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岳大鑫  刁雄  李双跃  黄鹏 《化工进展》2012,31(9):1919-1925
为研究超细分级机的切割粒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分级机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气相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通过分析颗粒轨迹与切割粒径的关系,揭示了颗粒在分级机内运动的物理机制;通过分析切割粒径随转子转速、风量、喂料浓度和物料密度的变化规律,阐述了各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割粒径的理论推算中,忽略叶片厚度的影响将导致计算值偏小;低转速(450 r/min,600 r/min)时,受局部涡流的影响,切割粒径模拟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较大,最大误差为13.58%;与风量相比,转速对切割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为求取分级机的切割粒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LNI-180A型机械磨对碳酸氢钠干粉进行超细加工,分析讨论了不同分级机转速下制备的碳酸氢钠细粉的粒度、比表面积、电耗以及形貌特征。结果表明:机械磨分级机转速由540 r/min增至1 050 r/min时,所制备的碳酸氢钠细粉粒度d90从45.630μm减小至13.090μm,比表面积从0.86 m2/g增大到1.83 m2/g,产量减少65%,单位电耗增加至2.57倍;综合考虑粒度与能耗,得到LNI-180A型分级式机械磨制备碳酸氢钠细粉的最优分级机转速为750 r/min,其粒度d90为24.950μm,比表面积为0.94 m2/g,单位电耗为70.66 k W·h/t。粉碎后的碳酸氢钠细粉呈层状或多孔状结构,颗粒大小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是良好的灭火材料和脱硫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DEM离散单元法,对不同转速与倾角下半封闭式回转鼓内颗粒物料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颗粒接触数”定义的分离指数S,分析了不同转速和倾角对回转鼓内颗粒物料径向与轴向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与倾角对回转鼓内颗粒物料径向与轴向混合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倾角不变,转速分别为15r/min、30r/min、45r/min时,颗粒物料的径向与轴向混合速度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转速超过30r/min后,增加转速对径向与轴向混合速度的影响越来越小;转速不变,倾角分别为0°、17°、34°时,增大倾角能有效的增加轴向混合速度,但对径向混合速度没有促进作用,当倾角超过17°后,轴向混合速度的增幅随着倾角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而径向混合速度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增加转速可以减小径向混合速度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粗细颗粒在分级机内分离过程,基于颗粒-涡相互作用模型和离散元软球模型研究了涡流空气分级流场中湍流脉动对颗粒运动及切割粒径d50的影响,探索了分级过程中颗粒的分布规律。湍流脉动主要影响小颗粒的运动轨迹,对大颗粒运动轨迹影响不大,对切割粒径d50无明显影响;在风速12 m·s-1,转笼转速1200 r·min-1工况下,从径向分布来看,小于20μm的细颗粒主要分布在转笼区,接近切割粒径d50的颗粒在环形区内做旋流运动,大于25μm的粗颗粒会在靠近导叶的区域聚集,由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一些较细的颗粒会掺混在这些粗颗粒中,从而产生“鱼钩效应”;从轴向分布来看,小于20μm的细颗粒主要分布在分级机内靠近顶部区域,粗颗粒会逐渐向下沉降,粒径越大沉降越快。  相似文献   

5.
磁力搅拌下,在1.75AlCl3/Et3NHCl离子液体中不锈钢电极片上利用恒电流法电沉积制备金属铝。研究发现,AlCl3/Et3NHCl离子液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lnμ与T-1符合线性关系;AlCl3/Et3NHCl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符合Arrhenius公式。磁力搅拌下恒电流法电沉积铝实验结果表明,转速低于700 r/min时电流效率和沉积速率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升高,沉积物表面形貌逐渐平整致密,颗粒细化。温度70℃、电流密度22 mA/cm2、转速700 r/min、电沉积90 min下,沉积铝的表面形貌相对比较平整致密,电流效率达到78%,沉积铝的纯度(质量分数)达到97%。  相似文献   

6.
以一种新型、简单、高效的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孔形态和粒径分布的聚苯乙烯微球。该方法利用机械搅拌和升温过程中溶剂挥发产生的泡沫,将油相液滴夹带进入泡沫相,使溶剂在气相中迅速挥发,诱导聚合物与非良溶剂发生相分离成孔。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与致孔剂用量比减小,微球结构形态由多孔演变到中空结构;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由1%增大至3%时,微球的平均粒径由52μm±23μm减小至23μm±20μm及转速由300r/min增大至700r/min时,微球粒径由107μm±40μm减小到45μm±20μm,但由于产生的泡沫量和泡沫形态不同影响了溶剂的挥发过程,故得到微球的多孔形态不同,增大PVA浓度得到的微球表面孔数目较少、孔径较大,而增大转速得到的微球孔数目较多。此外,该方法在油水相比≥1时,在泡沫中也能得到稳定规则的多孔微球,而传统的在水相中引发相分离的方法因水相无法完全分散油相,故无法成球。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超细碳纳米管粉体,利用机械磨和气流磨对碳纳米管粉体进行超细粉碎,通过调控设备运行时分级机和引风机的转速,对不同运行参数下制备的超细碳纳米管的粒度、能耗、形貌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常温下气流磨分级机转速在2 100~7 200 r/min时,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细粉粒度d50在10.127~2.540μm;高温(200℃)下气流磨转速在4 800~6 000 r/min时,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细粉粒度d50在5.061~2.831μm。机械磨风量在339.757~688.903 m3/h时,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细粉粒度d50在4.892~11.443μm。当粉碎到相同粒度d50分别为5、10μm时,机械磨的产能分别为气流磨的1.6、2.1倍,而气流磨的单位吨能耗分别为机械磨的3、3.9倍。机械磨粉碎后的碳纳米管颗粒粒度明显减小,大多呈规则形状;气流磨粉碎后的碳纳米管颗粒粒径相对于机械磨粉碎后的颗粒粒度明显减小,大多呈无规则形状。因此,在工业生产中,综合考虑粉碎的粒度、能耗和形...  相似文献   

