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内蒙古三道沟杂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杂岩体主要可划分出中细粒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巨斑状花岗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二长花岗岩。岩体相对富Si,富Na,低Fe、Mg、Ca,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为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明显I型花岗岩特征。杂岩体具有同源岩浆连续演化特征,岩体明显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未出现Zr、Hf、Eu、Sr、Ba的亏损,同时,岩石中Th、U与REE含量均相对较低,说明经历过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浆经过磷灰石、钛铁矿及榍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连续演化依次形成了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似(巨)斑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其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特征,为华北陆块北缘石炭纪火山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328.9±2.3)~(313.7±1.1)Ma古亚洲洋向华北陆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2.
骆驼峰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北弧后裂陷带,其内发育大量记录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岩浆岩。本文对该地区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用以限定古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三叠世(233Ma),钾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8Ma)。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分属于中钾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A/CNK值为0.92-1.02,具有偏铝质花岗岩类属性。两类岩石均具有负铕异常、稀土总量低、轻稀土明显分馏和铕弱异常的特点。花岗闪长岩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为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钾长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Nb、Ta和Rb含量,显示出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暗示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已经闭合进入陆陆碰撞阶段。两类岩石记录了古特提斯洋俯冲到消亡的构造体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北大山岩体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杂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北大山岩体中的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42.6±1.8)Ma、(141.1±19)Ma、(140.4±1.6)Ma,属早白垩世早期的产物。北大山杂岩体由早至晚,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有规律的演化,主要表现为:SiO_2含量逐渐增高,碱度也增高,而钙镁和铝质渐趋降低;稀土元素中弱铕亏损演变为强铕亏损;微量元素中Rb、Nb、Ta含量升高,而Ba、Sr、P、Ti逐渐降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体显示该杂岩体为钙碱性—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其成因可能为在岩石圈伸展环境下,幔源岩浆的底侵促使上覆的先存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岩浆源区与壳幔混熔作用有关,并且该作用形成杂岩体中早期含幔源包体的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晚期富挥发分的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187-192
通过对麻扎岩体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岩体属过铝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成因类型为S型。该岩体属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亏损型;相对富集Rb、K、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和HREE等高场强元素;源区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锆石U-Pb年龄为204.23±0.51Ma,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结合锆石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晚三叠世西昆仑地区已进入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麻扎岩体是在岩石圈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苏云河钼矿位于西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西段,是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矿区Ⅱ号岩体主要为灰—灰白色二长花岗斑岩及斑状二长花岗岩,发育较强钼铜矿化。岩体高硅,中等富碱,A/CNK=0.98~1.06,σ=1.39~2.18,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经过了较强烈的分异演化;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弱,Eu负异常较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亏损Ba、Sr、P、Ti等。岩体应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晚石炭世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认为Ⅱ号岩体和Ⅰ号岩体源区相同(似),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其发育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Ⅱ号岩体的形成演化为区内斑岩型钼、铜矿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祁连、东昆仑3个造山带的交汇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属印支造山带,同德—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岩浆活动以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最为发育。对该区晚三叠世尼玛隆—甘千花岗岩体利用LA-ICP-MS方法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25.9±1)Ma年龄值,表明岩体侵位于晚三叠世。岩石主量元素特征反应出明显的富碱、富钾特征,属中酸性岩体。岩体富集轻稀土,L/HREE=7.56~13.02,平均10.17;δEu=0.47~0.84,平均0.69,表明岩浆过程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花岗岩形成与同碰撞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初始岩浆的原岩来自早期岛弧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且继承了早期岛弧火山岩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兴阿钼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是新近发现的一处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八道沟二长花岗斑岩体及其上的隐爆裂隙中,呈似层状分布,平均厚9.29 m,Mo平均品位0.118%.从岩体向外依次为钾化、硅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斑岩型蚀变分带,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对矿区赋矿钾长花岗岩、成矿二长花岗斑岩和成矿后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131-124 Ma,大约在129 Ma.3类侵入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相关岩浆源自新元古代末亏损地幔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8.
北山红柳大泉一带侵入岩广泛分布,但缺乏对年代学研究及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文章对区内主要岩体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岩体与区域成矿的关系,岩体侵位时代分别为早志留世和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440. 2±1. 7) Ma和(434. 1±1. 7) Ma;闪长岩的年龄为(267. 2±3. 7) Ma和(282. 2±3. 7) Ma。本区岩类以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类为主;SiO2含量为62. 98%~76. 03%,A/CNK显示样品属于准铝-过铝质岩石,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右倾,轻稀土相对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个别样品表现出Eu的负异常,均为Ⅰ型花岗岩。早志留世岩体为火山弧花岗岩,与成矿关系不密切;二叠纪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二长花岗岩为区内多金属和铀矿形成提供热源和矿源。  相似文献   

9.
