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中以昆明市西苑立交桥为研究对象,结合微更新理论对场地进行调研分析,探索小尺度、小细节修复更新桥下灰空间现存问题的设计策略,以期通过功能重塑、艺术介入等设计手段,解决场地现存功能单一的问题,唤醒城市遗忘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2.
刘荃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4):149-151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聚焦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成为新阶段城市建设的关键。公共空间作为新一轮城市更新中重点打造的基础设施类型,其引导城市更新的“触媒”价值有待挖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美国丹佛天际线公园案例,梳理其通过建设小块公共空间激发更大范围城市更新的过程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及城市更新中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发展伴随交通的发展,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地面空间有限使现代城市出现立体交通成为必然.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桥下附属空间.国内外对此类空间的利用进行各种探索和创新,但还导致剩余空间的出现.以济南市顺河高架桥桥下空间为研究对象,考察桥下剩余空间使用现状,针对该空间的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利用的相关对策,以恢复城市形象,打造... 相似文献
4.
5.
6.
7.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是特殊的空间形式,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在对桥下空间形态和利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郑州市6座典型高架桥进行实地调研与评价,量化分析其空间形式及利用方式所占比例后发现:①桥阴空间形态较规则,多为有顶半封闭的长方体空间,以交通类利用为主。②匝道下空间是三角锥状"落坡空间",起始端的低空部分为停车或闲置,其他多数与高架围合空间融为一体进行绿化利用。③匝道围合空间形态多样,规模大且开敞,常见大面积的绿化种植,利用价值较高。④苜蓿叶型桥下空间利用方式丰富度高出环岛路型桥2.5~4倍;⑤郑州桥下空间利用方式排序为:绿化车行交通静态停车市政设施休闲商业居住体育,可以得出,其绿化较好,但商业、居住与体育等利用较缺乏。根据以上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多样化利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山城重庆的特殊地貌导致其交通空间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进而使得大量高架桥出现。本文就如何利用这些随山势起伏跌宕的高架桥桥下空间、适当发挥其价值、避免其沦为城市中的消极空间进行了设计策略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生活复兴的今天,城市剩余空间获得了转消极为积极的契机。在共富风貌驿竞赛的三处典型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设计中,我们探索了如何激活城市剩余空间、重塑区域在地活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从向外扩张到内部更新的转型时代已经到来,规划策略也随之改变.如何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合理体现城市色彩风貌特色成为规划中的重点.以太原主城为研究对象,明确主城色彩空间逻辑,指导不同色彩空间建筑色彩的选择,从而带动城市的有机生长. 相似文献
11.
城市更新地区一般都面临着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其更新地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城市"熟地"上开发地下空间往往会受到现状地面环境和原有建筑物等的制约.因此,其开发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更新地区的实例,着重从资源评估、规模预测、详细规划设计以及公共政策等几个方面对更新改造地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关注的问题和侧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居民对城市绿地的
功能需求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交流
和共处。城市绿地更新从只满足基本的生态功能向公园的共享
和花园的生活演变。而花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表达方式与场
所空间,在城市绿地更新中扮演着由量到质的重要角色。从分
析花园的概念特征、发展及在上海城市绿地中扮演的角色出
发,建立起以场所属性为主导的花园设计理念,进而以此理
念在上海城市绿地更新实践中进行探索,为建设花园人居城
市、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更新过程中,非正式绿地在为城市提供环境、
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补充作用。然而,非正
式绿地由于数量繁多、面积较小、种类多样、边界模糊等特征
导致其难以高效识别。深度学习在分割图像进行识别及自主学
习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对多源数据依托
下的非正式绿地识别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基于非正式绿地内
涵归纳其识别特征与识别难点;其次,梳理识别非正式绿地常
用的4种数据类型,即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的高分辨遥感影像、
街景图片,用于辅助识别的网络媒体数据、PPGIS平台数据;
再次,对现有深度学习进行非正式绿地整体布局识别、耦合多
源数据进行辅助识别的方法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
未来非正式绿地空间识别应用与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存量绿地更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引入城市触媒的概念,探索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间的学科关联,进而剖析城市触媒效应工作原理的运行机制,探讨微空间作为触媒元素激发相邻其他城市元素并产生"链式反应",促成城市发展的空间意义。借助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竞赛实例,以口袋公园作为微空间的典型代表,结合"触媒元素的选取""激活和完善触媒""引导触媒效应"3个触媒理论步骤展开讨论,例证城市微空间更新触媒理论的实践应用,以期达到全面意义上的城市活力更新。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余姚市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的城区中心旧城改造概念性城市设计构思及其所引发的思考,探讨如何根据城市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情况等基本条件,不刻板拘泥于对传统形式的借鉴,用时代的规划设计语汇营造城市空间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能有效缓解PM_(2.5),然而当前对绿地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能在规划设计中直接应用的成果不多。基于武汉市9个城市绿地空间形态要素量化差异与实地测量的PM_(2.5)浓度大小,探索二者深层的量化关系规律。结果显示:1)PM_(2.5)消减量随绿地规模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当规模大于5~10 hm~2消减量减缓;2)绿地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与PM_(2.5)的消减量显著正相关,分维指数与近圆形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PM_(2.5)的消减效率随绿地规模的增加急剧下降,当绿地规模超过5~10 hm~2,消减效率变化不明显。通过量化分析,揭示对PM_(2.5)消减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指标,提出适当的规模、不规则或复杂的绿地形态及分散式的布局等绿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公众参与和可持续的老城更新——扬州老城更新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和普遍运用的实施机制。但在中国的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相当有限。扬州市文化里的老城更新,全过程地运用公众参与机制,为中国的老城更新提供了具有首创价值的实践范例。扬州市的案例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可持续的老城更新目标的必要路径,也是在城市更新领域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目标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