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的要求,分析当前各类生态空间规划在管控对象、管控内容、管控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的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按照“管制分区—用途单元—地块图斑”分级划分生态用地,精细区分管控对象。二是完善各层级管控内容,宏观层面强调战略性,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中观层面注重结构性,强化分区管控与单元布局;微观层面侧重实施性,落实生态地块要素管控,实现管控内容的分级指引。三是针对生态空间采用“基础要素、特色指标、特别意图、刚弹结合”多元拓展的管控方式。尝试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分层、分级、分类、多元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框架,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生态 空间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途径。生态要素及廊道概念的界定、 研究对象及研究层级的梳理、生态廊道功能的定位是当前城市 生态廊道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梳理城市生态廊道相关概念演 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新概念——城市生态空间廊道、 城市绿地生态廊道及城市复合生态廊道,阐述概念产生的背 景、内涵和外延层面的差异性及概念衍生的必要性,聚焦概念 辨析、要素明晰、地类衔接、规划对接、管控实施等方面,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市域层面的生态空间规划、功能分区和用 途分类衔接、复合生态空间管控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宁  田川  程小文  李刚  莫罹  林永新 《规划师》2022,(11):28-34
生态系统保护提升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首要举措。随着生态系统保护提升工作上升为系统工程,流域单位规划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完整性、系统性的重要抓手。文章结合南昌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基于流域分区探讨生态空间系统分析、系统管控、系统治理的实践路径,力图实现流域的分级管控及系统构建,以及坑塘、湖汊等特色生态要素的保护提升,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功能空间识别、分类保护及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逻辑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颂  董宇翔  蒋理  刘晓 《风景园林》2022,29(8):86-92
生态空间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权衡与协同关系,以提供多项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导功能的生态空间规划本质上是空间约束下的多目标弹性决策的过程。利用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SOS)空间优化技术平台,以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优化为目标,提出兼顾空间系统性的生态空间划定及弹性分级策略。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实现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资源供给和气体调节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的测算,基于空间优化技术和多情景分析,划定了4种类型的生态空间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弹性分级管控建议,分别是系统保护、刚性管控,稳定结构、限制开发,生态储备、适度开发,优化服务、弹性管控。可为后续生态管控策略的制定以及分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大炜 《室内设计》2023,38(1):23-28
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 规合一”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 措。为支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国土空 间高品质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 重点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为研究对 象,立足现状—战略—空间—布局的技术逻辑 方法,从生态优先的视角,探索生态型小城镇落 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通过 分析隆安县作为国家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融 合发展的典范意义,识别隆安发展现阶段发展 的背景与优势,提出从构筑生态本底保护、区域 协同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及空间格局优化角度 为隆安县筑牢生态底线、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提 供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支撑,实现国土空间保值增 值。本文探讨生态格局引领小城镇高品质发展 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 绿色转型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筑牢生态安全格局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广东省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实践,提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具体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三调”结果和各类调查评价,理清资源本底;开展功能分析,划定保护格局和范围;制定空间用途方案,明确准入和转换规则;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台账,创新管理和动态评估体系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思路,形成可操作、有效管用的制度框架,以期促进资源利用水平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城市设计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总体城市设计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研究工作,迫切需要按照新要求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新方法。充分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需求,结合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探索市县域层面总体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针对性提出“塑特色——优格局——强管控”的实施路径。在市域景观风貌特色定位的战略共识指导下,重点从安全、品质两个维度,强化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的融合统一,塑造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禀赋相协调的特色空间格局,全面支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和“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建立“分区、分类、分级”的设计管控体系,以风貌分区为空间范围,以要素分类为引导对象,以管理分级为管控标准,实现对总体设计目标的价值传递和总体管控要求的落实传导,系统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8.
“绿图”是一种图示管理城市周边自然环境资源及优质耕地,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拓展的方法,在美国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绿色空间保护计划,极具借鉴价值。文章以华盛顿州金县绿图计划为线索展开:(1)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管控,绿图计划缘起、研究对象及空间规划核心;(2)绿图规划过程及关键环节,土地利用识别与归类——优先保护区鉴定与策略制订,生态网络构建——绿色枢纽、廊道的选择与空间模式优化,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复合功能廊道建设与退化区生态恢复;(3)绿图计划实施途径保障及多权属主体合作。结合国情,文章尝试归纳出可供借鉴的城乡结合部绿色空间保护规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高品质生活。在梳理生态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市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现状,延续“上海2035”总规价值导向、思维方式与逻辑框架,提出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与策略:一是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生态空间框架体系;二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三是强化“四类六区”为核心的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四是完善时空秩序的空间规划传导路径,以期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骨架,具有连通生态斑块、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无序蔓延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密度建成环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聚集、土地价值高,其生态空间保护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突出,管控任务尤为艰巨。文章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从生态廊道的概念拓展与建设的痛点切入,提出构建差异化模拟体系、精细精准划定范围、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模式,以及衔接国土空间系统、理顺实施传导路径等管控思路,以期为该类地区的生态廊道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空间管控是中国国土空间管控的核心内容。以莆田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价值、水土流失—水源涵养敏感性评估定量识别重要生态源地,依据地物类型构建生态阻力面,应用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基于土壤、地貌、土地利用类型三类关键因素认知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及单元特征,并以认知结果为原型与基础,提出生态空间结构及本体类型、组合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重要性分级中极重要和重要区域面积为907 km2,占40.53%,识别出10个一级生态源地和5个二级生态源地;(2)构建出呈“C”形的一级生态廊道和网状二级廊道;(3)识别出10种景观特征类型,并总结关键景观特征单元的要素及空间组合特征;(4)从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生态斑块建设及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敏感性—景观特征认知框架来进行的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的方法能有助于提升区域生态空间质量,强化地域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2.
