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纬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与压缩性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薇  龙海如 《纺织导报》2006,(11):51-53,60
采用涤纶单丝作为间隔纱和低弹涤纶长丝作为表层纱,在双面圆纬机上编织了几种不同规格的纬编间隔织物,并探索了编织工艺.对这些织物的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压力-变形曲线和影响压缩变形和回复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间隔纱细度、织物密度、筒口距离的增加,有利于减小织物的压缩变形和提高回复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喷气变形丝的卷装形式、退绕速度、织物组织结构设计等几方面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喷气变形丝的纬编工艺特点。认为喷气变形丝的卷装要用锥形筒子卷装,要合理地设计织物的组织结构,有条件的话最好在积极式送纱的圆纬机上编织。  相似文献   

3.
阐述添纱结构在成圈过程中线圈张力与织疵的关系。通过对单面丝盖棉、提花添纱、氨纶添纱等结构的剖析,研究分析添纱结构的线圈受力情况及力平衡的控制方法,给出详细的编织工艺要点;同时列举了几种利用添纱来开发新型面料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如添纱抗静电织物、地纱无浮线提花织物。针对添纱结构的原料差异及特殊的编织工艺要求所造成的力平衡失控等问题,指出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原料、调整给纱张力、改变线圈长度及调整面料结构等方法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玄武岩长丝的可编织性能及编织参数与制品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利用玄武岩长丝,通过采用不同的编织纱根数和纱线排列位置变化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在编织机上进行编织,得到不同的编织制品。并利用万能强力机对不同编织参数下的制品进行了强伸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编织机对玄武岩长丝进行编织切实可行;编织节距对编织制品的断裂强度影响显著,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60%以上;编织速度对玄武岩长丝的编织品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编织速度的增大,编织制品的断裂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且500~1 000 r/min之间的降幅最大,降幅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5.
编织的三角力是在成圈过程中舌针和弯纱三角以及护针三角之间的一些动态力。本篇讨论了增大三角和针筒之间的间隙的影响以及纱线对三角力的影响。在本文第一篇中已经证明了非编织的三角力和理论值之间的密切一致。 1.引言本文作者曾对编织的三角力提出过下列理论公式: (1) 式中所有的名词都同本文第一篇图1中有关的说明一样。业已表明此式对非编织的三角力的实验结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近似值,即当f(x)=0时,还假定粘性摩擦力F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以及α=1,即三角一针筒的间隙为零。在本篇论文中,对三角一针筒的间隙以及纱线对编织三角力的影响全都作了研究。测定是用了早期几篇论文中所述的转换器进行的,转换器是装在一台直径10英寸(直径25.4厘米),18针/英寸(7针/厘米)的元型针织机上,编织150旦17号)聚脂纤维膨体纱(克临普琳)的平针织物。  相似文献   

6.
一般经编间隔织物在编织时针前做反向垫纱,这种方法会造成布面单丝过多,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通过改变织物的垫纱方式,即将原先针前做反向垫纱的闭口或开口线圈,改为针前做同向垫纱的开口或闭口线圈,从而改变线圈在织物表面的显露关系,并改变织物外观.分析了原垫纱方式与改变后垫纱方式的编织原理,并对编织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空气变形加工过程中原丝单丝纤度、原丝种类、芯丝超喂率,皮丝超喂率、空气压力、给湿类型、给湿量以及加工遥度对空气变形纱的表面丝圈结构、纱身结构和变形纱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空气变形技术生产混纤空气变形纱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织工业》2007,(4):25-25
目前,市场对化纤毛巾织物的需求不断增长,遍及家用、体育和医疗等各个领域。在编织长丝,尤其是非变形以及变形细旦纤维和双组分丝时,经编的技术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毛圈纱是被织入尺寸稳定或有弹  相似文献   

