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魏丽萍 《食品科学》2016,37(22):107-111
采用溶剂回流法及气相色谱法,分析全西藏范围内9 个种源的光核桃仁出油率、油脂种类及相对含量特征。结果表明,9 个种源的光核桃仁出油率差异显著,均值为44.96%;光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高,均值为90.901%,主要由油酸和亚油酸组成,油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5.280%~71.360%,最高值为芒康县的光核桃;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8.010%~44.340%,最高值为亚东县光核桃;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值为9.09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棕榈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829%~7.354%,最高值为亚东县光核桃;硬脂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600%~3.034%,最高值为察隅县光核桃。基于11 种脂肪酸相对含量特征的聚类分析表明,米林县、左贡县、波密县、八宿县光核桃仁油脂相对含量特征相近,芒康县则与其他种源光核桃油脂特征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93个品种桑蚕蛹的粗脂肪含量,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桑蚕蛹不同品种间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19.1%~36.28%。桑蚕蛹油脂肪酸主要由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组成:软脂酸质量分数为22.24%~29.92%,硬脂酸质量分数为3.22%~11.85%,油酸为24.06%~37.36%,亚油酸为3.09%~7.07%,亚麻酸为24.55%~37.02%。不饱和脂肪酸占到总脂肪酸的61.61%~73.31%,n-6/n-3范围为0.102~0.235。2个桑蚕品种75和7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4.9%和36.28%,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达70%,是昆虫不饱和脂肪酸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巧克力中脂肪酸组成和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氢氧化钾-甲醇甲酯化方法,将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并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以三油酸甘油三酯为模型化合物,确定甲酯化效率为99.8%。使用面积归一化定量方法,对市面上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5种巧克力进行分析。巧克力油脂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范围分别为:25%~27%、32%~35%及30%~32%;反式脂肪酸含量范围为0.4%~1.1%(以油脂中含量计)。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巧克力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和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与利用东北杂豆资源,本文以东北特有杂豆为原料,采用气质分析方法对杂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杂豆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在测定所有杂豆中均是高活性的n:3、n:2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活性相对的n:1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芸豆类杂豆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80%;且高活性的n:3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紫花芸豆的n:3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48.99%,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本研究为东北杂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彭星星 《中国油脂》2021,46(10):110-115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地区多个品种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各油菜籽品种所含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均含有17种脂肪酸,脂肪酸种类比较丰富;油菜籽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有油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一烯酸,各品种油菜籽间油酸、芥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差异较大,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差异较小;杂交、丰油10号和杂双5号油菜籽可作为丰富的油酸、亚油酸来源,搏优6号和皖油13油菜籽可作为丰富的花生一烯酸来源,南阳红、秦优9号、花菜子和四月红油菜籽可作为丰富的芥酸来源,杂双5号油菜籽可作为低芥酸菜籽油的原料来源;种植土壤对杂交油菜籽脂肪酸含量影响较大,而丰油10号油菜籽脂肪酸含量不受种植土壤的影响,无论是杂交油菜籽还是丰油10号油菜籽,在相同种植土壤条件下,即使来自不同地区,同品种油菜籽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6种市售坚果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比较不同品种坚果间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坚果中37种脂肪酸的含量,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坚果的平均脂肪含量为(55.6±0.86)g/100 g,变化范围为40.2~71.3 g/100 g,碧根果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坚果脂肪含量(P0.05);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77~95.47 g/100 g脂肪,平均值为(86.68±0.12)g/100 g脂肪,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4.53~22.19 g/100 g脂肪,平均值为(11.31±0.16)g/100 g脂肪(P0.05),东北榛子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最高,为84.34 g/100 g脂肪,而纸皮核桃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最高,为74.17 g/100 g;坚果中不含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结论坚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富含ω-6和ω-3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与利用东北杂豆资源,本文以东北特有杂豆为原料,采用气质分析方法对杂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杂豆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在测定所有杂豆中均是高活性的18n∶3、18n∶2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活性相对的18n∶1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芸豆类杂豆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80%;且高活性的18n∶3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紫花芸豆的18n∶3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48.99%,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本研究为东北杂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大堡油橄榄品种示范园的4个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测定果实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水分含量、干基含油率和鲜果出油率。利用压榨法提取橄榄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单品种油样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4种油橄榄果实单果质量为0. 