”的着装效果从技术到审美都完全区别于西式服装。民国旗袍借助于穿的行为来塑造服装与人的空间的方式,明显区别于西方服饰。同时,旗袍与人体“以实为虚”的物理空间表达方式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所追求的“不似而似之”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宋艳辉  丁晨 《包装工程》2016,37(18):185-189
目的研究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内蕴及在现代服饰中的"穿"承设计。方法引入苗族服饰的纹样、款式、工艺特征以及苗族服饰元素的"穿"承设计技法,对"穿"承设计技法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结论在"穿"承设计技法中关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何提高传统服饰的服用舒适度,建立湘西苗族服饰自主品牌;分析刺绣、扎染、蜡染、剪纸等传统服饰工艺瑰宝,追寻本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高人们对苗族服饰的审美情趣,生产符合都市人审美需求的现代服饰,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继续穿着和欣赏苗族服饰,从而使湘西苗族服饰代代"穿"承。  相似文献   

13.
祝燕琴  张明山 《包装工程》2020,41(18):384-388
目的 以南昌西汉海昏候墓出土蒸煮器具为研究对象,从现代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蒸煮器具的设计特征和思想,从中总结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借鉴意义。方法 首先,对蒸煮器具的源流沿革进行分析。其次,以蒸煮器具中的铜甗、铜甑、铜釜为例,通过产品设计中的几个要素,即构造、形态、功能三个方面分别对蒸煮器具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明晰西汉海昏候墓出土蒸煮器具对现当代产品设计思想的启示价值。结论 中国传统器具蕴涵优秀的设计思想,比如简洁的构造、简约的造型、高效的功能等值得现代设计借鉴和学习。通过对传统设计的研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语义,设计有民族文化特色之物。  相似文献   

14.
江苏地区明代墓葬发现与发掘数量较大,在这些明代墓葬中尤以浇浆墓这种独特形制的墓葬居多。在浇浆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女性装饰品类文物,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簪、金钗、戒指、耳环等,这些文物对研究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女性装饰品及其新变化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研究当时女性审美理念和风格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重点对江苏地区以浇浆墓为主的明代墓葬所出土女性装饰品从特征、类别、样式、女性审美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明代女性对装饰品的追求日益多样化,她们在审美取向方面开始对形式美有了强烈需求,装饰品的材质朝着奢侈、新奇、华美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丽红  黄向东 《包装工程》2019,40(24):82-85
目的探索新文科建设,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学科体系。方法从设计考古概念出发,以设计与考古两个学科体系为基础,通过众多的考古遗迹、出土文物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来展开研究。结果概念提出与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搭建了以考古学材料和设计学考察共同完成的设计考古的新学科架构。结论提高了文化自信,为达到中国"智"造的战略目标,使中国现代设计在历史武库中找到了硬核思想的巨大支撑。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的本质属性,成为了这个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常敏  王瑜  张颖  陈宗琪  黄乐 《制冷学报》2021,42(6):121-130
针对传统降温服降温效果差、续航时间低、能耗高、噪声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应用相变恒温材料Na2SO4·10H2O在高温时发生相变吸收热量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夏季高温环境的人体作业可拆卸护臂的热防护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水模拟热源实验和真人实验。结果表明:在热水模拟实验中,防护服在30、41、45 ℃的工况下,前胸、侧腹、后背、腹部4测点温度在60 min升至最高,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26 ℃,其中在30 ℃工况下防护服降温性能较好,在45 ℃工况下降温性能较差。在真人实验中,防护服在37.1、39、41 ℃工况下,3 h内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26 ℃;在60 ℃高温极限工况下,3 h内4测点平均温度最终能降至约31 ℃,防护服护臂内外侧平均温度最终均能降至约32 ℃,低于人体的灼痛临界温度45 ℃。因此该防护服有良好的降温效果,能满足夏季户外工作者的热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初建杰  杨建国  丁宁  赵丹红  逄欣 《包装工程》2023,44(22):234-241
目的 针对目前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价中主观性较强、方案评选角度单一、结果可靠性不佳的问题,将客观生理数据测量和主观意象评价相结合,探索用户非主观意识下生理认知数据与心理主观评价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形状文法设计实验样本,建立意象词汇空间,通过问卷调查与眼动实验获取主观意象打分和眼动生理指标数据;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对不同意象词对下主观意象评价值与眼动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后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 得出在不同的意象词汇的刺激下,主观评价与眼动生理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 意象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准确地反映出用户对服装纹样布局方案的主观评价,为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选提供一种更加客观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