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序列推荐算法利用用户的交互序列建模用户的动态偏好,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但是,将交互序列直接输入自注意力层将会限制算法对序列局部关联信息的有效利用。此外,现有的大部分推荐算法利用用户最近的行为表征与目标项目的点积计算项目得分,这将削弱先前交互项目对推荐结果的影响。提出融合序列局部信息的日期感知序列推荐算法,使用多个垂直过滤器融合各交互项目在交互序列中的多种局部关联信息,同时使用交叉注意力机制捕获所有历史交互项目和目标项目的关系,并且抛弃了传统的位置嵌入方法,改用交互发生的日期作为绝对时间嵌入。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的评估指标上较基线算法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序列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和物品交互的时间序列信息,精确预测用户下一次交互物品.现有的序列推荐算法存在用户兴趣过渡拟合的问题,导致推荐内容同质化严重,从而无法实现个性化推荐.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知识图谱与注意力机制的个性化序列推荐算法(SR-KGA):首先,引入知识图谱,通过图卷积网络对物品进行嵌入表示;其次,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头注意力机制构建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最后,在损失函数中加入多样性正则项;实现用交互序列来预测未来可能交互的物品序列,从而进行推荐.通过在真实的数据集上实验,SR-KGA在保证推荐准确度的同时,提升了推荐列表的多样性,实现了用户个性化推荐.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序列推荐算法通常仅采用单一项目信息来捕获项目的潜在特征,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存在时间依赖性随序列中位置单调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注意力机制与用户动态偏好融合的序列推荐算法.首先,针对单一项目信息不足以学习项目准确表示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注意力机制用于学习高质量的项目表示.其次,针对循环神经网络的时间依赖性严重损害了用户近期偏好建模的问题,引入文本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循环隐藏状态之间的短期序列模式,并根据用户意图将用户长期偏好与近期偏好进行动态融合.此外,针对传统自注意力机制无法对序列中元素的相对位置信息进行建模的问题,对现有的自注意力机制进行了改进,充分捕获序列中元素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在公开数据集MovieLens-1M与Amazon-Book上与现有优秀算法作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序列推荐算法仅利用长短期顺序行为和用户交互行为进行推荐,没有充分考虑用户交互行为之间的时空间隔信息对用户推荐序列更深层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网络和自注意力的兴趣点序列推荐模型。将用户签到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间隔信息融入门控循环单元网络,使用用户的历史签到序列信息获取用户的偏好,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对签到地点进行建模,获得用户对于模型的权重序列,通过签到地点与候选地点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匹配兴趣点,为用户推荐一个兴趣点序列。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召回率上优于之前先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任柯舟  彭甫镕  郭鑫  王喆  张晓静 《计算机应用》2021,41(10):2806-2812
针对推荐算法中的数据稀疏问题,通常引入社交数据作为辅助信息进行社会化推荐。传统的社会化推荐算法忽略用户的兴趣迁移,导致模型无法描述用户兴趣的动态变化特征,也忽略了社交影响的动态特性,导致模型将很久以前的社交行为与近期社交行为同等对待。针对这两点提出一种社交信息动态融合的社会化推荐模型SLSRec。首先,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构建用户交互物品的序列模型,以实现对用户兴趣的动态描述;然后,设计具有时间遗忘的注意力机制对社交短期兴趣进行建模,并设计具有协同特性的注意力机制对社交长期兴趣进行建模;最后,融合社交的长短期兴趣与用户的短期兴趣来获得用户的最终兴趣并产生下一项推荐。利用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和命中率(HR)指标在稀疏数据集brightkite和稠密数据集Last.FM上把所提模型与序列推荐模型(自注意力序列推荐(SASRec)模型)和社会化推荐模型(社会推荐的神经影响扩散(DiffNet)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SLSRec模型与DiffNet模型相比,在稀疏数据集上的HR指标提升了8.5%;与SASRec模型相比,在稠密数据集上的NDCG指标提升了2.1%,表明考虑社交信息的动态特性使推荐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
牛路帅  彭龑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0):3055-3059
为了解决推荐模型中无法挖掘用户兴趣多样性和捕捉用户行为序列之间的顺序信息,以及交互发生在元素级并非特征向量之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和位置信息的xDeepFM推荐模型(extreme deep multiple attention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factorization machine,xDMALFM).首先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进行不同子空间的特征深度提取,然后利用位置信息去捕捉用户行为序列之间的顺序关系.最后,利用三个公开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以AUC指标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xDeepFM模型具有更好的推荐性能,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量移动数据的积累,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已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主流方法倾向于从用户近期的签到序列中捕捉局部动态偏好,但忽略了历史移动数据蕴含的全局静态信息,从而阻碍了对用户偏好的进一步挖掘,影响了推荐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和局部特征融合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方法.该方法利用签到序列中的顺序依赖和全局静态信息中用户与兴趣点之间、连续签到之间隐藏的关联关系建模用户移动行为.首先,引入两类全局静态信息,即User-POI关联路径和POI-POI关联路径,学习用户的全局静态偏好和连续签到之间的全局依赖关系.具体地,利用交互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构建异构信息网络,设计关联关系表示学习方法,利用相关度引导的路径采样策略以及层级注意力机制获取全局静态特征.然后,基于两类全局静态特征更新签到序列中的兴趣点表示,并采用位置与时间间隔感知的自注意力机制来捕捉用户签到序列中签到之间的局部顺序依赖,进而评估用户访问兴趣点概率,实现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最后,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比较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的准确性.此外,案例分析表明,建模显式路径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8.
