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拥有丰富的装饰艺术资源,在建筑装饰上,也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装饰纹样与构图,具有鲜明的样式和丰富的内涵。本文通过对新疆建筑装饰纹样特点的分析,新疆人民会堂大厅的装饰纹样设计实践,探讨了新疆装饰纹样在会堂室内空间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5,(11):97-98
对于原始彩陶而言,其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器物造型和装饰纹样两个方面,而装饰纹样更能体现出原始彩陶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在原始彩陶装饰纹样中出现的一系列形式美法则,尽管是原始先民们的无意识的创作,但其审美性却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其题材之丰富,样式之繁多,构成之巧妙,手法之奇特,成为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饶蕾 《广西轻工业》2010,26(5):87-88
巴旦木纹样是新疆维吾尔民族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它来自异国,流传西域,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文化传播、艺术交融的丰硕成果。阐述了巴旦木纹样与佩兹利纹样(paisley pattern)的历史渊源,以及它在维吾尔民族文化中的意义、地位、艺术表现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周爱民  欧阳晋焱  李奋强 《家具》2014,(2):1061-1062
藏式家具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其装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与形式美感,而且蕴含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吉祥纹样是藏式家具装饰纹样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元素和典型风格,它与藏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吉祥文化是藏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吉祥纳福与趋吉避凶是高原人民生存心理的普遍反映,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艺术价值通过对藏式家具装饰中吉祥纹样的题材、色彩、构图进行了归纳,对其中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从藏族历史文化背景、民族集体审美意识、宗教信仰、民俗观念等角度探讨藏式家具装饰中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纹样装饰是传统家具装饰中比较常见的手法,是反映传统家具卓越成就和优秀艺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灵芝纹与各种装饰纹样一样,在明清时代的家具中内容丰富、造型生动、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灵芝纹的装饰早已成为一种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藏族吉祥纹样之于藏族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地域性、历史性、人文性,至今古风犹存,文化脉络清晰,保存较为完好,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很好切入点。本文以纹样蕴涵的吉祥文化之美形与美意作为起点,为传统纹样在编织艺术领域中应用与传承进行一些思维观念的探索;并结合吉祥纹样与编织技艺,以多种创新性手法延伸,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求创新的纹样设计在编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许西平  张延辉  孙恩乐 《丝绸》2021,(2):107-114
文章以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为主要实物依据,应用文献梳理法、对比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满城汉墓等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从题材、构成、风格、工艺方面等归纳了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通过查阅民俗学和社会学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纹样蕴含美好祝愿和生命观等文化内涵.研究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从瓦当纹样的文化艺术价值出发,探究瓦当纹样的结构美、纹饰美和意象美,并以瓦当纹样如何在丝巾中体现价值为出发点,阐述瓦当纹样与丝巾设计相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耀州瓷在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对于耀州瓷纹样提取再设计的案例较少,纹样创新方法较为单一,原有艺术特征与现代审美结合度较低。对此,文章通过网络资料、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对耀州瓷装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耀州瓷纹样,运用形状文法结合现代设计法则进行纹样再设计,得到具有耀州瓷原有艺术特征与现代审美的衍生图案,为传统纹样的提取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古越花饰纹样的图案结构、文化寓意,采集及感知古越花饰纹样的形态造型,提取和重构古越文化中的越王剑和青铜盖盒上的花纹,将纹样简化设计成平纹地小提花组织。通过色彩重排,将其与现代装饰风格相结合,开发出一种独特的、新颖的现代装饰面料纹样,使将古越文化融入现代装饰织物设计中。在传统基础上对古越花饰纹样进行分解和重组,既能取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效果,又能传承古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蕴藏古越文化底蕴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1.
