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木兰诗》中描写的历史为背景,与当下传统服饰复原趋势相结合,立足于绵长的中华传统服饰的历史史实,将诗词故事中的木兰形象具象化。结合文献研究、图像资料、实物分析,对北魏时期木兰形象进行考证。从《木兰诗》中平民女性和军人的双重身份出发,考证出木兰着襦裙的女性形象,以及穿裲裆袴褶的男性军人形象,并对这两套服装进行复原实践。运用三重证据法,在实物、图像和文献三者互为印证的基础上,选取北魏时期代表性的纹样、材质、色彩和款式,并通过染色实验、纹样摹绘和刺绣实践,通过复原实践完成男女装各一套木兰服饰形象。旨在以木兰为人物设定背景,展示北魏这一民族交融时期服饰的特点,同时为木兰形象再创造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马球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在统治者的推崇下,唐代的马球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适用于马球活动的服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体育服饰的重要资料。现代数字化的环境为马球服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计算机平台创建马球人体模型和服装模型,可以还原唐代马球服饰的着装效果,分析其服装与活动的适配度,推动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研究进程。通过对唐代马球服饰款式、比例的分析,利用CLO 3D、3Dmax、Maya等软件对其服饰与活动状态进行数字化虚拟复原,以活动中服装所受应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服装的穿着效果和应力评价,进一步验证马球服饰结构设计在活动过程中的合理性。研究得出人体活动影响马球服的穿着形态,服饰结构中区别于常服的设计具备合理性,在挥杆击球时为人体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3.
选取清代文物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化虚拟技术,利用CLO 3D软件对服饰文物进行数字化三维虚拟重构;利用AI软件、Photoshop软件与富怡CAD软件对其进行款式结构分析、样版图复原与纹样复原。提出运用比例法测算单个纹样尺寸大小,并按照原文物中组合纹样比例大小对原纹样进行绘制与复原,为服饰纹样数字化复原提供思路与方法,为服饰文物保护与传承增添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史料厘析的基础上,结合高丽前期与中原内陆政权的交流史实,分析了中原服饰制度,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服饰制度对于高丽前期服饰文化的影响,并发掘阐述其产生的缘由,为当代对于中朝两地服饰文化交流历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服饰热潮兴起和服装史研究具象化的背景下,尝试对北魏平城时期的装束服饰进行复原。通过对历史文献、出土服饰实物与壁画陶俑图像三重证据的考据,并以生活于这一时期的贵族司马金龙夫妇为案例,从服装、配饰、妆容、生活场景等方面还原北魏平城时期贵族男女的装束服饰。此次复原将司马金龙形象确定为头戴圆帽屋鲜卑垂裙帽,身穿直裾袍与绛纱褝衣,足踏木屐;钦文姬辰形象则确定为头戴四瓣帽屋鲜卑垂裙帽,身穿长褶衣与八破间色裙,足穿靴。夫妇二人的着装既表现出北魏平城时期汉服与鲜卑服杂糅的特点,也在细节处反映司马金龙与钦文姬辰作为胡汉融合家庭的身份特征。此外,本次复原还结合了南北朝乐府诗中对生活场景的描写内容,为还原这一时期的日常生活画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文化生态视角系统分析蒙古族传统服饰在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符号特征与装饰手法,探索其中所含元素的缘起与地域文化背景,总结整理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脉络与设计驱动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地域特征的分析,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服饰元素符号,梳理不同地域下的蒙古族服饰特点并将其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地域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域环境与蒙古族服饰文化价值的关系;其次,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总结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分化和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结论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地域、文化、宗教、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设计驱动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转化和价值实现路径,为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服饰的复原不仅涉及服装本身的形制结构、纹案、织物展现,还包括在真实人体穿着状态下的展现。而目前在对墓葬出土的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涉及的墓主人人体尺寸数据问题,缺乏相关的资料记载和在经过时间的流逝下已经很难获取墓主人较为准确的尺寸信息。因此在服饰复原的过程中,对服饰文物的真实展现成为了当下一个棘手的问题。以江西南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中的李英姑棺为例,结合出土文物简报中所提供数据进行推导,通过查找相关文物资料,研究人体部位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为求得墓主人数据得到合理的推导。计算出人体各部位之间相对应的数值,进而求出人体数据的数值范围,得出人体数据平均值,最后对虚拟模特的身体数据进行调整,得到了更加真实的人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CLO3D软件将服饰进行复原,可以呈现出一种更加真实、贴切的服装穿着效果,为传统服饰的数字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婷婷 《上海包装》2023,(5):165-167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传统服饰文化体系,同时要与现代设计观念相互融合。从传统服饰的结构特点、色彩体系以及象征意义等3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对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现代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现代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数字化技术对裕固族服饰文化进行正确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成必然趋势。文章通过裕固族服饰文化及保护现状概述、数字化应用情况及数字化策略初探几个方面提出准确、全面并深入的文化传播构想,为肃南地区旅游经济的推动提供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冉  张敖 《中国科技博览》2012,(24):536-536
