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埋暗挖法隧道穿越房屋沉降控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峰 《山西建筑》2009,35(32):297-298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百鸽笼站-布心站区间工程,介绍了采用浅埋暗挖法加固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中房屋沉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房屋沉降控制方案,从而明显改善隧道内止水效果,成功解决了隧道地表及建筑物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直径线暗挖段穿越既有建筑物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直径线暗挖区间段在莲花池东路侧穿白云观南里三栋居民楼,建筑物会由于处于地层沉降槽的不同位置表现出由于不均匀沉降、倾斜和曲率造成的损害.为了保证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减小隧道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提出包括既有建筑物现状评估,建筑物承载能力评价,过程控制和工后恢复在内的全过程风险控制方案.并以该区段9号楼为例进行分析,制定了该楼的风险控制指标和控制标准;对既有建筑物进行评价,分析了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以跟踪注浆和房屋恢复抬升注浆为核心的既有建筑物恢复抬升手段,严格控制地层变形保证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地铁穿越房屋桩基的可行性分析及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M8线Ⅳ标段鞍山新村至四平路站区间隧道,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要穿越一砖混结构民房的桩基。为避免房屋发生不可控制的沉降,在预测了盾构机穿越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后,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的推进状态提出了相应建议。施工实施后,盾构机安全穿越房屋桩基础,实际监测数据与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隧道开挖对地面房屋影响的预测方法通常忽略房屋的刚度,假设房屋随原地面土体的变形而变形。对武汉地铁2号线某标段区间左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数个地表沉降监测断面和多栋房屋的沉降情况进行系统的现场监测,揭示出房屋刚度对房屋自身变形有很大影响,不考虑房屋刚度得到的沉降预测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同时,采用能够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数值模拟,进一步揭示隧道开挖过程中房屋刚度对地表下方深层土体变形的影响,并讨论这种复杂的隧道开挖–土体–房屋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隧道开挖对房屋自身及其下方桩基等结构物的影响时,有必要考虑房屋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地铁二号线公园前站—纪念堂站区间为例,通过有限元程序ANSYS对软弱围岩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进行了平面数值模拟,以地表沉降为控制基准,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镇龙南站~镇龙站左线区间出镇龙南站之后下穿多栋房屋,房屋主要为2~5层砖混结构民宅。盾构下穿房屋段隧道范围地层以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花岗岩为主,存在大量孤石,在掘进过程中存在刀盘损伤、掘进参数的波动、地面建筑不均匀沉降等风险,给施工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针对房屋对变形敏感及孤石对掘进的不良影响,对土仓压力、刀盘扭矩、螺旋机输送速度、推力等掘进参数加以控制,辅以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手段,保障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孤石地层顺利下穿房屋,节约了大量成本。  相似文献   

7.
福州地铁1号线下穿上藤站到闽江区间上百栋房屋,为避免隧道盾构施工对上部棚户区房屋的不利影响,采取了房屋现状鉴定、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同步监测等措施。通过介绍以上技术措施,总结了本次穿越房屋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孙成伟  范雨  姚旭朋 《建筑施工》2020,42(2):280-283
以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伸段石井站—亭岗站区间隧道施工为背景,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上部软土下部灰岩复合地层地表横向沉降和隧道轴线上方地表纵向沉降随盾构开挖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对比了横向与纵向沉降预测公式与实际监测值,分析了沉降量值与沉降范围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除了施工因素影响外,该类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与修正Peck公式基本吻合,最大沉降量值受地层体积损失率影响,主要沉降影响范围的控制因素有隧道埋深、双线隧道间距、隧道穿越层的性质;纵向沉降发展规律与Sagaseta公式基本吻合,沉降快速发展区范围控制因素有隧道埋深、纵向地层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监测基准网是沉降监测的参考基准,基准点是监测的基本控制,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是重要前提。本文结合武汉地铁6号线下穿4号线隧道沉降监测工程,针对监测基准点布设困难及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采用平均间隙法和分块间隙法相结合,通过多期水准观测数据分析,提取了稳定可靠的监测基准点,保障了施工隧道的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监测基准网是沉降监测的参考基准,基准点是监测的基本控制,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是重要前提。本文结合武汉地铁6号线下穿4号线隧道沉降监测工程,针对监测基准点布设困难及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采用平均间隙法和分块间隙法相结合,通过多期水准观测数据分析,提取了稳定可靠的监测基准点,保障了施工隧道的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莞地铁1号线某盾构法隧道在下穿密集房屋群处的掘进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掌子面掘进压力和不同盾尾注浆压力下地表和房屋位移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处理措施对洞内截桩房屋的沉降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掌子面掘进压力对于控制地表和地面建筑沉降方面,效果显著大于盾尾同步注浆压力的作用;地面房屋的基础形式及与隧道的位置关系是影响其竖向位移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房屋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地基加固比基础托换更利于控制房屋沉降,且两者同时采用的必要性不大。  相似文献   