王晓辉  宋魁彦 《家具》2024,(1):56-59
为了给茛苕装饰纹样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提供新思路,对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历程和造型结构特点进行探究。茛苕装饰纹样是欧洲传统的装饰艺术纹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对家具的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以茛苕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时代脉络为线索分析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与发展,并探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地域对茛苕装饰纹样造型变化的影响,得出茛苕装饰纹样的造型结构特点;采用变形重组法对提取的茛苕装饰纹样元素S形茛苕叶进行设计转变,得到茛苕装饰纹样在家具上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思路,通过CAD与3ds MAX软件设计出具有茛苕装饰纹样的茶几家具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以明式家具二十四美为背景,对传统家具纹样进行提取和分析,运用形状文法理论,经演变重构组成新的装饰图案核心要素,实现传统家具纹样的形态演变与文化传承。选取典型的明式家具主体纹样,对其在构图规律、骨骼形式和图案寓意上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造型、配色进行提取;以明式家具二十四美的美学法则为参考依据,对提取的纹样初始形态要素进行权重赋予、空间约束;通过以上手法进行形状文法的规则演绎,生成新图案;最后,得到符合现代审美的传统家具装饰纹样核心要素,并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上,展现了明式家具传统美学意蕴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再设计的纹样元素既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寓意和内涵又拥有现代审美的多元和时代感,为现代装饰设计应用传统纹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插画设计在当代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图像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方式来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同时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贡献。研究侗族装饰纹样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插画设计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文章通过对侗族装饰纹样的收集、整理、分析并结合侗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宗教、神话等的理解,研究侗族装饰纹样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将中国优秀少数民族传统纹样与现代插画手段有机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把传统文化元素糅合进现代商业插画设计中,能增加其文化魅力与历史厚重感,也提升了人们对侗族装饰纹样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为今后的设计实践奠定一定的生存与发展基础;关注并保护了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对侗族装饰纹样的可持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现代商业插画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来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三彩与绞缬是中国唐代极为流行的一种装饰艺术,两者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性。经比较研究,其在纹样造型、构成形式、色彩搭配等方面均具有相对一致的可比性,唐三彩纹样中具有的晕化、几何构成等特点都反映出唐代绞缬技艺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5.
牙板是家具上具有结构功能的装饰构件。本文通过对明清家具牙板的形制与不同装饰纹样的形制进行分析,来研究牙板装饰纹样的形制,得出植物装饰纹样、动物装饰纹样和其他装饰纹样是牙板的主要形制特征。通过对牙板的深入的研究,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明清家具,为明清家具牙板装饰艺术的系统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云南楚雄彝族装饰纹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是云南彝族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异彩纷呈的楚雄彝族装饰纹样作为一种特色的彝族文化符号,被广泛运用于民宿室内设计中。本文通过对楚雄彝族几何形、动物、植物、火装饰等纹样的分析,总结其装饰纹样的设计方法,最终应用于楚雄彝族民宿空间设计实践中,旨在营造楚雄彝族民宿室内空间的独特性,增添彝族民宿的文化内涵,提升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崛起和"中国梦"的提出,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元素凝结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着国家尊严和民族的底蕴。青花瓷纹样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元素之一,千百年来焕发着独特的色彩和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美感。本文以青花瓷纹样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内容,阐述了青花瓷纹样的概念和发展,对传统的青花瓷纹样进行分解、变形和重组,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特征的纹样。并对青花瓷纹样在鞋靴设计中的色彩、造型、装饰位置、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将青花瓷纹样与鞋靴设计最为合理、美观地进行融合,使鞋靴更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让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以清代寿幛为研究对象,从纹样布局和刺绣艺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展示其工艺技术之美,为现代研究宗教文化和刺绣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邢乐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2020,57(4):101-106
祈寿纹样是指传达祈求长寿愿望的纹样,构成题材与造型表现多样。文章基于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的93件带有祈寿纹样传世服饰品,从装饰题材和形式美的角度,对祈寿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出祈寿纹样在近代男装、女装、童装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进一步结合实例探析祈寿纹样的文化意蕴。研究认为,祈寿纹样造型包括艺术化变形与具象写实两种,纹样组合自由多变,在不同着装人群服饰中造型差异明显;祈寿纹样作为一种装饰载体,是民间百姓“护子佑子”的精神寄托,婚庆佳节和谐合好、生日诞辰长寿不老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20.
于毅  田悦  张毅 《毛纺科技》2024,(2):76-83
百子和湖石纹样发展至清代,成为具有程式化特征的组合纹饰,是承载古代大众向往美好生活的世俗产物。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并基于样本图片,厘清百子和湖石纹样组合范式概念,对2种纹样于清代时期范式组合的成因进行梳理与总结,进一步探讨了清代织绣中百子和湖石纹样组合范式的文化寓意。研究表明,百子和湖石由绘画图式发展至纹样定式,不仅赋予了2种文化符号与日俱新的生命力,也奠定了清代时期2种纹样组合范式成为凝聚民众对于子嗣绵延诉求、后辈入仕期盼、美好生活向往以及清风高节思想传承的符号装饰载体,对于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为程式化纹样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增加人物纹样与自然属性纹样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