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提高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动态监管能力,针对各地服务支撑生态流量监管业务系统与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出的“四统一”不相适应,以及生态流量监测预警、达标判别、统计分析、流量预测、成因分析、调度方案预演、预警响应等全过程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围绕业务管理需求,提出了生态流量监管总体方案以及“四预”业务应用总体架构,提出了包括数据底板、模型库、知识库等内容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思路以及基于图数据库的生态流量预警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提出了包括监测告警、预测预警、水量调度预演、会商服务等功能的应用系统模块建设思路,梳理了生态流量监管“四预”业务流程,可为当前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中的生态流量监管业务“四预”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工业场景安全管控的痛点问题,通过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了建设具备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等功能的全场景工业安全智能管控平台的思路。该平台分为设备层、边缘层、云层以及应用层,实现了人机料法环全要素覆盖,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理论、模式以及体系架构方案的支持。同时,平台采用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的服务模式打造了智能安全生产行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部分已建省、市级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较少、运行效率低、性能指标不达标的问题,结合县级防汛部门对监测数据可靠性和时效性需求,在现有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省级山洪监测平台总体设计架构,分别从云架构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中心、平台即服务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软件即服务等4个层次介绍云技术及大数据的具体应用方案,探索系统应用模式,展望应用效益,大数据和云技术为省级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厂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所涉及的变形监测项目类型多、监测项多、数据信息量大、监测方式落后等特点,结合安全生产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需求,应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可视化、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自动化变形监测云平台,实现了全天候、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能够将工程监测大数据与空间地理数据实现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并进行有效地分析、预警。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与智慧监管等领域实现了高度信息化与自动化,为生产企业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数据,能够为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监管企业等提供高效、经济、安全的科学管理依据与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露天矿山的特点,给出了智慧露天矿山的定义。介绍了智慧露天矿山的总体网络架构、业务架构、协同流程:采用云、边、端的总体网络架构,通过接入多源异构数据,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露天矿山各个生产环节的协同关联;业务架构采用"5层+3体系"的模式,"5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基础设备层、业务数据层、分析服务层、分析业务层和分析展现层,"3体系"分别为数据分析标准体系、安全规范标准体系、元数据及代码规范标准体系;智慧露天矿山协同自下而上要实现"基础+数据"支撑、矿山生产系统协同、灾害风险分析协同和经营决策协同。探讨了智慧露天矿山无人驾驶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风险监测及预警技术等关键技术。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成为露天矿山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平台化架构将成为未来智慧露天矿山系统的共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生态流量保障目标落实情况已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确保生态流量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公开透明尤其关键。本文围绕生态流量监管的公开、透明、多方参与、数据溯源等需求,结合常用的生态流量监测系统,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生态流量监测应用中的优势,考虑了可插拔式区块链支撑组件,设计了一种契合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监督考核需求的可信监测监管系统,在网络层运用点对点传输和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进行数据通信,在数据资源层采用区块结构进行数据链式存储,将生态流量监管所需的各类算法写入智能合约中,并将计算结果交予业务层进行可信应用或数据溯源,通过智能合约提供区块链节点配置及其权限管理功能。传统监测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可提升生态流量监测数据的真实透明、难以篡改、可追溯、易扩展等特性,适合多主体、跨部门的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研究成果可为生态流量泄放监管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支撑,亦可为区块链技术在水利行业尤其是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落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保障档案库房安全为目的,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档案库房安全保护智能化建设方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档案库房安全防护智能化建设技术架构,利用感知层内的RFID射频芯片和读写器获取档案信息,通过网络层传输到物联网平台层内,该层设备接入模块对接收档案信息并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同时利用库房安全保护模块实现档案库房消防智能调控、自动防盗、温湿度监测等,依据应用工具内移动端、云端和服务器将档案库房安全保护结果传输到展示层移动终端和PC端内呈现给用户。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的同时,还可有效对档案库房温湿度进行监测,并对异常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一种面向移动智能设备的物联网中间件服务模型,系统架构由传感网接口层、设备服务层、数据传输层和安卓资源层组成。该模型通过建立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设备的通信接口,封装感知设备提供的状态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向移动端开放统一的物联网接入服务,实现物联网应用带有共性的技术环节,为移动智能设备面向物联网的二次开发提供便利。已有的应用案例证明了服务模型的可靠性、实用性和技术共性,可以有效提升物联网不同行业应用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高校机房人力监管效率低、自适应调节能力差、机房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机房监管现状,研究利用物联网对机房环境及能耗情况等进行远程自动监测;针对因物联网网络边缘设备量迅速增加而导致的泽字节(ZB)数据量,提出在高校分布式机房监测系统中应用边缘计算的方法,并提出了机房物联网的架构模型和边缘计算模型,给出了机房热环境、能耗等关键参数的监测方法。针对机房监管、测试、使用和节能服务等环节,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高校节能、机房安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评价是我国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发展性评价存在组织困难、数据难以收集、反馈困难等问题。大数据技术为发展性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推动力量。通过教学发展性评价中的大数据需求分析,提出教学大数据监测预警的概念,并探讨其内涵及意义。