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的地热场特征与有机质成熟史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根据现个地温梯度及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反演了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分布,在综合研究盆地古、今地热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热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主要影响因素的特点.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史,探讨了盆地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有机质成熟史.   相似文献   

2.
恢复盆地地热史是盆地模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用地球物理方法恢复拉张盆地的地热史都忽略了岩石圈放射性元素生热的影响。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模式,给出地热史和沉降史计算公式,发现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对地热史影响很大,不能忽略。用这些公式恢复苏北盆地一口井的古热流和古地温,并模拟镜质体反射率(R°),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同时,用不含生热效应的模式恢复该井的热流,则与实测值相差很大。所以,用地球物理方法恢复大陆内部拉张盆地的地热史不能忽略岩石圈内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必须用含放射性元素生热率的地热史模式。   相似文献   

3.
成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成岩作用在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包括:有机质热降解机理及次生孔隙的研究;化学热力学平衡理论对于成岩反应热力学条件及状况的标定;流体、温度、压力、盆地沉降史等多位一体高度综合的石油地质分析;成岩作用与现代地层学、沉积学研究的紧密结合等。成岩作用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开展成岩作用实验研究和成岩作用热力学模拟;以盆地—成岩作用系统分析的新观点深化成岩作用研究;探讨地层水的来源及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奥特维盆地是在侏罗纪到上新世期间形成于南澳大利亚大陆边缘的一个沉积盆地,它的形成与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板块的断裂和分离有关。岩石圈的冷却和收缩可能导致了分离后的下沉,而岩石圈的延展或深部地壳的变质作用则可能是分离前下沉的原因。这些机制都有着可以鉴定的地温史。有机质的成岩作用(特别是油中镜质体的反射率)可根据经验,由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的地温史和沉积史确定。据此又可建立起奥特维盆地烃类成熟阶段的模式。沉积史可由“地史分析”推得,地温史则取决于盆地的下沉机制。虽然,有机质成岩作用模拟对于地温史的详情细节不甚敏感,但仍然可根据由深部地壳变质沉降模式推得的古热流史绘出随深度而变化的成熟剖面,这个剖面与观测所得的镜质体反射率资料是一致的。现代的、20百万年前的、40百万年前的、以及60百万年前的沉积史和成熟史模式已用于穿过奥特维盆地的南澳大利亚陆架的地震剖面,作为反演地质史上沉积和有机质成岩过程的表证。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裂变径迹年代法的原理,以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实例讨论了它在盆地地热史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康铁笙等人的裂变径迹资料进行了重新解释。对其裂变资料的重新解释表明,1600-2550m为未退火带,径迹年龄均大于地层的沉积年代,说明磷灰石颗粒的母岩主要是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火山岩;2550-3600m为部分退火带;3600-4100m为冷却带,推测最迟大约在晚第三纪末(2.2百万年前)出现了一期冷却事件,温度下降了13℃或更多。这个结论与古地温研究结果吻合。部分退火带与冷却带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主要生油带内,表明可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含油气盆地的地热史。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裂变径迹年代法的原理,以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实例讨论了它在盆地地热史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康铁笙等人的裂变径迹资料进行了重新解释。对其裂变资料的重新解释表明,1600-2550m为未退火带,径迹年龄均大于地层的沉积年代,说明磷灰石颗粒的母岩主要是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火山岩;2550-3600m为部分退火带;3600-4100m为冷却带,推测最迟大约在晚第三纪末(2.2百万年前)出现了一期冷却事件,温度下降了13℃或更多。这个结论与古地温研究结果吻合。部分退火带与冷却带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主要生油带内,表明可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含油气盆地的地热史。  相似文献   

7.
