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知识追踪,旨在根据学生的历史答题表现实时追踪学生的知识状态(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预测学生未来的答题表现。目前的研究仅仅探索了问题或概念本身对学生答题表现的直接影响,而往往忽略了问题及包含的概念中存在的深层次信息对学生答题表现的间接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深层次信息,一种融合项目反应理论的图注意力深度知识追踪模型GAKT-IRT被提出。模型将图注意力网络应用于知识追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效果,并使用IRT增加了模型的可解释性。首先,通过图注意力网络层获得问题的深层次特征表示;接着,根据结合了深层次信息的学生历史答题序列对学生的知识状态进行建模;然后,使用IRT对学生未来的答题表现进行预测。在6个公开真实在线教育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GAKT-IRT模型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追踪任务,在预测学生未来答题表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知识追踪研究忽略知识点之间的拓扑关系,从而限制了知识点状态的表示并最终影响预测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知识状态神经推理知识追踪模型。首先建立知识点关系图和知识点状态图;其次利用扩散模型得到关系图和状态图的投影并完成融合;然后利用逆扩散过程得到融合了知识点关系的整体知识状态表示;最后预测学习者的表现。在模型有效性方面,在若干数据集上对比四个相关模型,所提模型均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在可解释性方面,展示了知识状态进化过程与真实答题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方面,以该模型为基础的智慧学习环境已分别应用于一门人工智能课程和英语语法课程,并取得了优于对比模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知识追踪模型建模学习者对每个知识点的状态推断其知识总状态,预测其未来的学习表现。但现有研究在建模知识总状态时,没有融合知识点状态之间的关系,影响了最终的预测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知识点状态关系的知识追踪模型。首先向量化表示数据集中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点表示图;其次将知识点表示图扩散至潜式空间以反映其内在结构和本质信息;融合当前时刻的习题与知识点作为引导向量,从知识点表示图的潜式表示中提取知识点状态图;以知识点状态图为基础,推导知识总状态,预测当前习题的表现。通过在三个数据集上对比四个相关模型的实验证明,提出的模型在AUC、ACC和表示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其中,在 ASSISTments2009数据集上表现最佳,与对比模型中的最优值和最低值比较,AUC分别提升了1.17%、10.57%,ACC分别提升了3.23%、12.17%,表示质量分别提升了1.95%、10.40%。进一步地,可视化地展示了知识点状态及其关系的内部推导过程,以及它们与真实答题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模型具备一定的可解释性。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三门课程以预测学生的表现,与相关模型对比取得了更好的结果,说明模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追踪通过对知识点的表示来描述习题,以此建模知识状态,最终预测学习者的未来表现。然而目前的研究在知识点的表示方面既没有建模历史知识点对当前知识点产生的时间关系上的影响,又未能刻画习题内部各知识点之间产生的空间关系上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时空相关性融合表征的知识追踪模型。首先,以知识点之间的时间相关程度为基础,建模历史知识点对当前知识点的时间作用;其次,利用图注意力网络建模习题所包含的若干知识点之间的空间作用,得到蕴涵了时空信息的知识点表示;最后,利用上述知识点的表示推导出习题的表示,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得到当前的知识状态。在实验阶段,与五种相关知识追踪模型在四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性能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现。特别地,在ASSISTments2017数据集中所提模型比五个对比模型在AUC、Acc方面分别提升了1.7%~7.7%和7.3%~2.1%;消融实验证明了建模知识点之间时空相关影响的有效性,训练过程实验表明了提出的模型在知识点的表示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建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实例也可看出该模型优于其他知识追踪模型的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有知识追踪研究大多使用习题蕴涵的知识点等内隐信息或历史交互数据等外显信息建模习题表示,没有注意到内外信息的异质性特征,缺乏对习题内外信息的异质融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内外异质信息的知识追踪模型。首先,基于知识点等内隐信息,计算历史知识点与当前知识点之间的相关程度,刻画历史知识点对当前知识点的影响,建模习题的内隐表示;其次,基于交互数据等外显信息,计算历史习题与当前习题之间的相关程度,获取历史习题对当前习题的影响,建模习题的外显表示;再次,基于上述习题的内外表示,使用通道注意力机制融合得到习题的内外异质表示,从而预测学习者的作答表现。为了验证提出模型的性能和有效性,选取了四个相关的基线模型,在三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性能方面,提出的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有效性方面,消融实验证明了提出的模型可以更好地根据内外信息建模习题表示;在应用方面,设计智慧学习环境证明了提出的模型在实际教学场景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知识追踪模型主要使用学习过程、学习结束和学习间隔等三类学习行为数据,但现有研究没有融合上述类型的学习行为,无法准确描述多种类型学习行为的相互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多学习行为协同的知识追踪(MLB-KT)模型。