日阿巴亚楼花岗斑岩位于北羌塘北缘查肖玛地区,本文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锆石U-Pb年龄为(64.46±0.60)Ma,说明岩石形成于早古新世早期。花岗斑岩具有高硅、富碱(K2O+Na2O=6.60%~8.81%),贫MgO、TFe2O3和CaO,为钙碱性准铝—弱过铝质系列。岩石富集Ba、Rb、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对平坦,具有弱的Eu负异常,属I型花岗岩。岩体母岩浆来源于拆沉作用形成的镁铁质岩浆底侵地壳后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冶  宋昊  董峰  张坤  梁坤  王东暄 《矿产勘查》2023,14(4):541-552
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斑状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9.9±1.2)Ma(MSWD=2.1),形成于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斑状二长花岗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高Sr(>300×10-6)、富钾、低镁(Mg#=32.77)、Y(<18×10-6)和Yb(<1.9×10-6)的特征,Eu负异常不明显,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与C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浆起源于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俯冲作用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东昆仑地区大干沟西一带出露的侵入岩的岩石组合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等。通过对二长花岗岩的分析研究发现,SiO_2含量为71. 11%~77. 07%;Al_2O_3含量为12. 21%~14.38%;CaO含量为0.54%~2.45%、Na2O含量为2.80%~3.71%、K_2O含量为3.59%~5.26%,里特曼指数σ为1.55~2.14,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总量(ΣREE)为76.62×10~(-6)~178.09×10~(-6),轻重稀土比(LREE/HREE)为4.35~13.54,δEu在0.27~0.78之间;微量元素中Sr、P、Ti等元素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而Rb、Th、Ce、Nd等元素相对富集。在二长花岗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48.7±1.6)Ma,显示时代为早三叠世。通过构造环境分析,大干沟西一带分布的早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即形成于板块碰撞前俯冲、挤压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锡林浩特博仁敖包花岗闪长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侵入岩组成。通过对该岩体开展系统的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地区过铝质侵入岩主要由形成于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278±2Ma),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252±2Ma)组成。二者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均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具过铝质的特点。岩体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K、Ce和高场强元素Zr、Hf、Th等,而Sr、Ba、P、Ti等元素较低,Nb呈现了亏损的正常弧造山花岗岩的特征。Sr、Ba的亏损反映花岗岩分离结晶作用的存在。早二叠世的花岗闪长岩从其总体的化学组成与典型的I型花岗岩相似,为碰撞前的花岗岩组合,与大陆弧花岗岩类组合的构造环境相同。晚二叠世的组合特征代表了碰撞后的抬升阶段的花岗岩组合。微量元素Ta-Yb、Nb-Y构造判别图解显示从早叠世的花岗闪长岩到晚二叠世的花岗闪长岩代表了锡林浩特地区从碰撞前的大陆弧环境到其间的小洋盆闭合隆升的过程。从晚二叠世开始该地区进入了造山活动的活跃期,暗示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对内蒙古东南缘的影响可能从二叠世已经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3.
