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错进行,合为一体。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改善理实一体教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再则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教师边教边指导,学生边学变练,知识和技能相互渗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习与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本论文结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展对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对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机械基础综合实训台"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实训台,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直观和不能直接动手的缺点,使得《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缺乏必要的实践学习,学生不好领会掌握。本文通过实训台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开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重视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其与传统教学工作的不同之处。从专业认证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思路进行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坚持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贯彻整个教学活动,促进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不能只告诉学生原理,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机械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内容偏少,理论知识多过实践培训,设备陈旧等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希望高校加强学生在机械基础的学习力度,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无论是对学生的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操作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机械类课程的基础学科。鉴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综合性较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因为繁杂的内容而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如果教师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从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着手,探究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革措施,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模式。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突出技能教育,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因此,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在高校教学方面尤其是在工学方面的教学当中,我国的高校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中在机械工程这一类专业中实践操作能力远远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在机械专业当中机械设计是整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机械设计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当中由于在高校教学长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这一方面的学生只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教育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使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不可避免的趋势。《机械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专业后续课程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传统讲授制教学的枯燥和单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基于此,本文将对《机械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进行实践和思考,以期探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之法。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绘图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独立完成图纸绘制的能力。为此,本文首先简述了本课程的教学结构,进一步着重从课堂授课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方面、师资方面进行剖析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杜阶平 《中国机械》2014,(11):152-152
《机械基础》是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这门课程的知识量大、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与生产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十分吃力。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机械基础》课程快乐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驱动下,针对目前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实现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提取课程思想教育元素,构建丰富思政元素案例库、找出典型案例,将课程思政全方位融入机械原理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机械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领会,认为该课程的教与学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和技能的培养,并指出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进行教学真正体现了《机械制造基础》这一课程的要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的子任务"工业机器人搬运应用"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化教学相结合,采用"教、学、做、评+仿真软件+网络平台+技能竞赛+拓展训练"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表明,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为同类型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工科”机械工程师人才培养,分析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痛点,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重构及评价反馈(过程性考核方法)改革等手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宗旨,实现本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实际效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现阶段《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体制落后,缺乏创新性、理论与实践教学未能够充分融合、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相脱离三方面问题,为了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果,将"工学结合"融入到教学改革中,从优化教学体系,积极引进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水平、明确人才培养标准,保证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职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机械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链传动设计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链传动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依托于实际案例分析重点研究了有利于中职机械专业链传动设计课程教学的两种教学方法,并为中职机械专业链传动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为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链传动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整个教育届的深化改革,也推动了高职类教育的教学理念革新,在理念的革新下,也使得高职汽车专业课程的硬件设备越来越先进化,这为检修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设备支持。在传统模式的高职教学理念下,各方面的门槛都较低,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老师理论化知识出色,可实践操作水平较低的状况,也致使老师在教学流程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学生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实践操作进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的实验,导致过于频繁使用设备,降低了设备了使用寿命,关于设备维护的资金成本远超预期设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不论设备的经济效益还是老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本文专门对检修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寻找最理想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电子电工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还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先阐述行动导向法概念解读,接着分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以便更好的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达到高职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项目化教学在高职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论文中,作者以CA6140车床的虚拟三维模型和实物为项目载体,对《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节约教学成本,不仅使学生掌握普通车床的安装与维护的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装配机械设备的动手能力,并能够制定装配工艺文件。最终提出了建立装配方面产教体系的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关键。当前各职业院校逐步提出课程教学改革,重点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展开技术技能与理论一体的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高职院校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毕业班学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但实践操作技能不熟练、知识融通能力低、毕业在即心浮气躁、学习积极性低等特点,提出以"机械自动化系统设计"为改革课程,采用实践项目化教学为导线,通过安排不同的项目任务,将涉及到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不断补充,让学生掌握技能之余,更深入了解工作岗位的特点。通过为期一学期的课程改革试验,表明该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