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考虑铁损时感应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统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运行条件下电机损耗与转子磁通的关系,实现了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感应电机(IM)的优化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调速性能,根据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智能功率模块(IPM),给出了矢量控制硬件的实现;阐述了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法。实验表明,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能平稳运行,具有较好的静、动态特性,可以广泛用于以IM为驱动装置的电气传动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感应电机空间矢量直接转矩控制的数字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一种感应电机空间矢量直接转矩控制(DTC)的数字实现方法,详细阐述了以TMS320F2812作为控制器核心的直接转矩变频调速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SVPWM)方式生成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有效减小了转矩和磁链的脉动,实现了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起动迅速,运行平稳,动、静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低频轻载工况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存在的转速与电流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引入虚拟电抗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V/f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V/f控制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然后,分析引入虚拟电抗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根轨迹,证明了引入虚拟电抗可提升感应电机变频调...  相似文献   

4.
两相不对称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是当前主要的两种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已在两相交流感应电机中得到了应用。分析了两相不对称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原理以及两相三桥臂逆变器的SVPWM实现方法:运用Matlab的Simulink建立了两相不对称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两种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仿真波形,进行了特性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SVPWM矢量控制变频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变频调速系统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依据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基本原理,介绍了异步电动机、SVPWM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过程,以及基于矢量控制理论的变频调速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详细阐述了实现仿真的方法,并针对仿真中的关键问题及系统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系统,电压、转矩波动小,转速响应迅速.系统的各项指标都满足电机实际运行特性要求.其仿真算法对于实现数字化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感应电机(IM)恒功率调速区间有限,额定点外效率降低以及受使用场景约束的问题,为了拓宽调速和高效率工作区间以及适应多种环境运行需求,采用定子鼠笼型十二相IM替代传统分布式绕组三相IM。经过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解耦出不同平面的谐波电流从而驱动电机旋转,通过控制函数对所有平面的谐波电流进行调控,能方便快捷地实现电机的极对数切换。对所提出的控制函数调控矢量解耦平面实现极对数切换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极对数切换技术能够实现十二相IM在不同转速下的极对数切换,拓宽了转速调节区间,满足了不同工况工作时的高效率运转。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的光伏水泵变频调速系统,该控制具有对光伏阵列母线电压的动态补偿功能,保证在光伏阵列工作电压大范围变化条件下,变频驱动电机满足恒磁通调速控制。同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控制和软件实现方法,及其实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输出电流谐波失真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性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鲁棒性差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自抗扰控制器实现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新型控制结构,引入了中间变量及等效变换,实现了非线性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时动态线性化,减小了电机参数时变对系统动、静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恒压频比控制的数字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兴华 《电气传动》2004,34(2):12-15,29
文章给出了一种感应电机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恒压频比控制的数字实现方案.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为控制器、智能功率模块为主电路逆变器构成控制系统,实现了感应电机的全数字化变压变频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稳定平滑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感应电机空间矢量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效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感应电机空间矢量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效率最优控制方法。在定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建立了计及铁芯损耗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机损耗与转矩、转速和定子磁链的关系,推导出了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效率最优的定子磁链幅值表达式,实现了感应电机直接转矩变频调速系统的效率最优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控制策略,在保持直接转矩控制快速动态响应特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电机轻载时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了内模控制和重复控制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设计了内模和重复复合电流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并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内模控制和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能够消除周期性扰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PI控制无法实现无静差跟踪控制和难以保证在负载突变或参考电压跳变时对直流侧电压进行快速精准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PF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PI控制的基础上,融合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和重复控制的优点,将重复控制引入电流内环控制中,对APF输出电流进行快速跟踪控制,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引入电压外环控制中,对直流侧电压进行快速精准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电流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PI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谐波补偿精度及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3.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其优异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和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而被国内外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效率最高、最理想的电气传动方案,是电气传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皇金锋 《电气时代》2007,(1):124-126
众所周知,变频器控制方式是决定变频电源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变频电源控制方式进行讨论,并给出变频电源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参数,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选型和设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预测控制问题.考虑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执行器间皆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数据包的容量,提出一种方案,在控制器节点获得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在线辨识对象模型参数,并利用辨识模型设计预测控制器,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时延及数据包丢失的补偿方法.校园...  相似文献   

16.
周成虎  李娜  王克福 《电气自动化》2013,35(3):45-46,53
众所周知,矿井风机的排风量受到外部风向、风道畅通程度影响。通过帆板偏转角度测试可以准确检测矿井的排风量。基于此提出并制作了一种用于矿井通风机风道的帆板控制系统,能够智能检测与控制矿井风机的排风量,且可由电脑远程控制。为了保证测量和控制的准确性,采用了数字滤波算法和改进的PID积分算法。电脑可实时显示并控制帆板角度和风扇转速。实验证明其控制速度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第6讲位置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是位置,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则是实现该目标的从属变量。常用的位置控制系统有2类:单电动机位置控制及多电动机角同步控制。6.1单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1-2]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协调控制系统的4种运行方式,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自动发电控制对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负荷范围、阶跃负荷指令幅度和负荷变化率的要求,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异步电动机高性能驱动,提出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结合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将电流矢量控制和电压矢量开关表结合,控制结构相对简单,避免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一些实现难度.通过仿真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复和PI控制的中频逆变器复合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重复控制与PI控制相结合的中频逆变电源复合控制方案,即利用重复控制器得到畸变率很低的稳态输出波形,当系统负载突变时投入PI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负载的突变通过负载电流的快速幅值检测技术来判定。该方案在一台采用TI公司TMS320F240 DSP控制的400Hz,5.5kW逆变电源上得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既保持了重复控制良好的稳态特性,也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