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游走全球,建筑如何能拥有其地域性?当地域本身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性正由于族群概念的弱化而逐渐消失之际,建筑师如何能成为一名地域建筑师?  相似文献   

2.
从数字化时代建筑师的"数字著作权"概念的辨析开始,本文一方面探讨了机器人建构是如何成为工程建筑学的新范式的,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算法与机器作为核心技术是如何影响了以生形、模拟、迭代、优化及建造为特点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全流程的;另一方面也提出机器人建构是面向可持续的高性能发展目标、人机共生的设计建造方法,并将继续指导建筑师,甚至整个建造行业,促进建筑生产体系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后,政策开路、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不断推动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这不仅给智能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行业企业跨越式融合发展营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智慧管廊、装配式智能建筑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与发展,如何推动智能建筑行业颠覆式创新与融合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管理创新的步伐,已成为全行业  相似文献   

4.
变革从明治维新开始 UED:日本很多建筑师在本土受到建筑教育,而后去国外(尤其是欧洲)进行长期的讲学(非考察),与国际建筑发展联系得很紧。请问这是怎样做到的?日本的大学在建筑教育与国际接轨方面是如何做的?日本如何将自己的优秀建筑师宣传出去?  相似文献   

5.
齐方 《百年建筑》2005,(8):12-17
高品质别墅规划与设计将面临着世界建筑空间一体化的趋势。如何使建筑文化在本土资源的基础上更新?如何在建筑形式之外焕发建筑传统之中的生存智慧和场所精神?这些将成为当代中国地产发展商与建筑师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风景园林》2010,(2):90-92
《风景园林》:您是如何成为一名风景园林师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我们既是建筑师也是风景园林师,我们把建筑和环境的设计当成整体来看待。我们相信建筑行业应以积极的方式改变环境,并借助人工结构和自然结构得以实现。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之间没有明显的行业界限,让我们有机会去实现建筑和园林之间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朱剑飞 《建筑师》2024,(1):11-15
如何在一个大的历史和世界的背景下研究一位建筑师?如何在此大背景下研究现当代中国建筑?个体建筑师与整体建筑设计文化呈何种关系?建筑师自身的话语和历史地理大背景下的整体建筑学术判断,又是什么关系?在众多关于张永和的研究的当下,我们又有什么新的视角?本文试图在方法论上思考这些问题。本文以远观和近看的不同焦距,考察并提出研究张永和建筑实践的几个切入点:个体履历在世界地理上的穿梭;路径中的关键节点;1990年代后期关于“基本建筑”的提出的突破和意义;“基本建筑”与“叙事建筑”的内在关联性;三十年来“基本建筑”在实践中的扩充和渐变;张永和建筑实践的“话语”活动及其多重形式;建筑文化和建筑媒体的重要性;以及中美关系和中外关系在研究个体建筑师和整体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卫勇 《安徽建筑》2002,9(6):30-30
世纪之交,又逢中国加入WTO,我国承诺5年内逐步对外资开放勘察设计市场,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发展基地。面对即将涌入的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中国的建筑与中国的建筑师,尤其我们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应该怎么办?如何从建筑的地域特色入手,创作出真正本土的中国建  相似文献   

9.
<正>为促进装饰混凝土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引导装饰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加强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装饰混凝土分会联合相关机构在北京共同举办的"2015国际装饰混凝土技术与应用大会"于2015年10月2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创意,让装饰混凝土无处不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行业资深专家曹永康、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屈培青、华中科  相似文献   

10.
崔愷 《建筑》2023,(7):45-46
当前,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是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引领着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通过推行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我国建筑品质和质量均逐步提升。在推行建筑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克服设计乏味和建造样式单一的问题,这需要全行业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出最佳答案。下面,我从建筑师视角谈谈如何用工业化思维做设计。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之路,通过标准化住宅建设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建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专业市场信息,普及陈设艺术知识,从而推动中国陈设艺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专业市场信息,普及陈设艺术知识从而推动中国陈设艺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17.
刘军自述     
<正>由衷感谢天大!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是在工作十几年后走进天大的,修习工程硕士和城市规划博士学位。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从青涩的学生,逐渐成为助理建筑师、建筑师、高级建筑师、正高级建筑师、首席总建筑师、院长、党委书记。其间到天大学习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提起"天大建筑",行业内无人不晓。这里有严谨思维与自由思想的碰撞,人才辈出。求学期间,我师从荆其敏和运迎霞两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由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其他陈设艺术相关人士组成。专委会未来将不定期组织建筑文化系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考察;对陈设艺术行业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并整合行业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初,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建筑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而我国在建筑创作领域却相对滞后于时代发展,如何才能设计出与时俱进的建筑作品?这是建筑师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建筑创作的关键是思维问题,如何培养并正确应用创新思维则成为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魏洁 《北京建材》2013,(11):100-103
什么是好建筑?如何设计一个好建筑?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这似乎一直是建筑师们寻寻觅觅且不懈追求的目标。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把建筑中的诸多因素概括成为"适用、坚固、美观"三大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三大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项目中必然被赋予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