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将空间形态特征与空间活力 值进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4个在“行为—感 知”框架下具有研究意义的空间形态特征指 标;将心理物理学理论引入建筑学领域,将 老年使用者的空间心理感知评价值与空间形 态特征值进行曲线拟合发现:天空开阔度、 空间通视度与老年人的空间形态特征感知 评价值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符合对数定 律,可以成为今后衡量老年人对住区户外公 共空间心理感知的形态量化指标。这将为城 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适老优化提供基础数 据支撑与更为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控规指标对住区户外空间缺乏严格管控,忽视了不同类型的户外空间对居民活动影响的差别。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南京市17个高层住区进行实地调研,以室外活动场地、开放绿地、水域等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调研数据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起不同户外空间特征与居民活动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设定不同类型户外空间的准入标准提供依据,同时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户外空间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交往行为的关系,以徐州西关北村为例,借鉴R·克里尔理论分类梳理住区主干道、宅前路、主干道与宅前路交叉口、住区入口以及主干道尽端等空间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行为注记法对交往行为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交往行为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动态和静态集体行为各自青睐不同的空间类型特征。研究成果为完善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促进老年人健康视角下,基于类型学与结构方程模型,对武汉3种模式样本住区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中国当代城市老年人户外交往活动规律及其空间环境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住区开放空间环境中,老年人交往活动呈现出"市井式、集体式、邻里式"3种典型特征;住区开放空间的景观环境满意度、服务设施满意度、空间区位满意度、空间形态满意度与老龄户外交往活动质量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相关性依次减小;促进老年人交往活动导向下的住区开放空间适老化规划与设计,宜将提升空间的景观环境愉悦度、健身游乐设施多样性、场所区位可达性依次放于首位。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居住区不仅提供居住的场所还应满足人对户外交往空间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开放型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与居民不断提高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以20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试点居住区——济南燕山小区为例,选取住区点线面不同形态户外空间开展实地调研并对各年龄段使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既有成熟型开放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使用效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典型户外空间的调研分析与问题梳理,提出对此类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提升的措施,为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做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住区建筑群能耗不仅受到建筑单体影响,亦与街区空间形态密切相关。为研究空间形态与建筑能耗之间影响机理与居住区节能低碳设计策略,以武汉市为例,选取多层板式住区、二类高层板式住区与一类高层板式住区各14个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hino与Grasshopper软件平台进行住区三维模型建模与能耗模拟,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方法分析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住区制冷与采暖分项能耗以及建筑总能耗与住区空间形态密切相关。体形系数与建筑高宽比对建筑群能耗影响显著,且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是建筑高宽比的2.32倍。研究结果可为低能耗住区规划与节能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2013,(Z1):9-11
针对高层住区不当的建筑布局形式导致的恶性气流问题,进行户外空间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布局形势下气流的流动特点,并用图示语言阐释减弱不良风效应影响的优化策略。最后,对案例住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风速实测数据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探索改善高层住区风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养老机构户外环境是老年居住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但使用率低是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采取行为观察法和图片比选法对一所养老机构的部分用户(n=99)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户外环境使用现状特征以及不同类型使用人群对理想空间的使用偏好特征.使用现状表现出活动成组团、行为类型偏消极、轨迹单一且整体空间利用不足等特点,使用偏好则整体符合舒适性、绿化量、可达性、视野通畅和过渡空间五种特性诉求.通过对两方面使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促进户外环境使用的养老机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层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立体化发展策略提出建立对应的三维指标。引入三维空地率概念,将空中开放空间以一定比例折算计入空地率以鼓励公共空间面积的增加。针对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对绿化效果重视不足的问题,引入"绿视率"和"三维绿容比"指标,并为"三维绿容比"的绿量计算建立简易的计算模型以提高指标的可操作性。所提出的三维指标将原有的居住区指标由二维平面上的控制向立体化发展,为改善高层高密度住区环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老年人和儿童在看护关系中表现出的行为特点和对空间的需求出发,总结出老幼交互行为的特征。从空间的尺度、空间的指向性、空间的围合度以及座椅的布局形式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既有住区户外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对1"与"多对多"老幼交互空间类型,为今后既有住区户外空间的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住区户外空间承载着居民日常的锻炼健身、休闲娱乐、交往交流等活动,对促进居民健康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城市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供需矛盾的问题,通过对湖北省9个市54个住区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城市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现存问题及主要原因。基于共享理念,从基础、核心、方法、保障四个维度提出了更新策略,并结合居民行为特征构建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三级共享体系,来应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不足的问题,以期为城市住区户外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化形态在改善微气候、降风和减少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城市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绿化形态下居住区微气候的差异,并基于对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的模拟,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文章还着重分析了绿化形态在降低风速方面的作用,发现风速衰减量与绿化宽度呈正相关,而随着绿化高度的增加,风速衰减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把结果绘制在一张显示绿化高度和宽度与风速衰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中,该图形可以为降风绿化带设计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董禹  李珍  董慰 《风景园林》2020,27(2):88-93