81~4. 6 g、水分含量为53. 19%~68. 03%、果形指数为1. 12~1. 73,各品种间果实性状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豆果的干基含油率在第4成熟度达到最大值,为41. 00%;皮瓜尔、柯尼卡和小苹果干基含油率在第5成熟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3. 56%、43. 03%和48. 17%。豆果的最适采收期在第4成熟度,而皮瓜尔、柯尼卡和小苹果的最适采收期在第5成熟度;不同成熟度的4个单品种橄榄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别为油酸62. 73%~76. 03%、亚油酸4. 12%~13. 47%、棕榈酸12. 91%~16. 79%、硬脂酸0. 42%~5. 27%,油酸/亚油酸和MUFA/PUFA比值的均值及其变化范围分别为柯尼卡16. 57(14. 96~17. 27)和14. 35(13. 65~14. 85)、皮瓜尔13. 60(11. 64~14. 68)和11. 98(10. 72~12. 86)、小苹果12. 47(7. 41~17. 84)和11. 47(7. 05~16. 17)、豆果6. 31(4. 66~8. 37)和6. 21(4. 66~7. 97),该比值存在品种间差异,可作为单品种橄榄油鉴别的依据;橄榄油脂肪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烯酸、花生烯酸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最大,4个单品种橄榄油中柯尼卡的品质最好,其次为皮瓜尔、小苹果和豆果。  相似文献   

9.
王富刚  莫耀兴 《食品工业》2020,(12):329-331
应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品种苹果籽油脂的含量和脂肪酸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籽油脂干重含量在21.96%~25.18%之间。苹果籽油脂有9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有2种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按照不饱和度分类,苹果籽油脂脂肪酸主要是一不饱和脂肪酸和二不饱和脂肪酸。苹果籽脂肪含量、脂肪酸种类与含量因苹果品种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杏品种果仁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山西晋中地区不同杏品种果仁中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的组成特点,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测定了15个杏品种果仁中的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5个杏品种果仁中共检测出脂肪酸组分10种,总脂肪含量在28.11~53.15 g/100 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91.60%~95.15%,油酸与总脂肪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性相关且油酸的偏相关系数最大;应用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高含油率-高油酸-高亚麻酸""低含油率-高亚油酸""高含油率-高油酸-低亚麻酸"杏仁品种类型;根据主成分分析对杏仁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扁杏综合评分最高。扁杏是高含油率-高油酸-高亚麻酸重要种质资源,该结果为杏栽培、育种及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香榧种子油脂肪酸及香味物质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香榧种子油脂肪酸组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分析其香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11种香榧种子油主要含有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占脂肪酸总量的88.15%,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32.03%~51.61%和19.84%~39.58%;大圆榧、蛋榧、旋纹榧、中圆榧、芝麻榧、茄榧、象牙榧种子油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于细榧种子油的;除旋纹榧外,上述6种香榧种子油的顺-5,11,14-二十碳三烯酸的含量高于细榧种子油的;细榧种子油中鉴定出71种香味物质,其组成主要是萜烯类、烯醇类、醇类、酯类、菲类和苯类衍生物等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组分有21种;大圆榧种子油中鉴定出39种香味物质,其组成主要是萜烯类、酯类和烷类,其中萜烯类组分有6种,其香味略差于细榧种子油。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及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陕北苦杏仁油和新疆小白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苦杏仁油和小白杏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95%.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光线、温度及添加抗氧化剂对两种杏仁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线对杏仁油的氧化过程都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小白杏仁油的耐贮性优于苦杏仁油;叔丁基对苯二酚(TRHQ)对杏仁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并与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生育酚(VE)和没食子酸丙酯(PG)对杏仁油无显著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陕北苦杏仁油和新疆小白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苦杏仁油和小白杏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95%。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光线、温度及添加抗氧化剂对两种杏仁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线对杏仁油的氧化过程都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小白杏仁油的耐贮性优于苦杏仁油;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杏仁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并与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生育酚(VE)和没食子酸丙酯(PG)对杏仁油无显著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菊黄东方鲀不同组织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分析比较菊黄东方鲀性腺发育为Ⅲ期雌鱼和Ⅳ期雄鱼的肝脏、性腺、肌肉和皮中水分、总脂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组织中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雌鱼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肝脏中含量最低;雄鱼精巢中水分含量最高,肝脏中含量最低。2)雌鱼肝脏、性腺、肌肉、皮的总脂含量分别为
(48.87±7.75)%、(11.77±1.44)%、(0.50±0.00)%和(0.13±0.06)%。雄鱼肝脏、性腺、肌肉、皮的总脂含量分别为(63.13±3.07)%、(1.70±0.10)%、(0.43±0.12)%和(0.30±0.20)%。不同组织中总脂含量差异显著(P<0.05),雌、雄鱼均为肝脏中总脂含量最高,性腺次之,皮最低。3)肌肉中,雌、雄鱼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丰富,以雌鱼肌肉中C16∶0最为丰富,且显著高于肝脏、性腺、皮。肝脏中,雌、雄鱼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丰富,分别为(46.4±0.5)%、(45.7±0.9)%,且均分别高于性腺、肌肉和皮。性腺中,雌、雄鱼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丰富,分别为(28.6±1.4)%、(33.8±1.9)%,卵巢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与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肝脏、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精巢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与肝脏、肌肉、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雄鱼肝脏中脂肪酸绝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  相似文献   

15.