所研究的砂岩产出于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的深海钻探计划299孔(日本海)、297孔(四国盆地北部)、445和446孔(大东海岭和海盆地区)、453孔(马里亚纳海沟)、286孔(新赫布里底盆地)、285孔(南斐济盆地),主要为安山岩岛弧的火山碎屑砂岩;其成岩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原始成分、埋藏速率、盆地热流史和相对于裂谷作用过程的砂岩沉积的时间及伴随的高热流。砂岩中含有大量火山碎屑成分,表示它比含大量其它岩屑和矿物的砂岩受较大的成岩作用影响。在裂谷作用早期阶段沉积的、埋藏速率低和地壳热流高的砂岩(445和446孔),其井中成岩作用变化很大。这些成岩作用变化包括早期孔隙空间的减少和粘土矿物,随后为方解石的环边胶结,其后是斜发沸石、片沸石、方沸石和晚期方解石的填孔胶结作用。在钻孔的最深部位可以看到火山岩碎屑被燧石、方解石和沸石所交代。裂谷作用以后,在低热流条件下沉积的砂岩作用变化很不明显,特别是在砂岩埋藏很快的情况下。与早期裂谷作用一起出现的热流、由热对流驱动的流体循环,以及缓慢的埋藏速率,控制着这些砂岩的成岩作用变化。因此,确定弧后盆地中的裂谷作用与砂岩沉积的时间及其埋藏速率是控制砂岩成岩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沉积盆地热演化和成烃史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于揭示大陆岩石圈的地球动力过程及沉积盆地中源岩的生烃历史而言,热体制都非常重要。中国西部地区的热背景较低,但由于各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化历史不同,它们的热体制和热历史不一样。利用磷灰石裂变和镜质组反射率等古温度标志参数对塔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热历史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地热梯度从第三纪以来逐渐变小,第四纪又微增;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史,二叠纪的火山活动使地热梯度相对较高,但新生代地热梯度下降很快,现今地热梯度仅约为20℃/km;准噶尔盆地的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在其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渐减小。不同的热演化史导致不同的生烃史,对各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R。值为1.0%的生油气高峰期不同,从而使各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十余年来,重建沉积盆地的地热史和流体压力史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首先,把张性盆地的成盆机制描述为与岩石圈热事件相伴的,其后继以后裂谷期的热消散的原始地壳变薄作用。此模型解释了地壳变薄及上地壳脆性拉伸之类的定性观测结果,并为定量重建张性盆地的沉降史与热流史提供了工具。由于确定构造沉降量要比直接测定古温度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引言在对未勘探盆地的烃潜力评价中,其制约因素是所得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本文中,我们利用定量模型对盆地进行综合分析,这可极大地提高对缺少资料的盆地进行评价。该技术是将某一地区的沉积史、构造史、地热史综合在一起,最终得到显示成熟潜力的横剖面及生烃时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亚诺斯盆地位于哥伦比亚境内东科迪勒拉山脉与圭亚那前寒武地质之间,是一个近安第斯山的硅质碎屑前陆沉积盆地。利用在盆地中部及南部地区钻探的所有318口井的底温度、岩性、孔隙度及镜质体技射率等资料,研究了该盆地的地热状及热史。  相似文献   

12.
成岩体系与油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研究了我国不同含油气盆地中几个不同地质时代、不同沉积体系、不同类型碎屑岩沉积体的沉积成岩特征以及与油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体系及其分类的新概念,建立了沉积成岩结构框架,从中获取了成岩变量,旨在揭示碎屑岩沉积体之间的成岩序列、成岩矿物共生组合、成岩相、成岩旋回、孔隙消长与油气关系等方面的共存规律,阐明了成岩作用在区域分布上的时空性。它对深化、提高成岩作用研究和油气预测,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大量的薄片观察和实验分析,认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机械压实、碳酸盐胶结、绿泥石膜胶结和溶蚀4种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开展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的计算,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进行了分区对比,定量评价了各成岩作用对各沉积区孔隙度的影响。东北沉积区受强压实作用和强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损失最大;西部沉积区受弱压实和中等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损失最小;西南沉积区受中等压实和中等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度损失较小;西北沉积区受强压实作用和强溶蚀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度损失较大。并划分了四大成岩相类型: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长石溶蚀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和弱压实成岩相。西部沉积体系主要为弱压实成岩相,压实程度较低,颗粒多呈点接触,物性最好;西南沉积体系主要为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发育区,物性很好;西北沉积体系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岩相发育区,绿泥石膜相对不发育,物性较好;东北沉积体系主要为碳酸盐胶结成岩相,溶蚀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膜不发育,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在未勘探盆地中进行油气调查,是从建立描绘盆地怎样形成、沉积物如何充填以及盆地怎样变迁的模式开始的。