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于酒乡,长于酒乡的著名导演谢晋,除辗转天南地北拍电影之外,还有一个爱好是喝酒,他从小就爱喝酒,年轻时喝得多,有时候一顿能喝不少黄酒,后来虽喝得少一些了,但也是经常喝上几口。在上影厂里吃中饭,他很少买菜,总是从包里摸出一包花生米,倒上一杯酒,再加几个馒头,就算完成了一顿午餐。在家里,他的下酒菜多是夫人徐大雯为他制作的盐水虾,以及家乡的卤水毛豆和霉百页。对酒的品种,他也从不讲究,白酒、葡萄酒、啤酒、外国的威士忌、XO都爱喝。但他说他最喜欢喝的还是家乡的绍兴黄酒,他还常常作宣传劝别人,说绍兴酒营养好,家乡人生孩子坐月子,都喝绍兴老酒。以至许许多多与谢晋接触多的人,对此都已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2.
1 绍兴种荷历史久远绍兴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莲荷种植 ,在越地也有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在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 ,曾挖掘出古莲子遗物 ,证明古越产荷莲已有 70 0 0多年的历史 ,当属世界最早的荷莲产地。越地不仅产荷最早 ,而且最盛。唐代越州 (绍兴 )鉴湖和若耶溪到处是荷莲。李白诗云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宋 )嘉泰《会稽志》载“山阴荷最盛 ,其别曰大红荷、小红荷、排荷、白莲、青莲、黄莲、千叶红莲、千叶白莲…。夏夜香风率一二十里不绝 ,非尘境也…。但荷叶晒瘪 (干 )成酒坛之盖叶。”(明 )万…  相似文献   

3.
浙江会稽山麓的鉴湖黄酒,为我国的国酒之一,知名度甚高,名扬中外。此酒品种甚多,有加饭、元红、香雪、善酿、特酿、糟烧、花雕等20余种,品味独特,色泽澄黄清亮,香醇浓郁,芬芳而不俗。目前已出口至  相似文献   

4.
黄婧  徐榕 《酿酒科技》2011,(2):105-106
戏曲舞蹈与黄酒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却有着许多的交融。黄酒流注于舞蹈中,造就了她更深的文化底蕴;用舞蹈演绎黄酒,赋予她更多的艺术气质。两者不仅为中国历史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在当今社会她们相辅相成、传承经典、开拓时尚,创造着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管有根  翁本德  沈子林 《酿酒》2001,28(3):85-86
1绍兴种荷历史久远 绍兴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莲荷种植,在越地也有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在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挖掘出古莲子遗物,证明古越产荷莲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当属世界最早的荷莲产地.  相似文献   

6.
会稽山 《新食品》2005,(20):39-39
绍兴黄酒是中国首批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7.
针对绍兴黄酒中的美拉德反应,介绍了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认为黄酒生产中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反应底物有还原糖和氨基酸,在黄酒生产中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pH值,在黄酒制曲过程、发酵过程、煎酒过程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美拉德反应,同时讨论了黄酒中美拉德反应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8.
杨百荣 《酿酒科技》2001,(6):110-110
黄酒生产中的米浆酸直接影响黄酒的质量,浸米工艺是浆酸值高低的关键,浸米后的浆酸必须控制在0.8~1g/100ml内。浸米应注意:(1)新碾制的米不能立即浸;(2)浸米前先放水一半;(3)浸米落地后,水管插入底,除去米中杂质;(4)用压缩空气疏松米池,不使浸米沉积;(5)注意气候变化,调节浸米时间;(6)根据米质浸米。  相似文献   

9.
绍兴黄酒生产过程中的最大特点是浸米时间特别长,时间最长的要超过20天,目的是在浸渍过程中,积累以乳酸为主的大量有机酸,形成酸性的浆水,使发酵醪呈酸性,以抑制产酸杂菌的繁殖,防止酿酒时发生酸败;同时酸浆中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和生长素等成分,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绍兴黄酒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三浆四水"传统工艺操作,更赋予酒中氨基酸含量及酒体的风味质量.  相似文献   

