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侯晓蕾  郭巍 《风景园林》2018,25(4):41-47
在北京逐渐从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建设转向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文章以团队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公共空间的日常性,认为它是由居民的主动行为和非正规活动而创造,并成为城市活力的源泉。接着,文章指出社区营造是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的主要方式,而基于社区营造的设计介入则成为了设计师、城市管理者和居民沟通的平台,并提出了基于社区文化的引导参与、平衡利益和诉求的协作改造和共同参与下的功能嫁接设计介入途径,然后讨论了设计介入的过程性特征和相关平台的构建设想,从而可能对类似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城市中的小区已经变得陈旧,客观上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何通过一种合理的更新方式来解决当前老旧小区所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从而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微更新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微更新是指在对城市的原有结构与风貌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内部微小地块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本文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重现老旧小区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郑州市贾岗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针对其建成年代较早存在的公共空间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设施陈旧等问题展开研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原则,给出贾岗社区微更新设计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孙玥 《华中建筑》2021,39(3):105-109
武汉原俄租界是汉口五个租界之一,也是近代俄国两个在华租界之一,区域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真的城市格局与历史风貌,内部的里分大多街道狭窄、房子破旧.文化氛围与市井气息,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反抗在这个片区既矛盾又相互渗透调节.以往研究多关注街区中的历史建筑而忽略公共空间,故而该研究采用Mapping分...  相似文献   

6.
老旧社区更新是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存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社区公共空间是老旧社区微更新的重点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北京为例,从老城社区和老旧小区两个方面,以小微空间切入,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与治理进行系统探索。不同于以往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工程的大投资和面面俱到,以小微空间切入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强调从小做起,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以小场地微空间作为锚点,以局部撬动全局,对老旧社区进行小投资逐步微更新。相关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老旧社区更新提供借鉴,提高居民社区感和归属感,促进我国老旧社区更新治理和精细化提升。  相似文献   

7.
李雅琪  李瑞  汪原 《风景园林》2018,25(4):48-52
反思武汉原俄租界规划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采用动线观察、PSPL等调研方法,对武汉原俄租界公共空间进行重新解读与分析。总结出弹性设置、微增设计、低技更新3种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的同时,认为通过公共空间选点更新的不断累积会完成对公共空间系统的更新,并选取一个公共空间节点进行了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微更新理论为指导,以普陀区城市更新五色行动要求为依托,深入分析曹杨新村70年发展历程中显现的各类社区公共环境问题。系统阐述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曹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空间品质为目标,以保护地区特色自然风貌、传承人文历史资源为核心,开展的全过程改造提升工作。总结提炼设计理念、工作组织、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创新方法和模式,以期为今后同类型项目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以西安老城为着手点,对西安老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进行了分析,结合城市微更新理念,提出了西安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新思路,达到了既保留老城传统文化又促进城市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19,26(6):8-12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例,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途径,分别是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贾子达  王宁 《住宅科技》2007,27(11):36-38
通过对城镇建设过程中遗留的"边角空间"的形成过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城镇"边角空间"设计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整体和谐、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并且从功能性、装饰与美化和文化景观等不同角度考虑,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边角空间"的设计利用构想,促使城镇空间形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蒋鑫  张文海  李鑫  李倞  林箐 《中国园林》2022,38(2):93-98
以当代老城区改造过程出现的隔离现象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选取济南老城区具有公共空间异化特征的曲水亭片区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运用以PSPL调研法、动线观察法为核心的多目标导向的人群活动综合调研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解译老城区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割裂现象和异化表征,并以其中4个典型的街道界面进行“空间-行为”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流动型、闭环型、单层隔离型、双层隔离型”4类公共空间异化模式,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公共空间异化产生的动因和机制。最后,在当代存量更新的语境下,基于日常生活与物质空间的动态关联,探讨走向社区融合的老城区公共空间互融更新策略,以期为老城区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该书从理论到实践,对城市设计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各阶段展开了较深入的分析,尝试从较广泛的角度来探索和剖析城市设计的整体过程。作者强调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设计过程的整体性特征,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场所,以及对城市设计的形态、感觉、社会、视觉、功能和时间维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侯晓蕾  郭巍 《风景园林》2017,24(6):42-48
本研究以风景园林的视角,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使用现状和景观更新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进行实地调研与居民互动的基础上,借鉴公共空间复兴的相关国际经验,并结合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探讨北京旧城公共空间景观再生设计的有效途径。本课题重点提出了以下策略,分别为:微空间的挖掘与设计、多功能集约站点设计、私属空间的借用与开放、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连通。本课题也采用了多样化的设计研究手段,包括居民访谈、互动调研、文献研究、方案展示、艺术装置等,借此探索高密度的城市建成区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杨宇振 《新建筑》2012,(4):114-118
首先阐述具有现代意义城市设计的出现与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关联;进而回顾包括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曼纽尔·卡斯特尔、阿里·迈达尼普尔等关于城市设计与空间之间关系的论述,讨论城市设计作为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技术工具的核心议题;论述城市设计的多重维度,探讨从城市设计者到全球之间的多种空间尺度,把城市设计置于一种关联性的结构中进行讨论,以及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世界中,城市设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彦芝  魏薇 《规划师》2011,27(4):44-51
市民生活是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的内容,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调研针对杭州市武林一天水单元以西的住区,从行为活动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市民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查、观察、追踪,并基于活动三要素进行分析.针对住区层面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调研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系统在微观与宏观层次"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基于城市背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余姚市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的城区中心旧城改造概念性城市设计构思及其所引发的思考,探讨如何根据城市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情况等基本条件,不刻板拘泥于对传统形式的借鉴,用时代的规划设计语汇营造城市空间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Vietnam recently started to recognise the multiple benefits brought by open and green spaces to urban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the provision of open and green spaces (parks, public gardens and lakeshores) in Hanoi. Using a model proposed by Talen (2010), we examine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se spaces between 2000 and 2010, their level of proximity to residential unit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distribution matches social needs (defined in terms of population density). We find that while the absolute number and surface area of parks and public garden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Hanoi, these new public spaces are mainly built on the city’s newly urbanised periphery. As a result, in 2010, only 15% of Hanoi’s residential blocks had access to a park or public garden within a reasonable walking (1000m) or biking distance (2500m). Moreover, the city’s densest residential areas have only access to relatively small gardens and parks, resulting in overcrowding. Lakeshores, however, represent an opportunity to enhance access to open and green spaces in Hanoi due to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We conclude by advocating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patial measures of proximity and needs into Hanoi’s public space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