刘颂  刘蕾 《中国园林》2020,36(2):11-16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途径。当前区域生态空间规划侧重于在静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蓝图式规划愿景,忽视了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动态干扰和应对风险的适应性弹性策略研究。以动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目标,分析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干扰影响机制,在建立城镇空间发展预测模型和生态空间格局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多情景模拟预测-生态空间安全性评价-方案协调弹性响应"的区域生态空间弹性规划途径,为实现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提升生态空间安全性,以及优化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地城镇因其复杂的自然环境特征面临着生态系统衰退、人居环境恶化等风险。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研究山地城镇生态空间规划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规划对生态资源定量分析不足、空间特征识别以定性判断为主等问题,文章以长沙市莲花镇为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通过生态安全评价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探索底线约束的山地城镇生态空间规划框架,以及基于“山—水—绿”多要素的分级管控。研究可为山地城镇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生态空间管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生态空间管控规划的类型,介绍了成都全域生态空间管控的路径选择,并以成都的规划实践为例,从影响生态空间格局的关键控制要素入手,分析提出特大城市城乡生态空间的管控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泉州生态连绵带规划背景下,泉州海湾大道景观遵循生态廊道和生态体验区的管控和指引,将沿线的生态资源本底和区域城市职能系统研究并分类,从“源斑块”“廊道”“生态节点”三个层次出发,通过“渗透”手法实现环泉州湾生态廊道的核心功能,以建设省级一号绿道为脉,串联河口湿地、商务区、秀涂港及白鹤湾海滩自然和人文要素,协调人文与生态相融相生,激活滨海旅游产业,为生态连绵带实施提供相关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晴  陈可欣  魏冀明 《规划师》2021,37(9):75-81
生态廊道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骨架,承担着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限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功能.文章通过分析传统生态廊道规划存在的廊道边界划定不明确、缺乏保护动力和合理的利用机制等问题,从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廊道的精细化划定、管控与利用方法,以及特殊节点的管控与处理方式和其他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文章...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7,(7)
在国家转型背景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搭建统一平台的空间规划体系。宁波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多规融合"成果探索构建"空间本底—空间识别—空间诊断—空间重构"的技术路径,将宁波市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农业、城镇3类空间和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建设用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3类控制线进行量线约束,并通过纵向、横向控制进行指标固化,以达到对国土空间的管控。  相似文献   

18.
杨洁  乔杰 《风景园林》2021,28(9):82-89
受山地人地关系特征影响,山地小城市常面临空间增量扩张与山水环境品质保护的双重压力。传统基于容量测算转化的高度指标控制,重在引导经济“增量”空间集聚,缺乏对城市山水生态格局的“底线”管控和“山—城”视觉互动的高度空间引导。围绕“山—城眺望体系”构建,系统分析“山望城”“城望山”两种视觉互馈模式对城市整体高度格局保护和高度空间(秩序)引导的技术要求,并转化为具体的高度指标和形态策略。选取浙南山区永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管控为实例,通过提炼特定山水环境元素的眺望系统,建立从整体高度基准模型,到分级分区的管控机制,再到中微观高度形态修正的管控体系,系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针对山地小城市空间特色、高度问题建立的高度形态管控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园林》2022,(2)
2019年5月,《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对管控"生态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空间及其网络规划理论研究和编制方法还处于深化与试点阶段,亟待形成其规划原理,以有效承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传导衔接,指导城市生态网络专项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上海市典型的绿色廊道分布特征区域青浦—松江生态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绿地空间规划的实施和影响政策体系之间互动作用进行分析评价。研究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区域河流和道路绿色廊道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和演变特征。通过建构区域绿色廊道空间实施的评价要素体系,分析实施影响政策体系的影响作用。最后,结合绿色廊道空间实施的政策性评价结论,提出区域绿色廊道实施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