现有基于多兴趣框架的序列推荐方法仅从用户近期交互序列中学习得到用户多兴趣表示,忽略了数据集中项目间的关联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关联项目增强的多兴趣序列推荐方法IAMIRec(item associations aware multi-interest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 method)。首先通过数据集中用户交互序列计算得到项目关联集合和对应的项目关联矩阵,然后根据项目关联矩阵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建模用户的近期交互序列,最后使用多兴趣框架学习得到用户的多个兴趣向量并进行top-N推荐。在三个数据集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与分析,IAMIRec在recall、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和hit rate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相关方法。实验结果说明 IAMIRec可以实现更优的推荐性能,也表明引入项目关联信息可以有效增强用户的多兴趣表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图谱与注意力机制的推荐模型.在该模型中,将知识图谱作为辅助信息进行嵌入,可以缓解传统推荐算法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并且给推荐结果带来可解释性.为了提升推荐准确率以及捕捉用户兴趣的动态变化,再结合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以及注意力机制生成用户自适应表示,加上动态因子来更好地捕捉用户动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社区网站中通过衡量用户静态信息的一致性和共同好友数量, 忽视其动态信息以及动态信息变化过程实现好友推荐这一问题, 提出基于兴趣集、兴趣度持续时间、兴趣集序列构造性格模型, 比较用户性格相似度实现性格相似的判断. 实验结果显示, 该模型实现好友推荐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机器阅读理解模型主要使用循环模型处理文本序列信息,这容易导致训练和预测速度慢且模型预测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片段抽取型机器阅读理解算法QA-Reader.该算法利用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RoBERTa-www-ext获取问题和上下文的词嵌入表示;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进行编码;计算上下文和问题的双向注意力及上下文的自注意力,以融合上下文和问题之间的关联信息,拼接得到最终的语义表征;经过模型编码器预测得到答案,模型针对不可回答的问题计算了其不可回答的概率.在中文片段抽取型机器阅读理解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QA-Reader模型与基线模型相比,其性能方面EM和F1值分别提高了3.821%、2.740%,训练速度提高了0.089%.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景点推荐算法在处理用户关系时忽视了用户隐性信任和信任传递问题,以及当用户处于新城市时由于缺乏用户历史记录无法做出准确推荐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综合用户信任关系和标签偏好的个性化景点推荐方法.在仅仅考虑用户相似度时推荐质量差的情况下引入信任度,通过挖掘用户隐性信任关系解决了现有研究在直接信任难以获取时无法做出推荐的情况,有效缓解了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同时在用户兴趣分析过程中将景点和标签的关系扩展到了用户、景点和标签三者的相互关系,把用户的兴趣偏好分解成对不同景点标签的长期偏好,有效地缓解了缺乏用户历史游览记录时推荐质量不佳的问题.通过在Flickr网站上收集的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推荐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推荐精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启动和新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虽然可以很容易地挖掘出用户的兴趣爱好,但存在数据冷启动和稀疏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推荐算法.首先通过LDA主题模型训练数据集得到物品-主题概率分布矩阵,利用物品-主题概率分布矩阵得到用户历史兴趣模型,然后结合用户历史行为信息和物品内容信息得到用户兴趣模型,最后计算用户与候选集之间的相似度,进行TOP-N推荐.在豆瓣电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推荐算法能够更好地处理稀疏数据和冷启动问题,并且明显提高了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中用户签到数据的高稀疏性问题及用户隐私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推荐模型(SoGeoCat).首先,通过用户潜在兴趣点数据模型,学习用户的潜在兴趣点;其次,将用户的潜在兴趣点纳入融合类别信息的矩阵分解模型中并优化;最后,根据用户特征矩阵、兴趣点特征矩阵,提出推荐策略.基于Foursquare真实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其他几个推荐模型,该算法将用户的潜在兴趣点填充至用户-兴趣点矩阵中,可以有效地缓解数据稀疏性的影响;(2)该算法可保护用户家庭信息;(3)在推荐模型中纳入类别信息的影响能提高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5.
