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土力学课程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本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依据省重点课程建设的评估体系与评价指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总体建设目标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程具体的建设方案与措施。通过课程建设方案的实施,土力学课程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金课"建设前应制定符合"两性一度"特征的课程质量标准,以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以建设钢结构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质量标准为例,论述应用型高校如何综合考虑院校定位、社会行业需求、专业特色、课程属性、教师团队和学生特点等6个影响因素,对"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进行个性化解构和细化,制定兼具"共性"和"个性"的课程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现状、平台的构建、平台建设的资源配置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的利与弊四个方面,论述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为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下,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这不仅能拓展高等教育教学的空间,增强高等教育教学的吸引力,还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受益面。文章从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的意义、如何建设与共享、建设与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土力学教学的实践为例,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课程思政实现的方法途径、建设模式、教学设计和成效等方面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现状,文章提出了"3333"课程教学设计,并基于工程问题进行教学内容重组,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建立了6大模块20个问题的教学内容体系。此外,探索应用问题式、案例式、情境式和个性化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方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阐述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建设实践,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阶段课程建设、微课内容的选择和制作、教学资源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该课程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过程,提出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质量改进等方面的探讨,总结了课程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9,(12)
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面向建筑工程系所有专业(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本文就《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思路及课程建设中的体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土力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暨南大学土力学网络课程的建设特色,分析了网络课程的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和设计思路,指出了对于土力学这样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课程,网络课程制作不仅需要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的支撑,更需要知识拓展的内涵,即网络课程不仅是通过网络表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也是将教师、学生、教材和科学实践四个要素紧密联系起来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王恩波  昝文博  王扶义 《砖瓦》2022,(3):182-184
土力学是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进行施工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根据高职教育对土建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对土力学课程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在日常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土力学课程内容和特点,归纳总结出课程思政元素和融入方法,并选取部分授课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建设精品课程的必然。文章结合河海大学土力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以土力学课程为例,分别讨论了优质师资、优质知识和优质学习与优质课堂教学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金课”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教育全过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务之急应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金课”全方位建设。通识类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根据不同学科类别的通识课程特点,结合“金课”建设,提高工程专业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由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以建设“双一流”大学和“金课”建设为契机,专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工程类专业实体模型、工程实践、移动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视频、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等教学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工程类通识课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桥梁美学为例,探索工程类专业通识“金课”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工科正是对这一挑战和要求的积极回应,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理论和轻实践、不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探索土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课堂外实践教学的"三课堂"协同育人体系,提出"三课堂"的具体建设内容,探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介绍具体保障措施和教学改革经验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方建筑类高校土力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改革传统实验教学、优化课程考核机制、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及采取跟踪调查并反馈于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重庆大学土力学课程为例,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土力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实践证明,大数据技术能够为科学评价专业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推动本科工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家亟需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动态的掌握能力。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探讨了课程特点。针对现有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及考核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出勤情况、"雨课堂"随堂测试、课程成绩等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团队基于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意见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完善培养方案与考评制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弥补当前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在前期开发的土力学教学有限元仿真软件基础上,新增了三个计算模块,使得该软件涵盖了平板载荷试验、三轴试验、恒定渗流、简单边坡稳定性和挡墙土压力分析等土力学课程中所有重要问题的分析。另外,在每个仿真模块中添加了关于该模块的土力学原理、有限元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以及模型计算参数的含义与经验取值范围的介绍,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优化后的软件涵盖内容全面,具有更好的容错性和易用性,能够服务于土力学课程的本科教学,达到以"虚"补"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视频公开课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科技飞速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和精品视频公开课范例为大范围推进视频公开课建设提供可能。文章结合重庆市精品视频公开课钢结构的力学魅力与艺术价值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对课程建设中涉及的课程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设计以及课程视频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需求促进了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建设,同时也给土木工程专业带来了为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作贡献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特点,探讨了课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从课程内容、教学课件、教学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关于课程建设的措施,强调课程应着重于讲解土力学基本原理及相关章节的知识串联,制作自学式课件,建议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循理而析的教学方法及"柔性"与"刚性"并举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