盆地的形成方式和地壳历史决定了盆地的沉降和热流史、规模和形态、构造型式和沉积物沉积时的盆底地形。沉积充填是在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中普遍存在的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条件之间动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成熟史包括压实、温度、成岩作用和流体流动的演化过程。描述各沉积盆地的特性的模式,是预测世界上未来油区中储集层、圈闭、源岩、盖层和成熟度的评价参数的格架。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中,要系统地研究储层流体系列(天然气、原油、沥青及水中有机质)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演化与氧化、破坏与保存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赋存特征.当将它们与形成上述特征的地质背景(包括构造史、埋藏史、沉积成岩史、孔隙发育史、油气史)动态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时,发现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有效性,并进而可以获得盆地油气有效成藏期及有效成藏组合的有用信息,从而为现实的油气勘探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研究了大量海拉尔盆地钻井岩心铸体薄片的基础上运用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能谱及稳定同位素等多种分析成果,讨论了盆地内主要储集层的侏罗-白垩系砂岩中与孔隙发育关系密切的各种成岩变化;论述了该区与大气水、淡水有关的成岩作用的识别标志,并结合各种成岩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砂岩的成岩作用共生序列。对认识盆地的埋藏史、孔隙演化史和储层发育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油气盆地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守诚 《石油学报》1993,14(4):20-34
本文从地球动力学出发,对我国油气盆地的构造动力、沉积、热动力、水动力、与资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盆地的基底、时代、原型、叠加、改造,将中国油气盆地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及七个油气区与29个亚区,并分别阐明了三种盆地的构造模式;在进行盆地古地理重建的基础上,阐明了不同构造期盆地的古地理,沉积盆地的边界与中心,盆地与沉积中心的运动轨迹,并根据古气候、古地理将沉积盆地分为四类;在编制盆地地温梯度图与热流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热成因与影响因素,热史与烃源岩的演化,将中国油气盆地分为:高热、热、温、冷四类;在研究盆地水动力、水化学的基础上,将盆地分为压实流、向心流、穿越流、滞流等四类,说明了它们与油气运移的关系,强调了平面分区、纵向分带的特点;在综合上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沉积盆地油气聚集的基本模式,对盆地的生烃量、排烃量、散失量、聚集量提出了看法.简介了我国当前的评价系统,强调了在计算机上进行盆地数字模拟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层序中体系域的沉积过程分析与成岩作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的单井剖面综合研究为基础,结合连井地震剖面的层序解释,以三级层序中储集体形成的背景环境和原生孔隙水化学性质-成岩环境为单元,系统分析了不同体系域沉积和成岩标志,总结出了崖13-1气田下第三系崖城组和陵水组的成岩域模式,探讨了沉积体系域构成与成岩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对砂岩储层储集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与天然气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沉积埋藏史、成烃史、地热史和烃类包裹体分析、地层剥蚀厚度、沉积速度等资料,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普遍低压异常、储层致密、构造简单、含气层分散、天然气聚集受封存箱控制的特点,对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异常压力分布规律、压力成因及演化历史的研究认为,该区上古生界具备压力封存箱发育的地质环境。压力封存箱区域分布的特点是上古生界为一个高低压相间共存的复杂压力封存箱型含气系统,储层属异常低压-常压,泥岩仍保持幅度不等的高压。压力封存箱的形状、内幕结构、箱内砂泥岩的配置关系控制了箱内天然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改造型盆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沉积盆地的改造及保存,对有机质的演化和油气的生成、运聚、储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沉积盆地的组合叠加、深埋、改造及消亡史,从盆地的基本概念入手认为:沉积盆地不完全是封闭性的洼地,也不完全保存于相对低洼的状态;在后期改造过程中,往往形成有统一特征的盆地群,并在地质历史中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格局的盆地;作为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单元的盆地,实际上是联片分布的沉积物和(或)沉积岩实体。根据沉积盆地的改造情况,将我国400多个沉积盆地划分为5类,其中Ⅰ、Ⅱ类盆地为上覆地层基本未被剥蚀的原型盆地,Ⅲ-Ⅴ类盆地为上覆地层遭受不同程度剥蚀和构造改造的改造型盆地。改造型盆地的油气储量分别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和70%以上,且探明程度较低。因此,改造型盆地是今后我国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研究改造型盆地的生储岩系,区域不整合及盆地改造中的多旋回开合,是打开改造型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