8.
考察晶种添加量对CaSO_4·2H_2O-NH_4OH-CO_2溶解-结晶耦合体系碳酸钙结晶速率和粒径分布的影响,探究结晶过程中成核与晶体生长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晶种添加量由0增加到0.4 g/L,晶体生长速率由0.103 4μm/min逐渐增加到0.723 4μm/min,新核生成速率由5.368 9×10~(-2)/(μm~3·min)逐渐减小到3.970 6×10~(-3)/(μm~3·min)。添加晶种后碳酸钙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增大,当晶种添加量为0.4 g/L,相比未添加晶种条件下的晶体产品,其粒径分布的变异系数减小了56.74%,中位径(D_(50))增大了427.42%。  相似文献   

9.
定-转子反应器传热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汽-水体系,在转子转速为400~1400 r·min-1、水流量为0. 1~0. 5 m3·h-1、蒸汽充足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定-转子反应器(RSR)的传热特性,初步考察了操作参数对RSR液体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总传热系数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液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减小。小流量(0.1~0.3 m3·h-1)与低转速(400 r·min-1)时,温升不均,表明液体分布不均。最后采用因次分析法推导出定-转子反应器总传热系数关联式,且进行了统计检验,所得关联式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悬浮聚合法制备粒径小于50μm,表观密度小于0.5g/cm3的聚苯乙烯微粒子过程中,搅拌器的位置、搅拌速度、分散剂及交联剂对产品粒径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桨接近或稍高于液面时有利于生成小粒径产品;搅拌器最佳搅拌速度为500~620r/min;使用明胶和聚乙烯醇(PVA)混合分散剂体系能得到粒径小、密度低的产物;随二乙烯苯(DVB)的加入,产物粒径和密度均减小,当DVB/St>1时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0μm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70L 同步转子密炼机的特点,指出同步转子密炼机是替代异步转子密炼机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12.
边慧光  杨文超  汪传生 《橡胶工业》2007,54(12):750-753
建立同步转子和异步转子密炼机物理、数学和有限元模型,同步转子密炼机流场沿圆周取6个位置,异步转子密炼机流场沿圆周取3个位置,对密炼机流场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同步转子密炼机流场在转子旋转一周内可分为两个循环,并有较多的漩涡,有利于提高胶料的分散和分布效果;异步转子密炼机流场的啮合部分有较多漩涡,在转子转过1/3周时,出现类似紊流的流动,有利于提高胶料局部分散。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型实验 ,研究了在不同的转子结构下各操作参数对离心转子式选粉机性能的影响 ,并分析了性能差别的原因。结果表明 ,叶片式转子的选粉机具有更好的分级性能。该研究结果为解决离心转子式选粉机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升机旋翼复合材料桨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分析了国内外复合材料桨叶结构设计的选材情况,总结了我国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结构选材现状与现存问题,并对无轴承旋翼柔性梁和主动控制智能旋翼国际新型桨叶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选材进行了讨论。综述研究表明,直升机旋翼桨叶工作环境复杂,在动力学设计方面有较高要求,复合材料桨叶结构设计及其成本与选材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指出桨叶用复合材料与其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我国直升机旋翼桨叶性能、可靠性、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2种调距式密炼机(剪切型调距式密炼机和啮合型调距式密炼机)的对比实验,讨论了转子间隙的变化对密炼机各项性能参数和混炼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串联式密炼机中下游转子分别采用自行研发的新型共流转子和啮合型转子,对比两种不同转子构型的混炼机理以及混炼过程,利用传统全钢子午胎胎面胶配方,设计正交试验得到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胶料性能测试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探究新型共流转子相对于啮合转子在串联式混炼恒温反应式下混炼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进口转子泵内外转子的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参数计算,为该类型进口泵的国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新开发的同步转子密炼机与异步转子密炼机的混炼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同步转子密炼机的主要性能,包括混炼胶的物理性能、混炼单位能耗、产量、混炼时间、排胶温度等方面,均优于异步转子密炼机,是目前剪切型密炼机中最先进的机型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新型塑料熔体齿轮泵转子相位的调整方法,应用本方法安装双输出轴的熔体齿轮泵转子能保证两转子之间侧隙的精确度,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0.
串联式混炼下游转子类型对不同白炭黑填充量混炼胶的串联式混炼过程有着不同的适应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下游啮合转子、下游共流转子的连续混炼特点。进行了两种转子类型在不同白炭黑填充量情况下的混炼实验。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获得了串联式混炼不同下游转子类型对白炭黑填充量变化的适应性,以及白炭黑填充量对能耗、功率和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