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居住区“柔性边界”环境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直接反映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上,针对目前居住区环境理解的片面性,提出城市与居住区交接的边界空间环境的重要性,探讨产生积极富有活力的“柔性边界”空间对居住区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实地调研,在探讨桂林市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山体和水体三种影响要素对城市居住区空间分布所起的引导与限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桂林市中心城区中现有的817个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特征为集聚性和不均衡性,呈“三核两带”的空间分布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桂林城市居住区空间均衡发展的策略,实现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机动车的拥有量快速增加,居住区停车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直接表现是停车位供应不足。根据对停车设施抽样调查,市中心的居住区约有30%左右的车辆处于“有车无位”、无序停放的状态,某些老居住区甚至达到80%。由于停车位供应不足,引发了侵占公开空间停车的问题,目前居住区占路停车、占公共空间停车行为已经造成了“无车人”与“有车人”的利益冲突,涉及到社会公平和居住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的城市更新中,如何保持城市的个性是个关键性问题。文章分析了宁波旧城老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结构,提出了分层次地改造老居住区,保证类似街坊那样的社会中性系统的公共空间系统的延续性,保持宁波多样化的地域建筑文化,以保持城市个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居住绿地景观设计的探讨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武 《住宅产业》2010,(1):44-47
基于一个有关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绿化景观设计的案例,论文旨在探究一个现在流行的话题,“什么是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分析独特的区域文化,通过尊重地方文化特征和吸收地区文化特性,对当地一些自然和城市基本元素的保存和结合、区别和独立,以便创造一个和谐而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同时,论文强调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和详细的城市居住区设计里,一定要大力综合地方自然和人文要素、地方精神和民间文化,并且应用到实践中去,最终达到塑造一个多样化城市居住区景观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看来,这就是生态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健康城市居住区设计的一些措施,如此我们就可以部分地保证社会的发展走在一条能够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6.
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居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应体现文化气质”这一观点的探讨 ,强调了“住宅文化”的理念 ;文化是未来高品质住宅的精髓 .住宅建设及居住区规划应强调文化氛围 ,创造出一个高层次的舒适安全的整体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南宁市邕江堤路园的环境景观设计实践,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特定理解,以城市滨水环境为出发点,对其周边的城市水域、城市商业区,城市交通、城市居住区进行整合设计,确立合理的设计原则,制定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同时,探索“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边界空间作为居住区与城市相交接的过渡性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流的前沿地带.丰富的边界空间是居住区良好的对外展示窗口,也增强了街道的视觉效果,具有重要的城市意义.当前居住区大多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呈现出僵硬冷漠的表情.论文从促进居住区与城市交流互动的角度展开对居住区边界空间的研究,以居住区与城市的衔接方式对边界空间的形式进行划分和比较,并提出了一些提出改善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中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本文对城市居住区中的“人-车-路”关系进行探讨,为城市居住区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柏如超 《安徽建筑》2006,13(2):30-32
文章在总结我国目前居住区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居住空间均享”的设计见解,并通过设计实例-陆家嘴中央公寓规划设计来阐明该观点,并指明创造属于每个人的居住空间的理念在今后小区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宁  田海宁 《山西建筑》2009,35(12):49-50
介绍了“汉水名城”居住区的规划构思和设计理念,提出居住区的规划要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强调了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表达了设计手法应细致、朴质、人性化等观点,从而营造高品质居住区。  相似文献   

12.
朱宝明 《上海住宅》2003,(11):56-58
居住区作为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干城市的“生态系统”。它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和休闲的场所,使人们的心灵和身体得到放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浅议居住区人·车·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城市小汽车数量快速增加带来的居住区交通环境问题,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车.路三者的关系,就城市居住区道路与居民户外活动特点,以及汽车对居住区道路和居民的影响作了论述,并提出建立居住区道路复合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景观设计》2006,(3):72-73
该项目为“围合式”的建筑布局,社区周边缺少可供利用的景观空间和公共场所,围合的建筑院落在区域内成为稀缺的景观资源,增大场利用率成为设计的重点,设计旨在探索高密度居住区中对有限景观空间的有效利用,这也是城市中心居住区的共同问题,在该项目中,场所的使用价值比观看价值更加重要。这比较接近具有休憩与 日常生活意义的中国传统式的庭院空间。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路径空间营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琳 《山西建筑》2006,32(20):19-20
城市居住区的路径空间因充斥着交互活动的一切可能,具备了潜在的“离散拓扑”的结构关系,对其从历史以及空间的维度上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探寻一条有机的城市外部空间设计思考道路。  相似文献   

16.
《园林》2017,(11)
<正>多层、高层结合的居住区逐渐成了中国城市民众主要的生活空间。居住区户外空间也是"我们的家园",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第一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场所。所以,居住区户外空间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如何让其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求,却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功能、视景、文化是营造高品质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四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更是中国居住区提升品质的重要方向。笔者曾参与过不少居住区的规  相似文献   

17.
汉中艺苑小区规划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海宁 《山西建筑》2009,35(1):69-70
介绍了汉中“艺苑小区”的规划构思和建筑设计,提出居住区的规划要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设计手法应细致、质朴、人性化等观点,从而营造出一个整体形态的高品质居住区。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7,(5)
分析了我国传统居住区道路规划中"通而不畅"原则的重要意义及其副作用。提出未来居住区应依据其高密度、高楼层、高容积率、普遍建设地下空间的特点,从"通而不畅"走向"安宁畅通",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对居住区实行人车分层,以彻底改善人车矛盾,同时将居住区地下空间社会化,提高利用率;多个居住区步行系统互联互通,居住区机动交通与城市整合、一体化,在居住区地下空间中设置城市机动车道;利用覆土绿地形成安宁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行侧重于以汽车动力性能为依据的城市道路规范,同城市居住区所提倡的“人性场所”、“以步行为主”的交通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矛盾的。文章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部分居住区道路,分析了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居住区道路设计的反汽车动力性能核心设计原则。以此实现“以步行为主”“行人优先”的理念,并列举了居住区道路设计的主要手段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聂微  马玉洁 《山西建筑》2010,36(33):59-60
从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发展的困境入手,提出了“庭园立体化”的概念,并从空间、环境、城市交通的角度阐述了构建庭园立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通过将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空间有效互动,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庭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