位于豫西外方山的太山庙花岗岩是区域上重要的碱性花岗岩,根据接触关系、岩石学特征等,该岩体可识别出5期岩浆侵入活动,分别为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中斑状细中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不等粒正长花岗岩、多斑状正长花岗斑岩及正长花岗斑岩,其中第一期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构成主体,而其它4期侵入岩在多处呈偏心套叠式产于其中。本文对太山庙岩体第一期和第二期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太山庙花岗岩第一期、第二期侵入时间分别为(121.3±1.6) Ma、(119.6±1.8) Ma,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记录。锆石的εHf(t)为-4.56~-16.97(t=121~120 Ma),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247~1464 Ma。结合与该区域上的结晶基底太华岩群、第一盖层熊耳群以及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块体的Hf同位素数据对比结果,认为太山庙花岗岩体的源区可能主要为俯冲到华北克拉通南缘下部地壳的南秦岭陡岭群等和扬子克拉通张八岭群等古老基底。太山庙岩体原始岩浆可能富含锡、铀等成矿元素,并在演化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富集,这可能是岩体及其接触带附近发育锡、铀、三稀元素异常,以及钼、锡、铅、锌等矿床(点)的原因。建议下一步重点针对这些异常区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冈底斯岩浆岩带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过程对于揭示新特提斯洋俯冲、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和之后的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松多区岩体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5±1.6) Ma(95%置信度,n=18,MSWD=1.5),黑云二长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50.3±1.1) Ma(95%置信度,n=24,MSWD=0.92),为始新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了该区岩石成岩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松多岩体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的过铝质I型花岗岩,里特曼指数(σ)为2.2~2.64,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负Eu异常明显,富集Nd、Th、L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i、Nb、Ta等高场强元素。Rb/Sr值为0.37~0.53,显示出壳幔混染特征。结合前人成果表明,始新世早期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的阻力加大,在后期演化中板块回转、断离,导致上地幔岩部分熔融,在就位过程中,熔融下地壳物质形成混合岩浆,在快速侵位过程中又混染部分地壳物质,最后形成了松多地区微粒-细粒花岗斑岩体,丰富了冈底斯西段新生代岩浆-构造成岩模式与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青海1:5万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五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其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了晚泥盆世的岩浆侵入事件,其岩性组合为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等3类岩石组成。岩石系列属中—高钾钙性系列偏铝质—过铝质。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3个侵入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63±3)Ma、(370±3)Ma、(357±2)Ma,这些年龄数值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祁漫塔格晚泥盆世侵入岩形成于早古生代造山后伸展崩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彭思才  吕书君  李永德  王义天 《矿产勘查》2023,14(10):1923-1936
寨溪山钨矿床崇阳坪花岗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南段,岩体主要由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钨矿化主要产于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花岗岩具有较高含量的黑云母,A/CNK≤1.1,属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显示较强的Rb、Ce、Pb、Zr正异常和Ba、Nb、Sr、P、Ti负异常,岩石富集轻稀土,LREE/HREE为4.59~9.63,呈右倾型。结合岩石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花岗岩为地壳变质杂砂岩和基性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的I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造山峰期之后的挤压减弱、应力松弛的后碰撞阶段,地壳岩石由于受到热应力松弛作用的影响,加厚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岩浆上侵而成。江南造山带印支期花岗岩在时间、空间上与周缘的钨矿床基本一致,指示其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寨溪山钨矿床从地表浅部向下,细脉变粗、矿体延伸稳定,局部出现石英大脉型钨矿体,深部找矿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严琼  郑崔勇  石建国  艾昊 《矿产勘查》2018,9(6):1058-1064
青海省泽库县尼马龙卡花岗闪长岩体是同仁—泽库构造岩浆岩带上的一个小型岩株,该岩浆岩带是重要的热液型多金属矿成矿带。近年来在该岩体中发现了多条钨矿体,文章利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尼马龙卡花岗闪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29. 8±1. 1) Ma,证实该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地质、物化探、遥感异常、成矿特征。还发现该地区花岗闪长岩作为成矿母岩,受岩浆期后热液及北东向断层的双重作用,形成了石英脉型钨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西凤山金矿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关系,对赋矿花岗岩类岩体(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分别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29.5±4.3) Ma、(324.6±4.6) Ma和(320.0±4.0) Ma,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地球化学表明,花岗岩具有富硅、略富铝,富钠低钾特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平缓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负Eu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Th和K,亏损Nb、Sr、P。综上所述,岩体形成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碰撞造山环境,成岩时代(329~320 Ma)早于成矿时代(272 Ma);相应成矿作用与康古尔韧性变形带的变形过程相耦合,具有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喀拉通克基性杂岩带外围分布多个矿点,采用全岩分析及U-Pb锆石测年,分析不同矿点成岩年龄及地质背景。科克别克提杂岩体基性岩为钙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为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系列,成岩年龄为314~325 Ma;札勒岩体为低钾拉斑系列,成岩年龄(359. 5±4. 3) Ma;加波萨尔北岩脉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系列,成岩年龄278~325 Ma。结合稀土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矿点形成于岛弧环境,分别位于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带、与基性岩有关的铜镍金矿带,中—晚石炭世张性环境下分别侵入斑岩体、基性杂岩体,中二叠世经历顺时针走滑,为成岩成矿作用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0.
莫斯图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成矿带,属于锡林浩特杜什业吐岩体晚古生代侵入岩。通过对莫斯图岩体花岗岩系统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两种岩性(二长花岗岩、浅色花岗岩)测年结果显示为(322.9±3.9)Ma、(321.8±8.1)Ma,表明莫斯图花岗岩侵位于晚石炭世,属海西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莫斯图花岗岩具有高硅、中—高钾钙碱性特征;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低Sr低Yb,中等负铕异常;具有高分异花岗岩特征。莫斯图岩体具有火山弧岩浆作用成因特点,指示了海西期该区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