9.
我厂生产的化纤袜,有锦纶丝和弹力锦纶袜两种。在络纱编织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力的作用,产生伸长变形,因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在织造下机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空气变形纱生产过程中的喷嘴超喂率、稳定化加热器温度及稳定欠喂率的优化,以生产膨松性更高、丝圈稳定性更好的聚丙烯(PP)空气变形纱。为优化上述工艺参数,PP复丝在不同的喷嘴超喂率、稳定化加热器温度及稳定欠喂率下进行喷气变形处理,并就PP空气变形纱的丝圈频率、外形膨松度、丝圈稳定性及变形纱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喷嘴超喂率和稳定化加热器温度越高,生产出的PP空气变形纱外形膨松度越高、丝圈稳定性越好。考虑到PP空气变形纱的强度和伸长率,还对稳定化加热器的温度进行了优化。稳定欠喂率不会影响到PP空气变形纱的外形膨松性和丝圈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赵敏  杨昆  刘松 《针织工业》2012,(1):11-13
探讨了碳纤维在手动横机上编织纬平针和1+1罗纹组织的难易程度和编织性能。指出,碳纤维模量高、纱线摩擦系数大、弯曲性能差、易脆断等性能是影响其编织的主要因素。通过调节给纱张力、弯纱深度、牵拉力等工艺参数,可改善碳纤维纱线的上机编织性能。通过对成圈过程中线圈曲率半径变化规律的分析,得出编织时最适宜的弯纱深度为13,且编织1+1罗纹较编织纬平针容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干、湿两种喷气变形纱中两类棉结的特性以及不同工艺对棉结形成的影响。采用仪器测试和视频图象方法讨论了棉结的结构形态和松开力。湿变形在各种压力下产生较少的棉结,但随着压力的增加,不管是干或湿工艺,净棉结数会明显增加。喷气变形是采用气体流动力大单丝上形成浮纱、弧圈和线圈、从而使长丝束产生膨体纱的一种工艺。这类变形纱具有类似短纤纱的机械性能和外观,并越来越多地取代短纤纱。然而,它与短纤纱一样,织  相似文献   

13.
色织经编织物是一种先染纱、后编织的经编花色产品。文中对该类产品的络丝、染丝、整经、编织等各道工序进行了探讨 ,对各工序的关键技术给出结论。重点就染丝工艺对产品的影响进行了工艺研究 ,并列举了编织色织经编组织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空气变形加工所用的原丝(喂入丝),一直沿用在传统的变形—热定形加工例如假捻变形加工所使用的原丝。这是因为空气变形纱的市场比假捻变形纱小,纤维生产者还没认真考虑开发专用的空气变形原丝。或许由于对空气变形工艺的机理了解甚少,这就对它所需原丝的性能要求知道不多,因而阻碍了这方面的开发。本文试图确立一些适用于空气变形加工原丝的要求。用空气喷嘴加工长丝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作用于丝条的气流力,因为它们决定作用于丝  相似文献   

15.
周罗庆 《纺织学报》2004,25(3):84-86
在对现有针织机成圈编织方式及其缺陷讨论的基础上 ,提出纱线与成圈机件滚动摩擦式弯纱成圈方法和纱线与成圈机件无滑移式弯纱成圈方法 ;无滑移式弯纱成圈方法实验表明 ,高强高模纤维和纱线及大线圈长度也能够成圈编织。  相似文献   

16.
由于弯纱张力对织针的受力及运动稳定性影响较大,基于磁悬浮式驱动织针的原理及结构,结合弯纱中针钩内点与纱线接触的运动轨迹,建立磁悬浮织针弯纱编织时的力学模型。该模型针对纱线特性、弯纱接触包角及接触摩擦系数对弯纱张力的影响,提出分析弯纱张力的数学表达式,并对该模型进行Matlab数值分析与计算,以及Ansys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弯纱过程中,纱线张力随弯纱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对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弯纱编织的动态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碳纤维在二维编织过程中不耐扭折、易受损断纱的问题,通过拉伸性能实验和导纱瓷眼折角磨损实验分析了碳纤维复丝的可编织性能,探讨了纱管在缠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24 锭二维编织机上编织了8 种不同工艺参数的碳纤维管状编织物,研究了编织工艺对织物外观起毛情况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复丝的断裂强度为86.39 cN/tex,断裂伸长率为1.12%,断裂强度远高于其他纤维,但延伸性差;影响碳纤维复丝在导纱瓷眼处折角磨损程度的因素依次为牵引力、折角、编织速度;在编织纱线根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编织节距的减小,管状编织物的面密度逐渐增加,起毛现象严重,编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编织氨纶汗布出现翻丝时是否可通过加大牵拉力来解决?为什么?在织氮纶什布时经常会严生翻丝的现象。翻丝问题主要是由于沉降片与织针的对位不正确、氨纶导纱轮的位置以及纱线张力不准确造成,所以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调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技术人员有一个误区,认为将卷布机拉紧,可以解决翻丝问题,这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单面组织在编织过程中对线圈的牵拉是由沉降片与织针配合完成的,也就是说在编织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牵拉,编织过程也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RFL型圆机上采用14.6 tex天丝纤维和8.3 tex涤纶有光丝生产大抽条弹力布的具体编织工艺,并对编织过程中送纱喂纱方式、针盘高度控制、压针深度控制、钢梭调节以及输纱器绕纱数量控制等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自制的复合丝变形加工装置,将茧丝束与低旦合成纤维长丝纱进行复合变形,利用合纤丝与真丝间的异收缩效应,强化真丝的变形效果。研究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以及定型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变形性能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变形丝加工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比较研究了涤纶POY真丝复合变形丝与真丝变形丝的卷曲数、线密度、伸缩卷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