在欧洲的服装文化历史上,通常刻意的追求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本文从西洋服装中古代服饰为入手点,通过阐述服装史中某一时期的服装形态,款式结构,服饰文化等方面,逐一分析其对当今服饰文化和穿衣理念所产生的煽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历史文明的进程中,每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这些图腾代表了部落人民与氏族先祖之间的血缘关系,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纽带,图腾的形象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但都是一种神灵化的形象。本文聚焦中国传统鸟纹形象中的古蜀神鸟图腾形象,梳理其起源及发展脉络,窥探其形象背后的文化底蕴,厘清其在中国鸟形崇拜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作用。文中以营盘山彩陶,三星堆青铜神树、青铜大鸟头和金沙太阳神鸟金箔,汉代砖画为研究起点,结合古籍、文献、图解和实物证据,对古蜀神鸟图腾的起源、主要功能、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古蜀神鸟图腾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并根据视觉元素的内涵寓意来进行造型元素分类整合。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传统鸟形纹及古蜀神鸟纹在现代视觉传达计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规律并对古蜀神鸟图腾形象进行解构再创作的设计创作实践。对古蜀神鸟图腾视觉元素进行分析,同时对神鸟崇拜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这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古蜀地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古蜀地部落之间文化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时将这些元素根据主题思想进行解构重组,赋予现代设计作品民族文化的血液,可使其成为能承载区域文化传播、历史文化传承的优秀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加强视觉信息和文物修复的内在关联性,强化信息艺术设计的认知过程和感受方式,以南朝石刻数字化修复为研究对象,进行视觉信息创新设计的研究。随着数字化文物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信息创新设计也在南朝石刻保护和修复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其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南朝石刻保护与修复的图像、符号、场景等视觉元素,在现存的南朝石刻研究的基础上,将石刻保护与修复的视觉元素、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南朝石刻信息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充分发挥了信息视觉化优势,以数字化的创新思维模式,赋予南朝石刻新的情感含义,综合文物修复工程、视觉信息设计方法、数字信息技术等。探索视觉信息设计在数字化文物修复中的创新设计和突破,不仅增强了视觉传播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文物形态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
马瑜  李翠翠  李珩 《包装工程》2023,44(4):43-49, 58
目的 研究服装数字化技术在航空机务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及实验法,对航空机务服数字化设计应用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述,研究服装数字化技术在航空机务服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结果 以航空机务服设计过程为例,证实服装数字化技术适用于工作服的定制化设计生产,将在研究航空机务服设计各环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模块的数字化技术研究。结论 随着人们对服装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服装二维及三维的相关数字化技术也渐趋成熟。服装数字化技术在工作服定制化服务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服装数字化技术设计的极寒条件下的工作服能够满足航空机务员的需求,保障了航空机务员户外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维护了航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强坤  张予琛 《包装工程》2023,44(4):18-27
目的 结合交互设计技术对中国近代飞行服数字化影像进行归纳总结,探究数字化影像和交互技术的结合方式,分析影像交互技术对飞行员服饰的影响。方法 利用网络、书籍等方式梳理中国近代飞行员服饰的变化发展过程,结合现有案例分析不同影像交互设计的特点并选择合理的交互设计方法。结果系统直观地对中国近代飞行员制服的历史变更进行梳理总结,结合交互设计基础理论,完成对飞行服数字化影像的交互设计。结论 对现存影像稀少的飞行服而言,制作成本低、内存占比少、简洁易懂的小程序有着易于查看、方便快捷、互动性高等优势。合理的色彩搭配、简洁的画面、详细的文字说明以及丰富的交互操作能够带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5.
姜靓 《包装工程》2018,39(24):88-92
目的 从社会背景、历史原因、文化诉求、艺术环境等方面分析和研究晚明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独特性。方法 结合文化传承、政治背景、社会经济、艺术美学、科学技术等多方因素,探析晚明书籍装帧的艺术风格的来源及其形成原因。结论 论述晚明时期“尚奇”的美学理念和设计思想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在体现与宋元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时,敢于打破古代经典、大胆创新的独特之处。晚明书籍具有“奇特”书名和内容、“多样”的装帧形式和“新颖”的版式设计,犹如现代书籍形态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吴卫  周少卓 《包装学报》2016,8(2):83-87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鸮形铜卣是商代中晚期祭祀礼器,其通过对称的处理手法烘托出凝重高古的宗教气息,运用写意的方法简练概括地塑造了"神鸟"形象,采取适形的视觉语言勾勒出和谐统一的装饰纹样。商代"尊神尚鬼"的宗教思想使鸮鸟成为"吉祥之鸟",西周民神并重的思想意识却使之变成了"不祥之鸟",使鸮鸟形象在青铜器上由盛而衰。鸮形图像的兴衰反映了宗教信仰变化致使审美观念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志。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汉代服装元素的优盘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汉代服装为设计元素,以优盘造型为设计对象,阐述了汉代服装的基本形式、色彩和图案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运用形态借鉴、形态分割的设计方法,将汉代冕服、仕官服装、后妃服装、仕族女子和男子服装、庶民服装、仆婢服装的元素和汉代服装的分割形体具体应用于现代优盘造型的设计中,旨在使现代产品凸显民族特色,使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