城市住区绿地环境的感知与压力缓解密切相关,能够影响居民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时间和品质两个层面,探析住区绿地感知与居民压力水平的关系。选取哈尔滨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住区,通过对731名住区居民的问卷调查,获得居民的日均绿地感知时长、对住区绿地环境的感知偏好评价和压力水平的数据。分析表明,日均绿地感知时长超过50 min的居民具有明显的低压力水平。居民在城市住区绿地中可以感知到9个类别的品质特征,包括秩序、自然、安静、尺度、庇护、趣味、物种多样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其中秩序和安静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最密切,二者与尺度和自然品质特征结合为最优感知品质组合,很大程度上可缓解高压人群的压力水平。研究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为识别有益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要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城市形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物质形态、社会形态和居民感知形态三个方面解析天津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以黄纬路片区军民里社区为例,探讨了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设计策略和方法,为改善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提供了科学而清晰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儿童友好视角,通过对邯郸市住区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获取儿童的户外活动特征,随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住区户外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之间的影响关系,同时对工作日与休息日间的活动差异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人口学变量中,儿童与家长年龄对户外活动时长存在显著影响。建成环境品质、趣味性、可达性、安全性、邻里氛围、空间干扰度是可能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其中可达性、邻里氛围、空间干扰度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基于儿童友好的住区户外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户钰洁  吕飞  魏晓芳 《室内设计》2023,38(6):98-104
住区公共空间是女性群体的重要活动 场所,安全感是影响女性使用公共空间最具决 定性的因素之一。基于女性安全审计工具,选 取H市F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 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安全感的提升路径。研究 表明:一、空间要素、设施要素、氛围要素、管理 要素和人群活动对女性安全感有影响,其中空 间要素影响最大,氛围要素影响最小;二、不同 年龄段女性的安全感认知特征不同,在绿地空 间、照明设施和人群活动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三、女性的安全感体验更加细节和偏日常,在同 一个场景下会产生差别较大的感知倾向。为此, 提出强化环境对女性的心理支持、满足多元主 体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公共空间场景的生活化 转向三个路径,以提升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安 全感。利用女性安全审计工具进行的实证研究 提供了挖掘环境情感意义、促进女性参与的新 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的社会背景下,人居环境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联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文中以户外空间的围合程度作为变量,探究对老年人身心恢复最具影响的户外空间围透度特征对老年人生理-心理恢复性影响的差异性.通过6个空间场景4个维度的环境模拟实验,结合心率与皮肤导电性等生理指标的数据测量与感知恢复性评价,得出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住区户外环境设计方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怡 《华中建筑》2002,20(1):53-56
该文以对当前住区户外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研究设计方法和对策。首先,采用“类型学”的方法找出传统居住户外空间各设计原型,并将其与户外空间形态设计用“类原型”设计方法联系起来。其次,指出在住区中采用双层交通体系可以达到集约化和安全的规划目的。最后,分析了自然生态这一多要素系统和户外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生态与户外环境设计的结合原则和方法。文中具体结合了自己参与的设计实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实现“积极老龄化”是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新挑战,住区开放空间作为大多数老年人的主要体力活动场地,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建设重点。选取江西省丰城市6个住区为样本,通过实地勘察法、行为注记法,对住区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及老年人体力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SPSS相关性分析,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住区绿化环境、公共设施规模,以及开放空间单元形态、可达性与围合性,是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建议,为住区开放空间及其公共设施的适老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策略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联合国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 市”倡议和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二胎时代的背 景下,如何在城市住区的郊区化蔓延与高度机 动化的影响下,规划建设儿童友好型的户外 活动空间成为城市住区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本研究以大连某一边缘住区为案例,首 先,基于实证研究获取该住区不同年龄段儿 童的日常游戏场所选择、游戏出行方式、时间 和频率等活动行为特征;然后,对住区内现 有公共空间的布局结构、服务范围和可达性 等进行调研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获取家 长与儿童对其住区公共空间的认知评价;最 后,探讨现有边缘住区的公共空间布局规划 在儿童适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 利于儿童活动的相应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