知识图谱引入推荐系统可以利用知识图谱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学习用户及项目表示。基于嵌入传播的方法利用知识图谱的图结构学习相关特征,但随着传播范围增加,多跳实体间的语义相关性减小。为有效提升推荐语义表达能力并提高推荐准确度,提出基于用户潜在兴趣的知识感知传播推荐模型,该模型采用异构传播方式传播项目关联知识并迭代学习用户的潜在兴趣,以此增强模型对用户与项目的表示能力。具体地,首先图嵌入层生成用户与项目的初始化表示,随后在异构传播层中采用知识感知注意力机制区分同一层中实体之间的重要性,更精确生成目标实体的表示。随后通过用户潜在兴趣传播学习用户的高阶潜在兴趣,增强多跳实体语义相关性。最后在预测层中使用信息衰减因子区分不同传播层次的重要性,生成用户及项目的最终表示。实验表明,该模型在Last. FM与Book-Crossing两个公开数据集上AUC值相较于最先进的基线提升了2.25%与4.71%,F1值分别提升3.05%和1.20%,recall@K值均优于对比的基线模型,提出的模型能有效提高推荐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推荐算法中用户标签稀疏、推荐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标签的微博推荐算法。利用TextRank排序方法提取用户发布微博中的关键词,并对该关键词进行扩展,将其作为表示用户兴趣的标签;再根据微博的效应函数和生命周期形成待推荐的微博列表,计算用户标签及其同义词在待推荐微博列表 中出现的次数,将出现次数较多的TOP-k条微博推荐给用户。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用户标签的稀疏性问题,并能提高推荐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时宇岑  印莹  赵宇海  张斌  王国仁 《软件学报》2019,30(5):1561-157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开发者社区的提问-回答经验交流方式已成为众多开发人员解决软件开发、维护过程中所遇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为开发者社区中的提问者及时、准确地推荐问题回答者,是具有实际需求的重要问题.通过对Stack Overflow和Github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开发者社区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观察到影响上述问题推荐准确性和反馈及时性的3个现象:(1)用户标签自定现象,即开发者社区中,用户的标签信息是由用户自己主观定义所得,而非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客观标定;(2)不对称活跃现象,即用户可能在某个或某些开发者社区中活跃,但在其他社区中并不具有同等活跃程度,甚至不活跃;(3)关键词集封闭现象,即开发者社区中的问题回答者推荐仅依据问题文本中的关键词,而未考虑其他语义相关的关键词.针对以上问题,融合开发者社区的用户信息,通过分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行为,建立跨社区的开发者网络,并提出一种基于重启随机游走的算法更新用户标签.进一步地,通过使用Taxonomy来扩充问题的查询关键词范围,在此基础上,协同用户矩阵进行更加准确的推荐,并增大了推荐时有效用户的范围.收集的实验数据包括170万个有效主题、累计40万用户以及117个标签.实验结果证实,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F-measure和NDCG度量.特别是在冷门标签的推荐中,与未采用该方法的推荐算法相比,基于NDCG度量的推荐准确率至少可提高2倍,部分甚至可高达4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序列推荐系统(SRS)都假设需要预测的下一项与用户的上一项输入有关,然而真实场景中,用户可能会在浏览过程中误点击与自身兴趣偏好不一致的项目(不可靠实例)。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分布建模的序列推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一个含有多头自注意力的不确定性感知图集合网络(uncertainty-aware graph ensemble network,UAN),通过降低输入项的不确定性来提取输入的序列模式;其次将提取的输入序列模式建模为一个高斯分布,得到序列信息中的动态用户偏好以及偏好的不确定性;再将传统的推荐目标函数拓展为一个采样损失函数和一个不确定性正则化器,赋予每个训练实例适当的不确定性;最后将高损失且低不确定性的不可靠实例去除,增强序列推荐的准确性。该算法在三个公开的数据集Book-Crossing、MovieLens-1M和Steam上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效果较好的基线取得了5.3%左右的提升,得到了更优的序列推荐结果,并能通过有效降低输入序列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推荐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