设计教学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其总体架构、功能结构、实体画像和预警模型,并对其应用机制、硬件架构、模型应用进行分析和实证。该技术方案对大数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起重机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起重机的动态监管,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保障起重机动态监管的顺利进行。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技术架构,并从运行状态监控、金属结构状态监控、人机互认管理系统以及故障识别诊断技术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和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起重机动态监管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从云计算、多网融合及人工智能角度给出了起重机动态监管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农产品信息服务存在的数据质量低、整合难、流通差等问题和大数据时代的工作要求,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云平台。数据获取层主要利用物联网感知采集数据,在大数据中心完成数据转换、处理、分析,通过应用层可视化展示实现"4A"应用。平台进行云化管理,为不同参与主体提供按需服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信息服务领域,实现农产品大数据的实时共享,有利于农产品数据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黄河三角洲业务的深度融合,深入分析黄河三角洲业务智慧应用和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出智慧黄河三角洲总体建设思路和分期建设目标.设计建立智慧黄河三角洲的总体框架,并从监测感知、信息汇集、智能服务与分析支撑、业务智能应用、网络安全5个方面详细设计技术参考模型,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正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将现实世界参数化并结合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技术、数据技术等诸多手段实现物联网数据对于用户的直接可用便是物联网技术的中心思想.本文依托于智能燃气数据管理系统,针对其物联网平台架构中应用服务平台在大规模设备接入场景下的性能瓶颈,提出一种结合消息中间件Kafka与NoSQL数据库MongoDB的混合方案.根据燃气公司和设备厂商的应用背景实现该方案,完成应用服务平台并发性能和数据持久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谈潘攀  陈俐谋 《软件》2020,(4):38-41
物联网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IOT)的大量终端设备不断接入网络,产生大量的数据,物联网的各种终端设备之间的如何连接,如何进行数据通信,如何保证通信安全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是将物联网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保证物联网的功能的正确完成。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传统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物联网中引入边缘计算,可以更好地解决网络安全、负载和延迟等问题。随着未来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体系结构将在继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The vis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foresees a future Internet incorporating smart physical objects that offer hosted functionality as IoT services. These services when integr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 level services form the creation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o facilitate seamless access and service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large, distributed and heterogeneous IoT resources, 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 and resource oriented approach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promising technologies. However,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integrating IoT services into either of these two technologies is still an open research challenge. In this article, we adopt the resource oriented approach to provide an end-to-end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 of front-end IoT devices with the back-end business process application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promises a programmer friendly access to IoT services, an ev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propagate context information of IoT devices, a service replacement facility upon service failure, and a decentralized execution of the IoT aware business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物联网是物体之间共享资源和交流信息的平台,其上的数据价值不断被挖掘显现,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在体系去中心化、数据溯源和防篡改等方面拥有良好的效果.近来,不少研究都探索了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关键词包含区块链和物联网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感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构建了面向电力企业的物联网系统架构,结合云计算平台,设计了一款电力企业工器具智能分类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FID),将电子标签作为自动识别装置的工器具分类手段。工器具的数据在经过自动识别装置进行读取之后转入云计算平台进行大数据匹配,从而实现工器具的智能分类和管理。本文所设计的工器具智能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器具在数据读取、状态诊断和智能分类管理上的问题,杜绝了电力企业中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在完善工器具智能分类和电力企业智能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激增和中心化的管理架构给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用来解决物联网的上述难题,故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物链网"。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行业痛点和区块链相关技术,然后分析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的论文和白皮书,把融合文献分为平台架构和应用场景两类后,进行归纳总结,并调研了应用领域的典型公链和商业项目,指出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物链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侧重于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首先通过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的阐述并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探讨了物联网的安全需求;其次提出一种物联网整体防护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访问控制、可信接入、安全封装等技术为基础,从六个方面提升物联网整体防护水平;最后简单介绍了可信接入与安全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整体防护技术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