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新疆干骏枣为原料,采用红茶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 cescerevisiae Hansen、纹膜醋酸杆菌Acetobacter aceti、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ha plantarum)为菌种,经发酵研制红枣红茶菌发酵饮料。研究了红枣汁添加量、红茶菌接种比例、发酵时间、温度和供氧量等因素对红枣红茶菌发酵饮料发酵工艺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为:红茶菌接种量5%(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2:2:1)、枣水比1:3.5、发酵时间4d、温度30℃,供氧方式为10层左右的纱布封口震荡培养。该发酵饮料酸甜爽口,枣香醇厚。  相似文献   

2.
芦荟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书贤  王冬梅  王庆洁  乔木 《食品科学》2006,27(12):940-945
本研究以芦荟和红茶为主要原料,以有益微生物为菌种,结合民间红茶菌的制作方法,研制出具有芦荟风味的复合型发酵茶饮料,通过对芦荟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温度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出发酵过程中的最佳配比组合是芦荟汁加量20%,红茶菌接种量15%;最佳生产工艺为发酵时间5d,温度30℃。发酵液略带芦荟清香,酸甜适中,菌膜呈透明胶状膜,碳水化合物利用率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发酵周期短,为充分利用芦荟资源,丰富茶饮料产品种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红茶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健康饮品,它起源于我国的秦朝。红茶菌在中国的民间很早之前就有流传,并且作为民间的一种日常饮用的传统饮料之一。该研究以滇红红茶及红枣汁为原料,研制开发一种红枣味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结果表明:饮料中红茶含量为0.2%,红枣汁含量为3%,CMC用量为0.3%,产品呈现橙黄色,口感清爽可口,口味协调,具有红茶菌持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2):147-153
以红茶茶汤(质量分数0.5%)、蜂蜜(质量浓度6.54%)作为发酵底物,接种本课题组前期分离纯化,并拥有知识产权的红茶菌葡糖酸醋酸杆菌(Gluconacetobacter sp.,A4)10%进行发酵,而研发出一款新的功能性饮料。这株菌代谢产出具有保肝护肝功效的功能因子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accharic acid 1,4-lactone monohydrate,DSL)。静置于30℃环境下4~5 d得到发酵液,再将发酵液经离心、抽滤、调配、罐装、密封、杀菌等一系列工序,制成有功能性和独特风味的、可以进行工业生产的饮料。经过感官评价确定最终饮料配方为:87.35%发酵原液,12.24%白砂糖,0.16%柠檬酸,0.25%苹果酸。最终通过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与市售红茶菌发酵饮料进行比较,评定本产品的抗氧化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茶液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共同发酵制成红茶菌发酵液,再调配成红茶菌饮料,对茶液浸提、发酵的适宜工艺条件及红茶菌饮料的配方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冈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结合感官评价,得出本次试验最佳的工艺条件:对比红茶,以绿茶为发酵摹液效果较佳,而绿茶的茶水比为1:120,100%浸提20min;接入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量分别为3%、1%、3%,加糖量为5%,30℃培养60h;红茶菌饮料pH值为3.0~3.5,含糖量为11%.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216-221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14.7°Brix,接种量为14.1%,发酵时间6 d,所得发酵液总酸含量为26.87 g/L,D-葡糖糖二酸1,4-内酯为5.51 g/L,D-葡萄糖二酸为18.01 g/L。  相似文献   

7.
选用优质青梅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究青梅汁浓缩液和红茶菌的制取工艺,通过对青梅汁浓缩液、红茶菌发酵液、白砂糖和柠檬酸的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出青梅红茶菌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是红茶菌发酵液添加量3%,青梅汁浓缩液添加量0.1%,白砂糖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5%,添加0.05%的CMC-Na作为稳定剂,0.02%的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同时可添加适量的食用香精,使该饮料风味更加突出完美。该饮料色泽为金黄色,清澈透明,无沉淀不分层,有浓郁的青梅风味,无异味,酸甜可口,清爽宜人。该复合饮料工艺简单,成本低,发酵周期短,为充分利用青梅资源,丰富红茶菌饮料产品种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柑橘红茶菌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新会柑橘、英德红茶为主要原料,通过接种红茶菌发酵生产柑橘红茶菌饮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运用4因素3水平,以pH值为响应指标,探究乳酸菌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四种因素对柑橘红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柑橘红茶菌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结果表明,柑橘红茶菌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乳酸菌添加量0.40%、蔗糖添加量15%、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为4 d。在此条件下,此时pH值为3.14,感官评价分值为93.1分,可溶性固形物消耗量为12.30%,与3次验证试验的结果接近,说明回归模型拟合程度高,因此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红茶菌饮料的发酵工艺具有可靠性,可为柑橘红茶菌饮料研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老山芹汁、茶、糖水为原料接入红茶菌制成发酵型饮料,选择菌种接种量、加糖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总糖、总酸度和感官评价作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显示,最优组合A_2B_1C_3D_3,即红茶菌接种量6.0%、加糖量10.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0 h,总糖为3.54 g/100m L、总酸为2.88 g/100 mL。制得色泽鲜艳,酸甜适口,具有老山芹特殊香气的发酵型饮料。  相似文献   