12.
席海龙 《江西建材》2015,(4):136-137
浅埋暗挖法是当前隧道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新方法,其本身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噪声污染小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隧道施工在不同的地质和水文环境下的施工工艺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尤其是遇到隧道穿越房屋沉降控制,需要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就主要针对浅埋暗挖法隧道穿越房屋沉降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广州市地铁八号线彩虹桥站~西村站区间下穿商住房区段中存在的难点和风险,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复杂地层和结构相互影响状况下地面沉降变形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影响范围约为2~3倍隧道直径,且最大沉降出现在在盾构入口处;隧道开挖后桩结构位移比较平均,对房屋影响并不大;地表沉降曲线大致呈现"U"型,并且在房屋正下方会出现反弹现象。  相似文献   

14.
核心土留设对隧道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部分暗挖区间隧道地表沉降远超过控制基准的问题,通过三维有限元法系统地分析了台阶长度和核心土长度对隧道工作面的内空水平位移、工作面前方土体的地层沉降及其主应力分布等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对浅埋暗挖法隧道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控制地表沉降,本文以广州地铁四号线北延段车陂至南村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盾构隧道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施工参数并进行了相关的优化,通过分析地表沉降的时间规律,研究提出了控制盾构掌子面、盾体通过和盾尾脱出时三个阶段地表沉降的可行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16.
《市政技术》2017,(2):81-84
以北京地铁8号线15标段六营门站—五福堂站盾构区间作为研究项目,通过对区间隧道盾构开挖因故暂停后再次掘进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土体变形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变形监测的数据以及变形发展趋势采取了有效工法和措施控制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对今后隧道盾构法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出现了大量下穿高速公路的待建隧道,对隧道施工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沉降进行分析与控制是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关键。对宁海县乌岩山隧道施工引起的甬台温高速公路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路面沉降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监测断面中,4个断面在30 d左右沉降收敛完成,另外两个分别为15 d和42 d;各个测点最终的累计沉降量为4. 6 mm~8. 1 mm,小于一般的控制基准30 mm,故认为该隧道施工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沉降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与实际行车体验反映一致。  相似文献   

18.
依托穗莞深城际轨道太平隧道工程,在其侧穿一多层房屋时,采用控制地层损失与旋喷桩加固土体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保护了现有房屋的安全与正常使用状态。通过分析隧道穿越过程中房屋的实测变形规律,并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比较了有无旋喷桩和地层损失率对土体垂直位移、房屋角点沉降、房屋整体倾斜、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旋喷桩和控制地层损失均能有效减小沉降和土体位移,但控制地层损失的效果远比设置旋喷桩要明显。随着地层损失的增大,土体水平位移曲线由“勺”型渐变至S型,最大水平位移位置逐渐上移且位于隧道的上边界附近。  相似文献   

19.
刘亮  刘振汉  郭昊  姚明明 《市政技术》2022,(2):102-106,157
北京地铁12号线三元桥站—芳园里站区间停车线隧道沿城市主干道下方敷设,具有隧道断面类型多、隧道跨度大、上方道路沉降控制标准高的特点.为此,对该大跨停车线隧道进行了超前深孔注浆、导洞开挖、临时支撑拆除等方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前深孔注浆厚度的增大,地表沉降逐渐减小,但当注浆厚度达到2m以后,增大注浆厚度对控制地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盾构隧道掘进范围与既有建(构)筑物桩基础相交的情况时有出现,为研究盾构施工直接破除桩基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本文以成都地铁3号线龙桥路站-双凤桥站区间隧道斜交下穿市政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初步分析结果,隧道中心处的地表沉降值超出了控制基准要求,为此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并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工程拟定的加固措施对地表沉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相关技术经验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