首先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描述每类学习行为的同类约束性,然后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建模三类学习行为的多类协同性。将MLB-KT模型与深度知识追踪(DKT)、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卷积知识追踪(ATCKT)模型在3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LB-K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有明显增加,且在ASSISTments2017数据集上的表现最佳,与DKT、ATCKT模型相比分别提升了12.26%、2.77%;表示质量对比实验的结果也表明MLB-KT模型具有更好的表现。可见建模同类约束性和多类协同性能更好地判断学生的知识状态、预测学生未来的答题情况。  相似文献   

7.
知识图谱表示学习将实体和关系映射到一个连续的低维空间.传统学习方法是从结构化的三元组学习知识表示,忽略了三元组之外与实体相关的丰富多源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将实体概念描述和图像特征与事实三元组相结合的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DIRL.首先,利用BERT模型进行实体概念描述的语义表示;其次,使用CNN编码器对图像总体特征进行提取,然后通过基于注意力的方法表示图像特征;最后,将基于概念描述的表示和基于图像特征的表示与翻译模型TransR结合起来进行知识图谱表示学习.通过实验验证,DIRL模型优于现有方法,提高了多源信息知识图谱表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琚生根  康睿  赵容梅  孙界平 《软件学报》2023,34(11):5126-5142
知识追踪任务是根据学生历史答题记录追踪学生知识状态的变化,预测学生未来的答题情况.近年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知识追踪模型在灵活性和预测性能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知识追踪模型.但是现有深度模型大多只考虑了单一知识点题目的情况,无法直接处理多知识点题目,而智能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多知识点题目.此外,如何提高可解释性是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关键挑战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多知识点融合嵌入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所提模型考虑涉及多知识点的题目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出两种新颖的多知识点嵌入方式,并且结合教育心理学模型和遗忘因素提升预测性能和可解释性.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在大规模真实数据集上预测性能上优于现有模型,并验证各个模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贝叶斯知识追踪模型(Bayesian knowledge tracing,BKT)被用于智能教学系统中追踪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并预测其掌握水平和未来表现.由于BKT容易忽视记忆遗忘现象,以及未考虑学习行为对表现结果产生的影响,导致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学习者的行为和遗忘因素的贝叶斯知识追踪模型(behavior-forgetting Bayesian knowledge tracing,BF-BKT).首先,采用决策树算法处理学习行为数据,引入行为节点;然后初始化遗忘参数并赋值,更新学习者知识掌握水平的算法;最后,利用ASSISTMENTS提供的公开数据集对相关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实验验证,BF-BKT能够达到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李军怀    武允文    王怀军    李志超    徐江 《智能系统学报》2023,18(1):153-161
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是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通过特定规则表示成一个多维向量的过程。现有表示学习方法多用于解决单跳知识图谱问答任务,其多跳推理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提升多跳推理能力,提出一种融合实体描述与路径信息的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首先通过预训练语言模型RoBERTa得到融合实体描述的实体、关系表示学习向量;其次利用OPTransE将知识图谱转化成融入有序关系路径信息的向量。最后构建总能量函数,将针对实体描述和路径信息的向量进行融合。通过实验分析与对比该模型在链路预测任务上与主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的性能,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知识追踪任务旨在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行为实时追踪学生知识水平变化,并且预测学生在未来学习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与遗忘行为相互交织,学生的遗忘行为对知识追踪影响很大.为了准确建模知识追踪中学习与遗忘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兼顾学习与遗忘行为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LFKT.LFKT模型综合考虑了四个影响知识遗忘因素,包括学生重复学习知识点的间隔时间、重复学习知识点的次数、顺序学习间隔时间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结合遗忘因素,LFKT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利用学生答题结果作为知识追踪过程中知识掌握程度的间接反馈,建模融合学习与遗忘行为的知识追踪模型.通过在真实在线教育数据集上的实验,与当前知识追踪模型相比,LFKT可以更好地追踪学生知识掌握状态,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2.
