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通过对储层建模方法的研究,针对储层建模软件因为建模步骤复杂、地质知识要求高、操作困难而导致建模软件虽然功能丰富却难以使用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储层地质分析系统。对储层建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工作流技术设计分层的系统模型,并阐述了各个层的功能,最后通过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对储层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储层建模相关软件的复杂度大、主观性强、处理速度慢等普遍问题,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多agent规划,设计了分层的系统模型,并阐述了各个agent的功能,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面向agent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类正则模糊神经网络及在沉积微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虑一种5层结构的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给出了该网络模型规则层节点的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传学习规则;针对样本筛选问题,提出一种按模糊隶属函数值相近样本向量类别矫正策略。将正则模糊神经网络用于油藏沉积微相的识别,可自动提取测井曲线与微相类型之间复杂的映射关系,实现沉积微相的连续识别。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解决沉积微相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微滴沉积位置的准确性是影响喷射成型器件形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对微滴沉积位置进行控制,需要建立微滴沉积位置的动态预测模型。建立了微滴在下落、沉积过程中的运动与传热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单个微滴以及两个相邻微滴在沉积动态过程中的形心位置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数值仿真模型,所建立的理论预测模型对单个微沉积位置预测误差为0.45%,相邻两个微滴间的沉积距离预测误差为0.5%,并通过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所建理论模型具有足够高的位置预测精度,可用于微滴喷射3D打印过程中微滴沉积位置及打印轨迹在线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储层随机建模中,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需要平稳的训练图像,因此,建模中都基于平稳性假设。针对非平稳地质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一事实,首先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来模拟非平稳现象,然后从方法和应用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用存在的模型作为训练图像结合核函数新的多点模拟方法。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很好地捕获真实空间地质体的空间差异性。同时,这个算法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解决了基于地质过程储层模型的井数据条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储层岩性分类是地质研究基础, 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虽然能较好地识别储层岩性, 但由于测井数据是特殊的序列数据, 模型很难有效提取数据的空间相关性, 造成模型对储层识别仍存在不足. 针对此问题, 本文结合双向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和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XGBoost), 提出双向记忆极端梯度提升(BiLSTM-XGBoost, BiXGB)模型预测储层岩性. 该模型在传统XGBoost基础上融入了BiLSTM, 大大增强了模型对测井数据的特征提取能力. BiXGB模型使用BiLSTM对测井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将提取到的特征传递给XGBoost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 将BiXGB模型应用于储层岩性数据集时, 模型预测的总体精度达到了91%.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将模型应用于UCI公开的Occupancy序列数据集, 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总体精度也高达93%. 相较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 BiXGB模型能准确地对序列数据进行分类, 提高了储层岩性的识别精度, 满足了油气勘探的实际需要, 为储层岩性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早期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的不足,根据该系统的使用要求和软件结构,在Windows开发平台下,提出了基于COM的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的框架设计.对该系统的逻辑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定义了各组件对象.利用COM组件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相应组件实现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由于采用了基于COM软件技术,使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大大提高了扩展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薄互储层沉积具有储层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剧烈的特点,及油气藏所具有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薄互储层参数的预测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技术小波神经网络是基于小波分析理论所构造的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它充分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并结合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因而具有较强的逼近能力,从而提高薄互储层参数的预测精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pillar grid是目前主流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应用的结构化网格,提供储层流体流动的描述方法。如何更加直观地展示地质体构造形态,将地质体网格数据中三维地质体表面模型提取出来在地质建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提出一种三维地质体表面提取算法,对基于pillar grid三维地质体数据进行解析,提出其表面模型来辅助计算机可视化展示。该算法主要包含基于pillar grid无断层三维地质体表面模型提取算法和带有复杂断层三维地质体表面模型提取算法两部分。通过实际的三维地质体模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证实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基于pillar grid复杂三维地质体表面模型提取功能,满足实际需求,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采用测井曲线实现沉积微相的自动识别,通过测井曲线变化趋势的编码和人工免疫系统的克隆免疫、变异等算子,建立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测井曲线识别模型,实现了不等长特征曲线匹配过程的快速收敛。对胜利油田150个沉积微相进行识别,正确率达到95%,证实了该模型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区域分解算法进行油藏模拟的并行计算研究,寻求可高效并行求解三维三相数值模拟问题的最优算法。在对流行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及GMRES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GMRES算法,这种算法具有迭代参数不需优化、收敛快、可得到较精确解等优点。应用该解法对三维三相黑油模型软件进行并行化改造。