10.
梁丽琴 《新食品》2005,(14):17-18
整顿黄洒是绍兴市政府发展黄酒产业计划中的一部分,其中所体现出的政府部门对一个行业的培育、监管责任,以及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规范竞争意识,都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傅建伟 《中国酒》2004,(3):29-29
日本是个爱酒的民族,日本人习惯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每一个都市,小镇及乡村都有足够的喝酒的地方,在傍晚时挤满顾客。花钱去酒馆消费时间.这已经成了日本人的一种消遣和娱乐方式,或者是一种文化。夸张一点说.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尤其是绍兴的黄酒企业,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抢滩上海滩。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进入上海市场的各类黄酒突破15万吨,比1997年增长7%。自从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平均每年黄酒的消费量约在12-14万吨,按人均消费量来看名列全国前茅。出现了绍兴黄酒“闹”上海的可喜景象。  相似文献   

13.
会稽山 《新食品》2005,(23):33-33
绍兴黄酒营养之丰富.在世界酒类中也十分罕见.被称为“液体蛋糕”当之无愧。临床研究表明.每天喝一到二两绍兴黄酒可以起到养生保健、扶衰疗疾的作用,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陈良耀 《中国酒》2006,(7):76-77
绍兴黄酒以其独特的芳香,倍受青睐。“古越龙山”黄酒作为国酒曾招待过无数位中外贵宾,创造了绍兴酒的辉煌、而且把黄酒特有的醇美芳香,传遍了整个世界。绍兴黄酒以精良的糯米为原料,配以优质鉴湖水,及上千年来形成的精湛酿酒工艺和长年陈化老熟所至。绍兴酒俗称“老酒”,“老”是陈的意思,素有越陈越香  相似文献   

15.
王永奎  茹拥政 《中国酒》2013,(10):26-27
绍兴,地处我国东南,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名城,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这里"水木清华、山川映发,物产富饶,人文荟萃",有"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书法之乡"之美誉,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就盛产于此。黄酒、啤酒、葡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唯黄酒源于中国、兴于中国。中国黄酒品种较多,产地分布很广,而绍兴酒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除工艺精湛外,还与绍兴独一无二的气候环境、清冽的鉴湖佳水密切相关。绍兴酒,兴于此地,历经沧桑,代有创造。  相似文献   

16.
魏桃英  张秋汀 《酿酒科技》2011,(5):76-77,80
绍兴黄酒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的糖类和氨基类化合物含量丰富。美拉德反应是绍兴黄酒酿造、加工及贮存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阐述了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及绍兴黄酒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总署(IARC)将氨基甲酸乙酯(EC)归为人类可能致癌物质(2A类).在黄酒中含量较高.应用GC/MS方法对绍兴黄酒EC含量进行研究,对煎酒前后进行氨基甲酸乙酯监测分析,发现煎酒前和煎酒后EC平均含量分别为16.1μg/kg、63.7μg/kg、其中在煎酒过程中EC增加了47.6μg/kg.在贮存过程中,对年份加饭酒分析,发现EC含量在不断地增加.第一年增加量最多,但后几年平均增加量大约每年15μg/kg左右.所以需加强对黄酒生产工艺和贮存条件的管理和改进,以减少EC的产生,确保绍兴黄酒的竞争性及安全.  相似文献   

18.
浅析绍兴黄酒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桃英 《酿酒》2007,34(2):76-77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论述绍兴黄酒在发酵过程中氨基酸形成机理及其来源.同时氨基酸受温度、酸度的影响及它对黄酒风味所起的作用和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傅保卫 《中国酒》2009,(2):79-81
日历翻完2008年的最后一张,父亲就迈入了81岁的高龄,但老人家高大硬朗的身材、饱满的精神状态常常使同龄人羡慕,他从来不吃营养补品,除正常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外,我想父亲能够身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天天在喝“绍兴老酒”这个秘诀吧。  相似文献   

20.
绍兴黄酒的酿造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11个方面论述了绍兴黄酒的酿造特点,即配料的特殊性和酒种的多样性;低温长时间浸米;发酵状态的多样性;黄酒醪的发酵特点;微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接种方式独特:菌种保存方法独特;酵母与乳酸杆菌协同作用的混合发酵并行的过程(即边糖化、边酵母发酵、边乳酸发酵同时进行的三边发酵):酒液勾兑;较高的灭菌温度;成品酒的贮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