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鹏  丁强  黄国辉 《机电工程》2009,26(11):83-86
针对国内柴油机尾气处理产品的稀缺,在分析柴油机尾气处理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以Freescale单片机MC68HC908EY16为核心的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的设计;从器件选择、电路设计和软件处理等方面介绍了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并介绍了系统信号采集、数据计算与分析及尾气再生处理等功能。经现场调试证明,该系统能稳定运行,达到了尾气净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船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与SCR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船舶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做了介绍,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SCR技术,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在船舶上的应用,为控制船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提供了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利用CFD软件对某型号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SCR入口NH3浓度均匀性、速度均匀性和混合器前后压降等重要参数,为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优化方向。结果表明,SCR入口NH3浓度均匀性、速度均匀性均大于0.92;混合器前后的压降主要由环形挡板导致。  相似文献   

4.
<正>博世尿素泵的作用是将添蓝罐里面的添蓝汲取上来,并根据DCU指令建立合适的压力以保证添蓝喷射量的准确性以及喷射时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1.SCR后处理系统原理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一种机外净化系统,主要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它的主要原理如下:添蓝喷射系统将添蓝溶液(Ad-Blue,质量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喷入排气管内,添蓝溶液水分蒸发后其中的尿素被析出;尿素吸热分解成氨气(NH_3)和氰酸(HNCO);HNCO在催化剂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主流的烟气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脱硫、脱硝和脱硫脱硝一体化.结合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尾气处理工艺,从原理、设计、特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介绍了几种适合于船舶尾气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能实现同时脱除SO2和NOx,是今后船舶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尾气产生的有毒物质及排放废水导致海水污染的问题,在现有船舶尾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装置。该装置加入了静电喷雾技术,实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荷电液滴仿真分析,得出静电后的液滴更加细小、均匀且带有荷电,能更好与船舶尾气中的污染物反应。实践证明,该处理装置能够提高船舶尾气有害物质的去除率,从而更好地提高了海洋的水质。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以氮氧化物为主体的尾气污染,威胁着环境安全。本文讲述了SCR后处理技术对柴油机尾气的优化减排,从原理和装置结构分析其如何做到对柴油机尾气进行优化处理以及SCR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AMESIM是由法国Imagine公司推出的高性能建模、仿真和动态分析软件。在对SCR系统尾气处理泵(即电磁计量泵)工作原理及其运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建立了SCR系统尾气处理泵的运动方程、流量方程和仿真模型。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研究分析尾气处理泵的流量变化,使仿真结果进一步指导泵的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是目前降低车用柴油机NOx排放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其受到温度,催化剂活性,燃油品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某些工况下达不到排放标准。笔者介绍了Blue Tech技术、不同催化剂组合技术(VCCT,Various Catalyzer Combination Technology)、低温等离子辅助还原技术(LTPACR,Low Temperature Plasma Catalytic Reduction)几种基于SCR技术的车用柴油机排放后处理的新技术,对各种技术的理论基础、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航运业在运输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以柴油机为燃料的船舶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污染也日渐严重。本文根据SCR后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SCR后处理系统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推测,希望为相关的企业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丹 《装备制造》2009,(9X):162-162
本文针对柴油机气缸的磨损机理,分析产生磨损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一些降低磨损的措施,并提出降低磨损的一些措施,说明了润滑油的选择机理及保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SCR控制系统匹配和标定的需求,基于VB设计了柴油机SCR监控系统。整个系统包含上位机和下位机2部分。下位机完成SCR控制器硬件开发,电路设计充分考虑电磁兼容及干扰问题,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上位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实现了串口通信、参数图形化显示和数据存储等主要功能,设计灵活,通用性强。监控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规范实用。经过实验测试,柴油机SCR监控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基本的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了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影响SCR催化器转化效率的部分参数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SCR催化器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在180~560℃,不同尿素喷射量对转化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过少或过多尿素喷射量都会造成二次污染。安装混合器后转化效率均有10%左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胡明江  罗从双  王忠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6):2247-2252
基于尿素SCR系统瞬态特性,开发了适合柴油机SCR瞬态参数的测试与诊断系统;采用DASYLab软件,编写了接口、标定与诊断程序,实现了SCR系统信号显示、存储与再现等功能;依据遍历跟踪与诊断程序,实现了对柴油机SCR系统瞬态特性参数的在线测试与诊断;依据柴油机瞬态测试循环法规,进行了柴油机SCR系统的NOx转化效率、尿素喷射量和NH3泄漏量等测试与诊断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的AVL测试系统(AVL CBE-Ⅱ气体排放分析与测试系统)相比,所研发的系统动态最大误差为2.05%,动态平均误差为0.82%,故障诊断精确率达到了98.6%,能满足柴油机SCR瞬态测试循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SCR)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将这个情况进行改善,相关部门制定出了柴油发动机排放的一些标准。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将后处理技术进行推广和完善。在各项处理技术中这种SCR后处理技术更加能够满足当前各种排放要求,因此目前这种技术也是市场中的主流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将会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未来的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将虚拟维修应用于柴油机冷却系统的维修训练中,不仅能满足维修任务的需要,而且为现代化船舶装备维修训练和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场总线的船舶柴油机监测报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探讨了其构建的全分散智能控制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控制策略,并以船物柴油机实验模型为应用对象,建立了以LonWorks技术的分布式,多节点的监控网络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8.
船用低速柴油机低压选择性催化还原(LP-SCR)系统是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本文主要针对船用低速柴油机LP-SCR系统开展性能试验验证技术研究,并与MAN公司LP-SCR系统性能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尿素喷射量稳态配机试验中船用低速柴油机LP-SCR系统NOX转换率与MAN公司LP-SCR系统NOX转换率性能曲线基本一致,氨逃逸水平较低,NOX减排性能及NH3泄漏控制非常出色;尿素喷射量动态响应试验在船用低速柴油机升负荷、降负荷、突降负荷和突升负荷条件下进行,尿素溶液喷射动态响应效果好,与设定值基本一致,变工况下NOX排放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模拟海况条件下,尿素溶液喷射响应效果好,与MAN公司LP-SCR系统性能曲线吻合,NOX排放保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尾气污染物PM和NOx是许多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源,对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和尾气控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节能环保型柴油发电机组也成为了未来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CR)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柴油发电机组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净化尾气中的NOx,具有很高的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柴油机SCR控制单元提出一种硬件电路的检测策略,结合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出一套柴油机SCR控制单元检测系统。在CodeWarrior环境下进行测试程序的编写;运用LabVIEW图形化的语言特点,设计检测系统上位机检测界面;通过信号发生器、电压显示仪表、稳压电源、步进电机、数据采集卡、USBCAN调试器等设备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并完成检测系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可准确地反应出控制单元元器件的优劣、线路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控制单元各功能实现的完好性,该检测系统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检测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