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获取了某油库边坡危岩体的几何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和边界条件等信息。对该地区中危岩体的主要类型、发育分布规律和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灾害体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进行预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新磊 《山西建筑》2011,37(31):57-58
以某铁路线边坡危岩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特征结合稳定性系数的方法进行了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及评价验证了采用该方法确定危岩体的稳定性分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水能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深切河谷高陡岸坡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电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锦屏一级水电站的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其左岸1#危岩体边坡即为典型案例之一。1#危岩体边坡为缆机平台边坡,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缆机平台的顺利开挖。本文运用GEO-Slope方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其潜在失稳范围的后缘边界为黄斑岩脉X,底边界为f_(LL2)断层。开挖后该范围块体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再加上施工扰动,基本不能自稳,因此建议在开挖前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材料力学和地质构造作用应力角度入手,对镇远县石屏山危岩体成因和裂隙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此推测危岩体破坏模式,得出其破坏模式为滑移式和错断式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治理建议,为危岩体定量分析计算提供充足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2)
岩石边坡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变形破坏机理,其变形与失稳破坏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力学过程。本文以相似原理为基础,采用底摩擦试验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西南某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探索边坡变形的内在联系,进而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四川某危岩体位于资中县境内,文章在调查该危岩体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危岩体发育特征、形成机制,查明了危岩体空间几何特征、结构面组合特征与失稳模式的相关性并将危岩体分为:滑移式、倾倒式和坠落式三种失稳模式,根据不同的模式对各单体危岩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危岩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将危岩概括为4种失稳模式:整体滑移剪切破坏模式、块体崩滑破坏模式、整体剪切错落破坏模式、压缩-拉裂-滑移破坏模式。根据极限平衡原理,针对不同的失稳模式提出不同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和稳定状态分类指标,并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稳定状态下的危岩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西商高速某隧道出口高陡边坡危岩体工程实际,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及通过锚杆锚索进行安全防护,确保了处理后的边坡满足公路运营期间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6,(5):92-94
在道路施工中过程中,危岩体群地段的施工经常受到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公路道路两侧的岩石出现风化和道路塌方,导致危岩体群地段道路出现变形失稳现象。本文对危岩体群地段道路边坡变形失稳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危岩体群地段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从施工依据、工程具体施工任务以及施工情况概述、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等方面描述了该工程施工的相关事项,结合施工现场的数据分析,实现施工优化,改善了危岩体群地段道路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闫冬梅 《山西建筑》2012,(22):98-99
结合蒙山大佛所在地地质环境,针对蒙山大佛东西两侧危岩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了危岩体变形特征,根据危岩体灾情预测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以确保景区游客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艳 《四川建材》2021,(12):254-256
某拟建铁路隧洞口高陡边坡危岩问题突出,为了保障拟建线路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亟需对开展危岩体调查及稳定性分析.本文通过无人机影像重建了该斜坡实景三维模型,根据岩体形态特征进行危岩体识别及几何要素测量,并采用Matlab编制程序计算结构面产状,共识别该斜坡3处复杂危岩体和15个单体危岩体.在此基础上,采用赤平投影法和静力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坝陵河大桥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地震烈度及岩溶发育情况,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价,结果表明自然边坡是稳定的,具备建桥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人工边坡垮塌后排危工程实施过程及效果的阐述,探讨了人工边坡排危工作的特点和方法,其工程经验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4.
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小危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是小危岩体出露的主要坡型之一。影响小危岩体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为边坡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诱发因素有暴雨、地震和人工开挖等。小危岩体失稳破坏的基本模式可概化为倾倒-崩落、拉裂-崩落和滑落-落3种。当缓倾内层状岩质边坡的岩层较厚,岩性呈软硬互层状产出,或岩层间软弱夹层较厚时,常发生倾倒-崩落式破坏;当缓倾内层状岩质边坡的岩层较薄,且岩性较均一,或层间结构面力学性质较好时,常发生拉裂-崩落式破坏;当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岩层倾向坡外时,在陡倾构造节理和风化卸荷裂隙切割下,常发生滑移-崩落式破坏。针对这3种破坏模式,提出相应的稳定性评价理论和方法。最后,以一修理厂陡崖边坡为例,系统阐述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小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岩体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质边坡包括自然形成的天然边坡和人工形成的工程边坡。自然边坡是以地质年代计算,经过若干万年长期形成的;工程边坡形成的时间则短得多,但边坡的失稳都是由于岩体随时间产生变形开始的。从工程实践的观点,工程性质不同,对边坡稳定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可分三种情况:(1)对边坡变形有严格要求,变形量不得超过工程要求的允许值,更不允许发生破坏;(2)对边坡变形量没有严格要求,在确保边坡不发生破坏的前提下允许有一定量的变形;(3)对边坡变形或破坏都没有严格要求,但要求边坡发生破坏后,必须防止快速滑落。对这三种情况,相应的理论基础是极限平衡原理、岩体应力应变理论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6.
于超  韩岭  李浩  马煜 《四川建筑》2011,31(2):86-88,91
汶川地震以后,玉井小学后山形成了危岩体,局部出现垮塌现象,严重影响着玉井小学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将危岩体分为三个区,概括了工程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危岩体的破坏方式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分别对各种破坏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评价了危岩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某废矿山体危岩分布状况,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及数值定量分析,并通过落石试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针对该危岩体在暴雨工况下呈欠稳定状态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破坏系统辨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出了变形破坏系统辨识方法。根据链子崖危岩体实际的工程地质状况、变形破坏特征,预测总结了8种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及对应的位移关系式。据此设计了变形监测网。由监测结果反分析,并对照各种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的位移关系式,可以识别今后实际发生的变形破坏的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消除隧道洞口上方高大边坡危岩体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从控制危石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飞石、滚石等情况的角度出发,对施工爆破方案进行了比选,重点介绍了露天台阶倾斜深孔爆破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处理后的边坡满足铁路运营期间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加固工程链子崖危岩体的防治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链子崖地带,是国务院、地矿部的重点工程,是本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标志性工程。是日前在中国举行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的重要参观现场。危岩治理工程中,急需要坚固可靠安全的施工脚手架,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