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双毛细管柱双检测器双塔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方法,蔬菜水果样品经匀浆均质后用乙腈提取,盐析净化,采用双检测器双塔双柱气相色谱对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该方法快速准确,加标回收率在70%~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检出限为0.01~0.3mg/kg,满足农药残留日常监测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黑芝麻中多种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黑芝麻中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以乙腈作为溶剂,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净化后气相色谱检测。结果 :提取温度80℃,提取压力10MPa,加热5min,静态提取5min,循环2次,可对样品中5种有机磷农药进行有效提取。5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为0.021mg/kg(乐果)~0.038mg/kg(甲基对硫磷)。当试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05和0.1mg/kg时,回收率为88.2%~104.5%。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和添加回收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仪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C112A仪器进行检测限实测评估,同时建立检测蔬菜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当添加浓度在0.4mg/kg和0.8mg/kg时,7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7.6%~106.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最小检测浓度在0.05mg/kg.有机磷农残分析方法符合国标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柑桔中抑霉唑、噻菌灵和嘧霉胺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快速同时测定柑桔中抑霉唑、噻菌灵和嘧霉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柑桔样品在超声波振荡条件下经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为1:1)提取,盐析,浓缩液直接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1701小口径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农药的添加水平在0.2~5.0mg/kg范围时,三种农药的回收率在84.4%~104.2%之间,相对标准差为0.39%~8.97%。各农药的检出限在0.012mg/kg~0.19mg/kg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能满足柑桔农药多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3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所有农药在30min内流出能良好地分离,农药标准的线性范围在0.02-1.0μg/m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3种浓度加标回收率为72%-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LOD,S/N≥3)为0.002-0.010mg/Kg(S/N≥3),定量限(LOQ,S/N≥10)为0.010-0.030mg/kg。该方法选择性强,适用于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多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且准确度好,精密度高,达到残留量检测中所要求的检测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部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测定蔬菜中18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在减小了有机试剂用量的同时缩短了前处理时间。18种有机磷农药回收率为80.0%~108%之间,变异系数为2.3%~12.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和重现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完全能够达到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用菌类中呋喃丹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氮气吹干,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溶液溶解后,凝胶渗透色谱进行净化,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采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呋喃丹在0.2~5.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测定低限为0.01mg/kg。对空白食用菌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0.5、1.0和2.0mg/kg的加标回收试验,呋喃丹的加标回收率为78.3%~9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6%~11.69%。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食用菌样品中的呋喃丹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食用菌中10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 HSST3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进入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分析,对液质分离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0种农药在10~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5)。在0.01、0.05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3%~102.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9.8%。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1.72×10-4~9.28×10-3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净化效果好,测定结果满足食用菌农药多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了20种水果中43种农药及相关化合物(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的残留量。结果显示:猕猴桃、西瓜、哈密瓜、橙子、荔枝、黑布李、红布李、山竹8个样品均未检测出任何农药残留。另外12个样品被检测出含18种农药成分,其中16种农药残留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范围内,仅有青提中克百威残留量为0.048 mg/kg,香蕉中吡唑嘧菌酯残留量为0.120 mg/kg,均超过了国标限量值(0.02 mg/kg)。剩余25种农药残留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了GC-MS测定聚氨酯泡沫中3种有机磷阻燃剂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丙基)磷酸酯三(TCPP)和(1,3-二氯异丙基)磷酸酯(TDCP)的分析方法。室温条件下,乙酸乙酯溶剂超声提取30min,萃取液通过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进行定量分析。3种有机磷阻燃剂的线性范围为3mg/kg^100mg/kg;相关系数大于0.995;方法检测限范围为0.4~0.8mg/kg;平均回收率在89.7%~109.5%,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6%。  相似文献   

11.
对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做了改进,建立了茶叶中16种农药残留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待测组分经提取、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淋洗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对两者的比例作了优化(石油醚:乙酸乙酯=7∶3,v/v).16种农药残留组分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2.7%~102.9%,检出下限为0.1~3.3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4%~8.9%(0.04~0.2μg/kg,n=5),能满足出口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番茄中苯醚甲环唑和嘧霉胺两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检测分析方法。样品运用色谱纯乙腈提取和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GC-MS分析时,番茄中苯醚甲环唑的3种添加浓度加标回收率在82%~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3.8%之间;番茄中嘧霉胺的3种添加浓度加标回收率在83%~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2.9%之间;苯醚甲环唑定量限为0.0750 mg/kg、嘧霉胺定量限为0.0126 mg/kg。该方法可准确用于苯醚甲环唑和嘧霉胺残留定量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确定了牛乳中检测的52种农药残留污染物。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52种农药残留污染物在牛乳中的分析方法。本文方法改进在于:通过农药残留的传播途径和在牛体内的代谢方式,确定了牛乳中可能存在的52种农药残留污染物,大大缩小了牛乳中农药残留污染物的筛查范围;简化了分组测定,实现一次处理样品,一次进样,可完成52种农残组分的同时测定,简化了其它方法分组测定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通量;对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进样口温度对52种不同组分灵敏度的影响),对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SRM多选择离子的确定,最佳碰撞能量的确定)。比较了不同样品净化方法对回收率的影响(C18固相小柱萃取法和固相分散萃取法),最终确定C18固相小柱萃取法净化样品。本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52种农残在相应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n=6)为60.5%~111.5%,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9.67%,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007~0.013mg/kg。本文为生鲜牛乳的农药残留指标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方法。采用本方法测定500个不同地域的生鲜牛乳样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在线凝胶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GPC-GC-MS/MS)法测定大豆油中的42种农药残留。采用在线凝胶色谱进行在线净化,除去大豆油中大部分油脂,有效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结合多反应监测(MRM)采集方式,可减少基质干扰,提高方法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1~50 μg/L浓度范围内,大部分农药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0.02~2.59 μg/kg,方法定量限为0.08~8.62 μg/kg;在10、50、300 μg/kg加标浓度下,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70.4%~119%之间。以α-666等11种农药为例,比较了GPC-GC-MS/MS法、GPC-GC/MS法、GC-MS/MS法的实验结果,发现采用GPC-GC-MS/MS法的MRM数据采集模式测定大豆油中农药残留具有良好的抗基质干扰能力,可获得最低的方法检出限及最高的回收率。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大豆油中农药残留的测定,也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坯布中残留2,4-滴和2,4-滴丙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对坯布中残留农药2,4-滴和2,4-滴丙酸的检测进行研究。检测样品经甲醇提取,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质谱-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化方式电离,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检测。优化质谱-质谱参数和液相色谱条件,最低检测限为0.005mg/kg,在0.02~0.5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5.2%~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78%~13.8%。  相似文献   