9个杂交蓖麻品种蓖麻籽中不同脂肪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9个杂交蓖麻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蓖麻油酸的含量差别较大。百粒重变化范围为21.1—52.1g;含油率变化范围为46.0%-57.6%,1号蓖麻籽含油率最高,高达57.6%;9种蓖麻籽中蓖麻油酸含量变化范围为81.44%-90.25%,2号品种的蓖麻油酸含量最高,高达90.25%;油酸、亚油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83%-6.03%和4.27%-7.80%,蓖麻油中还含有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和极少量的二十烷酸、二十烷一烯酸,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81%-1.74%和0.88%-1.91%,二十烷酸和二十烷一烯酸的含量均低于1%。  相似文献   

16.
分析9个不同品种红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差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红麻籽油,并对其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和鉴定红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红麻籽含油率在19.63%~22.06%之间;红麻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中亚油酸甲酯(Z,Z)含量在31.98%~38.91%,油酸甲酯(E)含量在31.30%~36.93%,软脂酸甲酯含量在19.81%~23.02%,硬脂酸甲酯含量在3.32%~4.22%。因此,红麻籽油是一种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油茶籽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32种油茶籽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GC分析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大部分集中在30%~60%之间,平均含油率为38.39%;含油率最高,为57.96%,最低仅为0.60%.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是由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在70.33%~86.21%,均值为78.24%;亚油酸含量在3.25%~17.18%,均值为9.50%;软脂酸含量在7.03% ~ 13.85%,均值为9.63%;硬脂酸含量在1.35%~5.49%,均值为2.61%.  相似文献   

18.
分析比较了四川地区主栽品种金艳、红阳、红实2号、金实1号、海沃德、徐香及新西兰主栽品种猕猴桃籽出油率,并采用GC-MS结合PCA分析了7个品种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海沃德猕猴桃籽出油率最高(28.28%),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猕猴桃籽油中主要的脂肪酸(85.7%~87.1%).不同品种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21个种质文冠果种子和种仁含油量,利用GC-MS/MS检测分析索氏法提取的种子油和种仁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种子含油量在35%以上的种质有09-12(37.18%)和09-09(35.36%),种仁含油量在65%以上的种质有赤峰巴林右旗(65.78%)和09-09(65.74%);种子油和种仁油中均检测出10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花生二烯酸、花生五烯酸、芥酸和神经酸;索氏法提取的种仁油脂肪酸中神经酸含量高于3%的种质有7个,最高的为12-09(3.77%)。这不仅为文冠果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文冠果油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山茶油的主要组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山茶油的品质。为探明市售山茶油的脂肪酸特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19个山茶油、2个橄榄油、1个花生油、1个大豆油和1个菜籽油的脂肪酸。结果表明,山茶油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主要有棕榈酸(C_(16︰0))、硬脂酸(C_(18︰0))、油酸(C_(18︰1)~(Δ9))、亚油酸(C_(18︰2)~(Δ9, 12))、亚麻酸(C_(18︰3)~(Δ9, 12, 15));不同山茶油样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均达到国家标准的品质要求;单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81.1%,含量最高的QH高达84.2%,但HTT和ZX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实测值低于企业标准;山茶油与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可用来辨别山茶油的真伪。由此可见,市售山茶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产品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