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鑫  张文海  李鑫  李倞  林箐 《中国园林》2022,38(2):93-98
以当代老城区改造过程出现的隔离现象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选取济南老城区具有公共空间异化特征的曲水亭片区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运用以PSPL调研法、动线观察法为核心的多目标导向的人群活动综合调研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解译老城区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割裂现象和异化表征,并以其中4个典型的街道界面进行“空间-行为”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流动型、闭环型、单层隔离型、双层隔离型”4类公共空间异化模式,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公共空间异化产生的动因和机制。最后,在当代存量更新的语境下,基于日常生活与物质空间的动态关联,探讨走向社区融合的老城区公共空间互融更新策略,以期为老城区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4)
介绍发展校园楼顶公共空间的背景及其意义,通过对此公共空间的调研,分析国内外校园楼顶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以及试点项目的设计,从而为校园楼顶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案,创造优质的校园环境和优秀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心理学、学生心理及校园公共空间三者关系出发,针对校园公共空间现状,并结合学校功能分析得出结论:公共空间作为人的外部心理环境,它对学生心理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创造三类校园公共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英杰 《山西建筑》2009,35(13):41-42
通过对现今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不足问题的分析,指出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营造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应注意的五个方面,以增强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提高校园公共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建校园普遍存在校园景观特征类同的现象,欠缺个性化景观特色和人文气息。以广州地区16所高校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性空间组成类型,对公共活动类型及其文化特色进行问卷调查,发掘文化特色认知度与公共活动丰富度、景观环境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出营造校园景观空间意象应注重景观节点的区位和丰富度,塑造校园景观文化意象应加强空间标志性、意象性和文化性,提高标志性公共空间数量,并保持场地的活动频率。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调研校园内现有的商业形式、商业空间形态模式及空间的使用强度,分析大学生的行为活动及校园需求,发现高校内商业公共空间存在的潜力,总结高校校园商业公共空间的塑造建议,以发挥校园商业公共空间的积极作用,体现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是实现公共空间高效使用的有力保障。文章利用Depthmap软件,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法,通过计算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连接值、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及可理解度,对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空间形态进行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8.
关注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形态双重隔离现象,重点分析了住区公共空间异化与社会隔离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既有住区更新居住融合的社会目标,指出了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促进居住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最后,以公共空间重构为切入点,探讨了居住融合导向下的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遮阳设计为公共空间提供更舒适,更节能的热环境,促进校园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人们的活动与交流。从校园公共空间的遮阳形式,探讨校园室内外公共空间使用的遮阳措施,可供由于热舒适度和高耗能而无法充分利用的校园公共空间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0.
魏黎 《城市住宅》2021,28(9):37-40
公共空间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校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公共空间通常作为教学空间的附属存在,其使用价值易被忽略.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建设可提高校园面积使用率,成为校园整体规划的亮点,故有效识别和利用校园中被忽略的公共空间是研究重点.研究从校园公共空间有效利用的重要性和设计方法两方面,探讨该空间的存在价值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学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校园空间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校园外部公共空间是师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外部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强弱影响着师生在校园外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对校园外部公共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肥西八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对中学校园外部公共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衡量外部公共空间质量,力图进行更合理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给予学生们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进行户外交流、开展社团活动、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针对当前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从集成度和深度值两方面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空间句法用于校园空间的研究往往以线型空间即道路为研究重点,本文则以面型、点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邓鹏  邱灿红 《中外建筑》2009,(1):97-100
本文通过分析校园公共空间在高校中的作用,研究了目前我国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在规划实践中有的放矢,探讨了营造个性化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力图提升校园活力,以体现校园特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武汉大学户外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以武汉大学声音类社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校园户外空间的选择机制,进而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发掘校园闲置公共空间再利用的潜力。最后对校园闲置公共空间的利用提出启示性设计策略,以期提高高校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进行,一大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校园建设贪大、求快,致使校园建设模式化、程序化,丧失自身校园空间的特色,尤其是以校园公共空间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以场所精神为切入点,并且引入"活力场"的概念,探讨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场的营造。  相似文献   

16.
《新建筑》2016,(2)
通过分析由空格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过山车回廊"及"二分之一体育场"两个项目的背景、剩余空间产生的原因,深究当前我国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园公共环境设计中所面临的"三高"问题——高度浪费、高度纪律性、高度纪念性,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校园公共环境不仅是联系校园各建筑的纽带,更是教育空间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充分发掘校园公共空间的剩余价值,将为教育建筑提供更多的设计与使用可能。  相似文献   

17.
何玮 《工业建筑》2011,41(5):47-49
从空间新旧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湖南大学校园公共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新旧整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为实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新旧整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聪 《建筑与文化》2016,(12):144-145
校园公共活力空间是学校公共活动开展的载体,其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影响着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文章针对当今校园公共活力空间在表达方面所暴露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设计相关理论,对校园公共活力空间的主要特征因素进行简要阐述。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空间活力营造原则,对重庆大学B区校园的主要活力空间进行表达评析,并给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发放问卷的方法,调查校园公共景观空间使用者的基本属性,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使用时间特征、活动特征进行了解。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四个方面,调查使用者对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需求。根据实验调查结果,从垂直、水平界面维度,分别给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福建农林大学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营造、建设与提升提供思路,也为其他学校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提升更新,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大学校园中隐性公共空间的概念,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后天优势,基于对文化认同的理解,对校园隐性公共空间与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阐述,并且指出对隐性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可以为校园规划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