16.
蔬菜中41种农药的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多残留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陶传江  李重九 《质谱学报》2005,26(4):228-228
建立了蔬菜中41种农药的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二氯甲烷提取,经活性炭/celite/酸性氧化铝柱净化,用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在选择离子存储(SIS)模式下分析。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运用SIS技术定量。方法在0.1、0.5、1.0 mg/kg添加回收率为70%~110%,相对标准偏差<20%,最低检测限在0.02~0.1 mg/L,符合多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猪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猪肉中的磺胺类药物快速、准确。样品经2%的醋酸水溶液提取后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用甲醇洗脱,吹干,然后用流动相A溶解,用DAD及MS检测器检测。采用AgilentHC-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0.3%甲酸和5%甲醇的水溶液-0.3%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添加水平为0.1mg/kg,0.2mg/kg,0.5mg/kg时,对于不同的药物,回收率范围为55.3%~102.8%,相对标准偏差在0.79%~10.4%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0.5ppb。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猪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和病虫害频发,化学农药多用于快速防治茶园病虫害。但是,茶园登记使用的农药种类较少,长期单一频繁使用后,茶园害虫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导致农药用量增加,由此带来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寻找并评估新的茶园替代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行为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优化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相结合,建立了茶鲜叶、红茶、绿茶、红茶汤和绿茶汤中螺螨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05~2.5 mg/L浓度范围内,不同基质的螺螨酯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在0.993 6以上,检出限(LODs)均小于0.002 mg/L;4个不同添加水平下,螺螨酯的平均回收率为78.8%~107.5%,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3%~13.9%,在茶鲜叶、红茶和绿茶、红茶汤和绿茶汤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02 mg/kg、0.005 mg/kg和0.000 2 mg/L。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螺螨酯在茶叶生长加工及冲泡过程中的迁移降解规律发现,螺螨酯在浙江茶鲜叶上的降解半衰期为3.29天;从茶鲜叶经过加工后到红茶和绿茶的螺螨酯残留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33.6%~51.8%和22.7%~63.4%;螺螨酯在红茶汤和绿茶汤中的浸出率较低,3次总浸出率分别为1.8%~4.3%和1.5%~2.8%。通过膳食风险评估发现,人体饮茶中的螺螨酯最大摄入量为0.000 069 mg/kg·d bw,仅为螺螨酯ADI值的0.69%;全膳食风险评估表明,螺螨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是0.362 2 mg,日允许摄入量0.63 mg,风险概率57.49%。因此,将我国茶叶中螺螨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设定为10 mg/kg,对人体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同时测定乳油和可溶液剂型液体农药制剂中3种高风险吡咯烷酮类农药助剂。农药制剂经甲醇稀释,20 ℃下以8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后检测分析。采用VF-WAXms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μm)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农药助剂在1.0~4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为3.1~6.8 mg/kg,乳油型和可溶液剂型农药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108.9%和98.1%~111.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2.6%和0.4%~3.4%(n=6)。采用该方法检测市售94份乳油型和27份可溶液剂型农药制剂样品,其中6份检出N-甲基吡咯烷酮(含量范围0.022%~11.328%),2份检出2-吡咯烷酮(含量范围0.018%~0.02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适用于同时测定乳油和可溶液剂型液体农药制剂中3种高风险吡咯烷酮类农药助剂。  相似文献   

20.
基于茶叶样品基质复杂的特点,采用简易的基质分散净化(Sin-QuEChERS)法对样品前处理技术加以改进,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茶叶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与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普适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优化的Sin-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条件和UPLC-MS/MS检测条件下,可将样品前处理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使每个样品的分析在0.5 h内完成。结果表明:10种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为1~500 μg/L,检出限为0.08~1.38 μg/kg,定量限为0.27~4.60 μg/kg;在不同的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71.6%~115.0%之间,RSD小于14.5%,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接近。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空白茶叶加标样品和20种市售茶叶中有机磷农药,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快速、简易、准确地评价茶叶中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的质量安全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