通过模型及实际油藏计算,比软件原算法及GMRES算法的计算速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并行效率较高,并行化后的模拟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型整装构造油藏的数值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河道三维可视化建模中采用激光雷达、声呐等传感器获取水下地形建模方式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的缺陷,在利用基础测绘成果构建实景地形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源三维模型融合方法对月塘水库小流域进行实景建模。首先采用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实景建模,并利用专业建模软件对重要控制单元进行构件级建模;然后利用已有河道断面数据结合河流面状矢量数据,实现流域内胥浦河河道实景三维建模;最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多源实景模型进行微调与相互印证,实现月塘水库小流域多源三维模型精准融合构建。研究成果可为河道型水库的预报调度与洪水风险分析提供可视化模型基础与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油藏模拟模型大、求解精度高的特点,在迭代解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预处理方法、节点排序方法等进行了优化,优化出适于并行的最佳解法。以优化后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为基础,对多层二维二相模拟模型进行按层粗粒度并行。为解决存储及通讯问题,采用了压缩存储及压缩通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软件的并行效率。模型及实例计算表明并行化的多层二维二相模型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通过对通讯量、层数、共享与分布等实用性影响因素分析,为大规模油藏模拟的并行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斯过程机器学习解决电磁问题,提出了两阶段高斯过程的天线建模方法,共包含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习天线的粗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在第二阶段建立起高精度细模型的实际代替模型,在降低天线高精度输入训练数据的计算代价上效果显著。将两阶段高斯过程建模方法应用在倒F天线的优化问题和双频PIFA天线的谐振频率预测问题中,通过选取细模型数据占总训练数据的不同比例,比较它们的多种误差,从而验证该两阶段高斯过程天线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郑鸯  张玮 《微机发展》2004,14(9):105-107,111
从分析传统开发方法的不适应性,提出克服传统方法缺点的新途径。UML是一种通用的标准的统一建模语言,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全过程,UML中的图形标记,尤其适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在任何情况下,对象模型始终都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文中给出了一种用UML来模拟对象模型的有效方法,通过可视化建模,使软件设计工具发挥更大的效用,更好地提高模型的重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OpenGL的三维建模实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真实地再现我们身边的客观物体。研究三维建模技术对于三维立体图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该文从模型的显示效果和实际建模的工作量为标准入手,分析并比较了几种基于OpenGL的三维建模方法。文中针对用OpenGL直接建模的不足,提出使用专业建模软件建模,再转化为OpenGL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玎  吴重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9):2280-2281,2307
分析了符号有向图(Signed Directed Graph,SDG)自动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该方法和建立相应软件平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e,UML)、UML模型建立特点、SDG技术和SDG模型建立的方法.分析提出用UML方法辅助研究SDG自动建模策略,采用UML构建SDG自动建模软件平台.本研究和软件平台的构建扩展了UML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的迅速准确可视化处理是帮助专家了解和掌握油藏分布从而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手段。三维地质体模型建模是可视化工作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三维地质体建模系统结构,由图形平台、数据管理、地质建模组成,分析了各模块的设计思路,研究了地质建模的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19.
The primary focus of weapon system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moved from a hardware base to a software base and the cos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An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os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now a very important task in the defense domain. However, existing models and tools for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defense domain due to problems of accuracy.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cost estimation models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domains. Furthermore, most studies of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re aligned with generic methodologies that do not consider the pertinent factors to specific domains, whereas new methodologies should reflect specific domains. In this study, we apply two generic methodolog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model, before suggesting an integrated modeling process specifically for the national defense domain. To validate our proposed modeling process, we perform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113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s on weapon systems in Korea. A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applying the proposed modeling process. The MMRE value of this model was 0.566 while the accuracy was appropriate for use. We conclude that the modeling process and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suitable for estimating resource requirements during weapon system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s national defense domain. This modeling process and model may facilitate more accurate resource estimation by project planners, which will lead to more successful project execution.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可视化面向对象方法与对象Petri网(00PN)方法的集成建模问题。首先根据两种方法的互补性,阐述了UML/OOPN模型的语义定义、图符定义和形式定义;进而以电子支付领域应用为例,提出了UML/OOPN模型的转换与集成优化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体系结构描述语言的软件构架模板。所提出的集成建模方法和研究模型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