Knowledge trac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viding better personalized learning guidance and has thus attracted extensive resear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task of knowledge tracing is to model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exercise records and trace students'' knowledge proficiency, thereby predicting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future exercises or recommending exercises for better proficiency. Existing methods focus on either the skill level or the exercise level, ign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xercises and Knowledge Components (KCs). The classical single-factor models include the Deep Knowledge Tracing (DKT) {model} and the Dynamic Key-Value Memory Network (DKVMN) model. Although a few models, such as the Bayesian Knowledge Tracing (BKT) model and the Knowledge Proficiency Tracing (KPT) model, utilize the Q-matrix to improve model performance, most of them ignore the interaction among KCs, not to mention models that do not use the Q-matrix. Inspired by the recent success of network embedd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mbedding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tracing called HNEKT that takes both exercises and KCs into account. To adapt to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tracing,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several meta-paths to generate meaningful node sequences for network embedding. Besides, it explores other side information as well to improve the exten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three real-world datase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NEKT model.  相似文献   

13.
知识追踪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诊断方法,往往被用于在线学习平台、智能辅导系统等信息化教学平台中.知识追踪模型通过分析学生与课程作业的交互数据,即时模拟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模拟的结果可以用来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表现,并帮助他们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过去20多年中,知识追踪模型的构建通常基于统计学和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开放和应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以下简称“深度知识追踪模型”)以其简单的理论基础和优越的预测性能,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型,成为知识追踪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根据所使用的神经网络结构,阐述近年来代表性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算法细节,并在5个公开数据集上对这些模型的性能进行全面比较.最后讨论了深度知识追踪的应用案例和若干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协同过滤忽略了学习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状态),对个性化教育试题推荐中运用的协同过滤算法进行了一定改进研究,该推荐算法分为三个步骤:(1)结合认知诊断模型,对学习者所练习题目中反映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建模分析;(2)利用协同过滤算法,结合学习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来对学习者的表现情况进行相似度分析;(3)根据相似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和目标用户的知识点掌握状态,针对学习者的近邻用户进行试题推荐.该推荐办法借鉴了群体相似学习者的共性,也考虑到了个体学习者的独特性,结合二者来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试题推荐,保证了试题推荐的准确性和性能,在个性化教育系统中,结合认知诊断改进了原有的协同过滤算法来对试题做出推荐.  相似文献   

15.
智慧教育的热门领域知识追踪(KT)被视为序列建模任务,其主要关注点和解决方式都集中在循环神经网络(RNN)上。但RNN通常会面临梯度消失或者梯度爆炸等问题,且训练时间和设备要求都过于严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融合学习者个人先验基础和遗忘因素的时间卷积知识追踪模型(TCN-KT)。首先利用RNN模型计算得到学生个人先验基础,然后使用梯度稳定、内存占用率更低的时间卷积网络(TCN)预测学生下一题正误的初始概率,最后融合基于学生基础的遗忘因素得到最终结果。实验验证,TCN-KT预测性能最佳并减少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