10.
枸杞金银花红茶菌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茶、枸杞、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红茶菌为菌种,制作一种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红茶菌发酵工艺,结合总糖利用率(以葡萄糖计),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加入量为6g/L,枸杞加入量为8.7g/L,金银花加入量为8g/L,红茶菌接种量为9.8%,糖的加入量为56.5g/L,发酵温度为30℃。本实验在红茶菌发酵过程中加入了枸杞和金银花,在保留红茶菌原有酸甜香醇品质的基础上,增加了红茶菌发酵液中的营养成分,振荡通气培养更利于红茶菌的成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保健型饮料。  相似文献   

11.
芦荟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芦荟和红茶为主要原料,有益微生物为菌种,结合民间红茶菌的制作方法,研制出具有芦荟风味的复合型发酵茶饮料,通过对芦荟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温度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出发酵过程中的最佳配比组合:芦荟汁20%,红茶菌接种量15%,发酵时间5d,温度30℃。发酵液略带芦荟清香,酸甜适中,菌膜呈透明胶状膜,碳水化合物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实现红茶菌饮料的固定化共生发酵,对其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发酵液中的总酸含量、总糖利用率以及对发酵液的感官评价分值为考查指标,探讨了蔗糖添加量、接种量、菌种比例以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细胞共生发酵红茶菌饮料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固定化共生发酵红茶菌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蔗糖添加量为70g/L,接种量为7.5%,菌种比例(酵母菌J∶醋酸菌C)为6∶4,发酵时间为6d时,制得的红茶菌饮料色泽均匀,香味怡人,酸甜可口,具有红茶菌发酵液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
酶法红薯糖浆红茶菌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以红薯糖浆为碳源的红茶菌发酵饮料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水解酶用量、红薯糖浆添加量、接种量、茶叶种类、温度对红茶菌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红薯糖浆的最适水解酶用量为糖化酶100u/g、液化酶14u/g;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比为糖浆15%、接种量20%、茶汁65%,且绿茶浸提液优于红茶浸提液;30℃静态培养至pH2.5,红茶菌生长旺盛,菌膜肥厚,总糖转化率高,菌液富有红薯特有的清香.因此,以红薯糖浆为碳源生产红茶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酸甜爽口,且经济、安全.为红薯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研制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咖啡饮品,采用红茶菌为菌种发酵咖啡液,研制低咖啡因发酵饮料。以发酵液的p H、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评定作为指标,通过对咖啡液浓度、糖浓度和发酵时间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探究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及发酵过程中咖啡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6℃恒温静置培养条件下最优配比组合为咖啡浓度2 g/100 m L,糖浓度4 g/100 m L,发酵时间8 d。经检测,最优组合发酵液中主要含乳酸菌5.0×10~6 cfu/m L、醋酸菌4.8×10~6 cfu/m L和酵母菌5.3×10~6 cfu/m L,咖啡液经发酵后咖啡因含量降低了13.04%。这不仅丰富了红茶菌饮料的口味,也为降低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 mL、茶粉浓度为0.40 g/100 mL、接种量为5 mL/100 mL、装液量为300mL/500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1:2时,红茶菌的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60h,发酵液pH 值可稳定在3.0左右,且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对红茶菌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发酵液p H值和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得到红茶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基质中加入红糖,速溶普洱茶∶水=0.8 g∶1 000 m L,红糖添加量为5.5 g时,红茶菌发酵液p H值为3.7,红茶菌饮料呈橙红色,香气好,口味酸甜适中,且产膜效率高,优化工艺的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红茶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而且发现没有报道过的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有利于红茶菌的发酵且对人体有益。  相似文献   

17.
红茶菌饮料是利用红茶菌和茶糖水等发酵而成的一种饮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在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红茶菌饮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红薯糖浆在红茶菌发酵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双酶法制取红薯糖浆的酶用量,并以红薯糖浆为碳源,研究了糖浆添加量、接种量、茶叶种类、温度对红茶菌生长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红薯糖浆的最佳酶用量为糖化酶100 U/g、液化酶14 U/g。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比为糖浆15%、接种量20%、绿茶浸提液65%,30℃静态培养至pH2.5左右,红茶菌生长旺盛,菌膜肥厚,总糖转化率高,制成的红茶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酸甜爽口。  相似文献   

19.
红茶菌枣饮料的研制及副产物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红茶菌(酵母菌Saccharomycess.p、胶醋酸杆菌Acetobacterxylinum、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组成的混合菌液)对其发酵,研制红茶菌枣饮料,利用其副产物含菌枣渣开发枣纤维片。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枣水最佳配比为1∶4(W/W),总接种量为5%(酵母菌1%、醋酸杆菌1%、乳酸杆菌3%),发酵温度(30±2)℃,发酵时间50~60h,经过分离、灭菌可得到酸甜可口的红茶菌枣饮料;含菌枣渣经过混合造粒、烘干,压制成枣纤维片。   相似文献   

20.
卵发酵饮料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发酵饮料较多,但都在牛奶,奶粉、米谷类上下功夫,其代表有娃哈哈、金丈奶、乐百氏、哈力奇等.本文研制饮料,除在奶类上下功夫外,主要在卵白上下功夫,在市场上有很大空缺,目前杭州有一家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其产品供不应求,十分畅销.卵的营养成分甚为平衡,是一种理想食物,而鸡蛋的卵白又是一种容易消化而且氨基酸协调的蛋白质,还含有具抗菌作用的微量成份.因此,卵白完全可作生产饮料和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